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高明飞:打造棉花生产农机农艺融合典范

 张燕的图书馆6 2013-03-13

[访谈]高明飞:打造棉花生产农机农艺融合典范
——
2012年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上采访山东省农机化管理局局长高明飞

作者:中国农机化信息网信息中心 杨佳

农机农艺融合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农机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紧紧围绕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加快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在推动农机农艺融合这一工作上取得了初步成效。在1223召开的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上,记者现场采访了山东省农机局局长高明飞,详细了解了当前山东省在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工作上取得的成就及未来规划。

记者:近年山东省在农机农艺融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您认为主要成体现在哪几方面?

高局长:近年来尤其是今年,我省在小麦、玉米生产农机农艺融合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棉花生产特别是机械采摘实现了零的突破,花生生产尤其是花生机收基本具备了大面积推广的条件,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了积极贡献。我们组织滨州、东营等市主攻棉花生产农机农艺融合,争取多方支持,通过建立棉花机收示范基地,初步探索出了适合我省的棉花机械化生产模式,实现了黄淮海地区棉花农机农艺融合零的突破,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同时加强了与农业部门的协作会商,以农机农艺融合为重点,出台实施了春夏秋冬四季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全面引导规范粮食从种到收全过程生产机械化,实现了粮食生产农机与农艺的大融合、双提高。今年我省小麦机播、机收率均已达到了98 %,玉米机播率达到了95%,机收面积已占到可机收面积的80%,为我省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提供了有力支持。

记者:围绕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山东省目前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高局长:目前我省在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工作上主要采取以下方面措施:一是重点致力于推进经济作物生产农机农艺融合。为此,我们制定了经济作物机械化推进意见,确立了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目标、原则和工作措施,山东棉花、花生每年种植面积分别都在一千万亩以上。因此,我们把棉花、花生等大宗优势经济作物播种、收获等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作为主攻方向,为推进经济作物生产农机农艺融合奠定基础。二是依托示范基地和政企合作,探索总结我省棉花、花生等作物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模式、技术路线和技术规范,召开现场会、展示会、演示会进行宣传引导,努力为大面积推广积累经验、创造条件。今年,进一步将棉花生产农机农艺融合纳入全省农机化创新示范重点建设内容,分别在滨州、东营建立了上万亩的机采棉示范基地,并与全球最大的农机生产企业约翰迪尔公司在滨州合作建立了500亩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东营市还与当地骨干棉纺企业联合建立了机采棉示范区。同时,省里建立了近30个花生、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机械化示范基地。三是加强部门合作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环节、多个部门。工作中,我们主动作为,积极加强与农业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广泛深入探讨作物品种、种植模式和机械作业要求等农机农艺融合点,联合制定了以经济作物生产农机农艺融合为重要内容的春夏秋冬四季机械化生产指导意见。联合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省供销社等部门和有关农机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成立了农机农艺融合协调小组,定期会商、统筹协调解决农机农艺融合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初步建立起了部门合作、联合推动的工作机制。四是将推进经济作物生产农机农艺融合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摆上重要日程。省领导重视并提出具体要求。各市、县政府都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农机、农业、科技、财政、金融、供销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协调推进经济作物生产农机农艺融合工作。

记者:推进农机农艺融合要着力解决农机与农艺脱节的矛盾,山东省做了哪些工作?

高局长:解决农机与农艺脱节的矛盾方面,我们主要做了2方面的工作,一是引进创新机具支撑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收获机械化,机具是关键。针对当前棉花机收中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省里积极协调引进约翰迪尔、新疆石河子贵航等公司生产的采棉机,扶持引导山东天鹅棉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研发生产棉花收获、棉花加工处理、花生联合收获等机械,并对适用性好、作业效率高、质量可靠、价格适中、农民欢迎的机械,实行优先鉴定、重点补贴。针对大型采棉机价格较高、农民购机负担较重的问题,进一步加大了扶持力度。对首次购买采棉机的,在每台30万元购置补贴的基础上,省里利用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工程等项目资金,再给予30万元补助。目前,滨州、东营已分别购买了1台自走式3行采棉机,省供销社还支持滨州配套建设了一条机采棉清选加工生产线,棉花收获机械实现了零的突破。花生联合收获机具和技术基本成熟,省内农机企业投入批量生产,具备了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条件。二是改变种植模式适应农机农艺融合。棉花、花生生产机械化不仅要有适宜的机具,还要有适宜的作物品种、种植模式和生产管理等农艺技术。针对我省棉花、花生特别是棉花生产方式传统落后,不适应机械化生产的要求,我们在示范区内对传统的棉花生产农艺技术进行变革,实行统一种植、统一品种、统一行距、统一化控四统一,做到农艺技术与机械化生产的要求相适应,努力探索实践棉花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最佳模式,积极的为机械化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记者:在未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工作上,山东省有哪些规划?

高局长:尽管我们在农机农艺融合、推进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各项工作才刚刚起步,离农机化司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很大距离。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机农艺融合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加快完善农机农艺融合协调机制,加快形成农机农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努力实现关键薄弱环节农机化技术尽快突破。按照突出重点作物,主攻关键环节,强化扶持引导,加快发展步伐的总体思路,我省将把棉花、花生等大宗优势经济作物机收作为工作重点,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大力推行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和种植方式,进一步探索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积极推广花生适时收获机械化技术,努力扩大花生直播和联合收获作业面积。把大蒜作为特色蔬菜主攻重点,通过建立试验区等方式,力争在机械种植、收获上有所突破,抓出亮点。另外,采取有效措施,统筹推进马铃薯、大葱、大姜、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林果生产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发展。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努力攻坚克难,推动农机农艺向深度融合发展,为推进农机化全程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