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饥饿植物学到意趣大自然

 文山书院 2013-03-11

从饥饿植物学到意趣大自然

2013年3月5日

    周东飞

    春天来,野菜香。本报今天专门整理了长沙野菜地图和野菜图谱,方便市民搭乘阳光与春风按图索骥。(见本报今日B08版)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野菜专著,当属《救荒本草》。看过电影《一九四二》的读者,估计会想到“救荒丸”。“救荒丸”是骗子干下的勾当,救荒本草却是实实在在的充饥之物。因为《本草纲目》之类古代医药著作的原因,人们常常把“本草”两字理解成中草药。其实,按照本意理解成树根、花草也不错,广义的“本草”就是中国古人对于植物的代称。

    救荒本草,也就是可以救命度荒充饥的植物。在米干面尽的日子里,只要大自然一线生机尚存,命运凄苦的人民也就还能看到活下去的指望,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荠菜、蕨菜、槐花、榆钱甚至更大范围的树皮草根,就可能成为粮食的代用品。《救荒本草》原本不是为了学术研究而存在的,它是给民众看的实用册子,主体就是各类野菜的图谱,以备民间不时之需。

    让人稍稍意外的是,这本《救荒本草》的作者不是医生不是诗人,却是明王朝的一名皇子。人们都会认为当皇子是一件富贵威武体面幸福的事情,可皇子也有皇子的苦楚。作为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朱橚几乎一生都生活在猜忌与恐吓之中,皇权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一名职业皇子就这样成了业余植物学家,他的研究方向确定为饥饿植物学,其中包含的是由己推人的悲悯。

    今天,饥饿已经淡出人们的记忆。野菜的走红源自物以稀为贵的定律,到春天浸透的原野上自采野菜,为的也不是那份价格不菲的稀罕物,而是要在寻获野菜的同时寻获一个充满意趣的大自然。年纪稍长的人们,还能从野菜中解码出记忆,或是关于紧缺的唏嘘,或是儿时人与自然一体的惬意。野菜依然是天地向人类的馈赠,即便不以救荒救命为目的,哪怕只是点滴的野意与野趣,也同样难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