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居易诗词中的养生之道

 红花绿叶园 2013-03-08
白居易诗词中的养生之道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我国历史上享有盛名且影响深远。他因写作刻苦和自己的诗句“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而被后人誉为“诗魔”。

  因为医学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限制,古代人平均寿命短。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白居易却享年75岁(公元772~846年),由此可见,白居易在养生方面很有精到之处。我们可以从白居易的诗词中了解他的养生之道。

  养身先养心。白居易的心灵养生对我们是大有启迪的。一个人能时时做到心平气和,顺应自然,知足常乐,很不容易。白居易在这方面却造诣很深,这可以从他的诗句“顺之多吉寿,违之多凶夭”看出来。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遭受的打击不少,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抱怨,而是“顺之多吉寿”,让自己顺应自然规律,保持着良好的心态。

  心静自然乐。白居易为人乐观豁达,不浮躁,不贪图物质享受,只追求精神境界。即使遭遇坎坷,白居易也能苦中作乐。他在《白香山集》一诗中写道:“人老多病苦,我今幸无疾。人老多忧虑,我今婚嫁毕。心安不转移,身泰无牵率。所以十年来,形神闲且逸。况当垂老岁,所要无多物。一裘暖过冬,一饭饱终日。勿言宅舍小,不过寝一室。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如我优幸身,人中十有七。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白居易认为能过上闲逸安稳的日子,无病无灾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至于其它身外之物,能吃饱,保暖,有住房保障就足够了。这个良好的心态,让他能辩证地面对一切不愉快的事,让不快之事转眼而过,并能从不好的事中发现快乐的源泉。如他被贬到江州时,他不仅没有悲切,反而乐观地说:“匡庐在念久矣,今得青山绿水中为风月主人,幸甚!”

  人老心年轻。白居易热爱生活,步入老年,却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乐观心态。64岁的白居易在《览镜喜老》一诗中写道:“今朝览明镜,须鬓尽成丝。行年六十四,安得不衰羸。亲属惜我老,相顾兴叹咨,而我独微笑,此意何人知。”他的不叹老,遵循自然规律的心态,让他笑对人生,内心始终充满着活力。 柏兴武/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