分享

《高效课堂22条》读书笔记(二)

 天下小粮仓 2013-03-08

《高效课堂22条》读书笔记(二)

   《高效课堂22条》中节选的“一封纳粹集中营幸存者的来信”这样写道:“我请求:帮助你的学生成为人吧!再也不要培养出学问渊博的恶魔、技术高超的精神变态者以及受过高等教育的刽子手。读、写、算只有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更完善的人的时候才是重要的。”教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曾经指出,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教人做人总是第一位。因此,培养有道德、有人格的公民,才是教育的第一宗旨。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仅仅把学生看做一个认知性的个体,根本没有把学生当做一个完整的人来培养。过分注重学生的感觉、知觉、概念、判断、推理等认知因素,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甚至把系统知识的传授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视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甚至唯一任务,而忽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完满精神世界的构建。《高效课堂22条》中提到传统课堂的“三宗罪”:1.讲得太多,痴迷艺术。2.经验至上,舍本逐末。3.目中无人,效率奇低。其中提到课改首先要从课堂教学的“评价”入手,引导教师知道什么叫好课,如何做一名真正的好教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并做好“还权”和“放手”,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责任,进而让课堂散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的尊严在得到体验的同时,课堂效益才得以极大的提升,努力使学生肯学、想学、学会、会学和立志学。因此,“课变”首先要敢于触及传统教育教学灵魂和思想的那片“水土”,要努力营造课改的氛围。这些观点我很认同。

    《高效课堂22条》将传统教育教学的问题概括为四大类:1.何谓教书?何谓育人?如何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2.何谓个性发展?何谓全面发展?如何处理好个性与全面的关系?3.教师是教育的牺牲品吗?如何处理好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关系?4.素质教育不需要升学率吗?如何处理好素质教育和升学的关系?要解决这些难题,只有一条道——靠自己!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事自己做。传统课堂主张的是“讲”,致使“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学生不会学、不肯学、不想学”因而如何能让课堂教学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是解决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前提条件。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张扬学生的激情和个性,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主人”、“主角”地位。教育需要从课堂出发,而希望在于——高效课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