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豢龙氏考

 华夏董氏大全 2013-03-12

豢龙氏考


 


关氏,董氏,廖氏,龙氏,有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同宗共祖。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左传》:“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按关、豢声相近。 黄生义府云:‘他书多作关龙逢,予乃知“关”当读为“豢”,即 古豢龙氏之后也。若不读潜夫论,鲜不以“关”为姓,以“龙逢”为名矣。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左传》:“蔡墨对魏献子曰:‘昔 廖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①畜龙,以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②川,鬷夷氏其后也。’”

 

《路史·后纪》卷十一:“当舜之时,人来效献(献也)龙,求能食之。高阳之后,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赐之氏曰豢龙。封于鬷川,于是始有豢龙之官。

 

《九州要纪》云:“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丘,为豢龙氏。”

 

《国名纪》丙卷:“董姓豢龙在滑之韦城。古城内有豢龙井。”又曰:“豢龙井在韦故城内,有古记云‘左右直殳上日汩木下八十一口’。”

 

《后纪》卷八又云:“  有叔安异(裔)封于董,董甫(父同)以豢龙事舜,封于鬷川,别为 鬷邑,更为关龙,音豢龙。豢龙同关龙,龙逢其后也。 廖、董、关龙,则夏灭之,鬷则商灭之。”


昭公二十九年《左传》又云:“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③,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姓(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 醢以食夏后。夏后飧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寰宇记》云:“今长葛西四十里,临颖县有豢龙城,豢龙氏邑也。而汝之龙兴东南五十里,又有豢龙城,长垣东南龙城,灵宝西南七里有豢龙坟。”《路史·后纪》云:“豢龙氏后,有关龙氏,殆声转也。”王符《潜夫论》以为夏桀所杀之关龙逢④即豢龙逢。故王屋山有龙逢祠,长安有龙逢居。惟韦城为古豕韦国,  董氏之豢龙实居于此。若临颍之长葛、汝之龙兴,则豢龙之后分封之地也。长垣之龙城、王屋之龙逢祠,则以有龙逢故居与祠墓也。灵宝之豢龙坟,则因关龙逢葬于龟头原而名也。曹南《文献录》云:“范县南三十里龙王庄相传为刘累豢龙处。”盖因刘累迁鲁,其后封于范也,故范县南二十里,亦有故豢龙城。又云:“观城县亦有豕韦城。”然韦乡古国,终以在滑县者为是,故豢龙氏初封之地,亦当在滑之古豕韦国。按《路史·后纪》:“尧有九子,其封于留者为留氏,字亦作镏。后有留累,累亦作絫。以豢龙事孔甲,赐之氏曰御龙,以更  董之后,则知留累之前为豢龙氏,豢龙之后为关龙氏。刘絫既迁鲁县,之后,则不名为豢龙,而氏为御龙矣。” 


注释:
① 扰——此处指驯养。
②鬷 ——Zong综。夷,复姓。 
③ 孔甲——夏帝名,禹后十四世。 
④ 关龙逢——古史传说夏之贤臣。夏桀无道,为酒池糟丘。关龙逢极谏,桀囚而杀之。
                                                        

荀子宥坐篇:‘孔子曰:“以忠者为必用耶?关龙逢不见刑乎!”’韩诗外传
四:“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邱足以望十里,而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进谏,桀囚而杀
之。”

 

按关、豢声相近。

○黄生义府:‘他书多作关龙逢,予乃知“关”当读为“豢”,即
古豢龙氏之后也。若不读潜夫论,鲜不以“关”为姓,以“龙逢”为名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