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造一流发展软环境建设宜居宜业新城镇

 粉红色的美洲豹 2013-03-12
打造一流发展软环境建设宜居宜业新城镇——访大曹庄管理区区委书记张世平
2009-08-25

记者 张文学

  过去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如今项目建设风风火火,区域面积仅有80平方公里的大曹庄,凭借什么样的力量突破了“坚冰”?借助“三个重新审视”,大曹庄又将以什么样的思路、目标和举措,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近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大曹庄管理区区委书记张世平。

  加快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记 者:近几年,特别是2007年以来,大曹庄在发展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由以农业为主到工业项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大曹庄走过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如何认识大曹庄的发展现状?

  张世平:众所周知,大曹庄管理区的前身系省属农垦企业——河北省大曹庄农场。2003年,省属农牧场改制,大曹庄农场划归邢台市,2003年11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之初,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理顺干部群众的情绪,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点是促和谐、保稳定,不给市里添乱。这是特殊时期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

  面对基础差、底子薄、社会事业欠账多的被动局面,在理顺干部情绪的前提下,我们千方百计抓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财力保障。近几年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绩:2007年以来,新上项目60多个,其中省重点项目4个,市重点项目16个,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达到13个;建设了高标准的区直中学、区敬老院,投资8000万元的区医院正在建设中;2008年,全区GDP和财政收入比建区后的第一年即2004年翻了一番。

  可以说,大曹庄的工业和项目建设目前有了重大突破,社会事业正在起步,实现了“破冰”。各级干部抓发展、抓项目、抓招商引资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有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的发展水平相比,与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对大曹庄寄予的厚望相比,我们在发展上还有很大的差距。

  无论是提高全区干部职工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还是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推动社会事业的进步, 我们都必须牢固树立“加快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的思想,把发展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抓紧抓好。

  制度激励,崇尚诚信,创优环境

  记 者:大曹庄管理区地域小,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明显,依靠什么来加快发展的步伐?

  张世平:面积小、人才少,没有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可以依托,这是大曹庄的弱项。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把握,就是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人为因素,把服务做得更好。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机制建设,来激发干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实践证明,有了软件上的优势,同样可以把项目建设抓上去。 

  为此,我们制定了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和优惠政策,对为我区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有功人员进行重奖,使他们“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2007年以来,我们已经拿出近160万元用于奖励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有功人员。再就是讲究诚信,有诺必践,打造诚信管理区。凡是来管理区投资创业的,管理区承诺的优惠政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我们都千方百计努力克服和解决,坚决兑现。

  举个例子,邢台瑞晶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我们招商引资来的企业,就建在管理区产业聚集区西区东南部的一个废弃的窑坑上。在谈判的过程中,投资方提出由我们负责周边环境的治理。当时,我们承诺用两个月的时间来完成道路硬化、绿化和污水处理,结果只用一个多月,我们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投资方的老总深受感动,总投资近亿元的项目很快落地。

  在优化服务环境方面,今年我们出台了《优化环境四项制度》和《优化环境考核办法》,全面推行以提速提质为核心的效能建设。抓好载体,认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狠抓正反两方面典型,树正气,刹歪风;对重点项目、规模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和困难,我们通过开展“落实公开承诺事项,服务窗口亮起来,为企业解难题,为群众送服务”活动,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我们还要求各级领导带头树立“不抓环境就是失职,抓不好环境就是渎职”的意识,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直接抓、负总责,对各级领导实行“一岗双责”,全面落实环境建设责任制。

  目前,环境建设的积极效应正在显现。前两年,由于我们对环境建设重视不够,服务不到位,我区徐家河乡一家企业2004年到外地谋求发展了。随着我区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实施、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2007年9月,这位老总又带着专利技术回到了大曹庄,总投资1.7亿元的项目很快落地投产。现在,这家企业已成为我市具有一定影响的重点企业。 

  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我区将今年定为“创优环境年”,致力于打造一流的发展软环境。我认为,在大曹庄,什么也不能说是一流的,什么特殊优势也没有,所以,我们要靠创优环境取胜,区位不能创造,资源不能创造,但环境可以创造,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个主动权。

  四年翻两番,打造宜居宜业新城镇

  记 者:无论是从项目建设的成果看,还是从环境建设取得的成效看,大曹庄管理区都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新起点需要新目标,能不能介绍一下管理区未来发展的设想?  

  张世平:从成立之日起,管理区就始终面临着不断审视自己、不断调整定位的问题。市委书记姜德果提出“三个重新审视”的要求后,我们对大曹庄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重新梳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曹庄当前最大的任务还是如何加快发展步伐,取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根据管理区实际,我们在发展目标上做了两个调整。在经济发展上,我区制定了“两个翻番计划”:到2012年,GDP和财政收入要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保持每年40%以上的增速。在干部职工的待遇上,我们要用3-5年的时间赶上全市一流水平。

  在城镇建设上,我区聘请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等有关专家,制定了“一城两区”规划,确定了总面积18平方公里功能定位清晰、产业布局科学的两个工业聚集区,力求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加快我区城镇化建设进程。我们的工作重点是:打造环境,招商引资聚才;发展工业,富民强区兴城。最终的努力方向就是要建设一个具有吸引力、富有竞争力、宜居宜业的小城镇。

  实现上述目标,环境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是根本保障。实践证明,哪里的干部作风实、风气好、精神状态佳,哪里的事业就发展快,群众得到的实惠就多,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就高。今年,大曹庄管理区进一步加强了党的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帮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三个始终”理念,积极解决干部中存在的“三不问题”,切实做到“想干事,讲宗旨;会干事,讲方法;干成事,讲效果;不出事,讲和谐;能共事,讲团结”,切实做到“公、正、勤、廉、深、细、实、严”,以实实在在的作风转变推动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推动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来源: 邢台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