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的花生故事 作者:广东省惠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 简远安 |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花生。我就是一颗胖胖的花生,又叫落花生。我的最早的祖先是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野生花生。如今我的兄弟姐妹们遍布世界各地。而我,是生在广东省惠州市的一颗普通又不普通的花生。说我普通,因为我是按照花生自然的生长规律长成的一颗胖乎乎的花生;说我不普通,是因为我的生产过程似乎跟周围一些农民自种花生的过程有些不同——从播种、收获、脱粒的过程都是机械化操作的。在去年底于惠州举办的广东省首次“花生生产机械化演示现场会”上,我和同伴们正在沉睡中,突然被一个“铁家伙”从地里挖掘出来,然后被输送、除土、摘下、清理,面貌一新地被装进了筐里,好奇的我们从周围喜悦地检视我们的人口中,才得知:原来这个“铁家伙”是花生收获机,有了它,种我们的农民伯伯们就不用那么辛苦了!我们还了解到,原来我们的生长地——惠州的花生生产机械化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惠州市农机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引进、改良花生播种、耕整、收获等生产机械,不断实践、演示示范、积累创新,积极推进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大减轻花生种植户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花生生产率和产量,帮助种植户实现了增产增收。目前,惠州市惠城区、惠东县、博罗县已分别建立了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良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快速发展。
惠州的做法在全省领先一步,为各地作出了表率,对实现广东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全省花生等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先锋性意义。作为广东机械化生产出来的花生“先驱成员”之一我颇感光荣,觉得有必要将自己经历的和了解的讲给大伙听听,让这些好的做法能快快普及,将来的花生后辈们都能通过全程机械化生产出来,让我们不再看到种养我们的农民伯伯辛苦的脸庞和辛劳的身影。
![]() 找准发展方向
家乡惠州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土壤气候等条件极适宜我们花生的种植,是广东的花生主产区。花生是惠州大宗种植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常年保有40万亩,特别是沿东江一带,花生更是当地农户传统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随着食用油价格上涨,近年来专业户纷纷承包土地以不同规模进行连片种植。花生种植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使得他们企盼能尽快扩大种植面积,取得更大的收益。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惠州大部分地区一直以来有水稻、花生轮作种植的传统习惯。花生生产的关键环节——播种、收获的季节正恰逢水稻抢收、抢种时节,季节重叠令此时段内劳动力极度紧张,加之人工种收花生劳动强度大,要求在最忙农时短时间内集中大批劳力进行高强度劳作,以突击完成花生生产的各项工作是一项极为艰难之事。同时,花生生产的重要时节——夏季天气条件甚为恶劣,极不适合高强度劳作,此时段内劳动力成本高出甚多,但花生收获时节如不及时采收常会因雨水困扰造成品质下降甚至失收。为此,在关键环节全靠人力劳作的情况下,很多花生种植户只能受限保持一定的种植面积而不敢亦不能扩大生产。
我在花生生产机械化现场会上听农机人员介绍说,目前惠州本地花生生产各环节除耕整地、植保管理采用通用机械外,其他环节仍大多为人工劳作,严重制约了花生规模化生产的发展。为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减少损失,实现节本增效,各专业大户及农户急切期望能有先进适用的机械——花生收获机、播种机代替人工劳作,实现机械化生产。
惠州市农业(农机)主管部门急农民所急,近年来非常重视推进花生生产机械化,将它提升到几近于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重要工作来抓,一直探求适用机械用于花生生产,以关键环节机械化为突破口,实现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以促进花生产业化发展,以此带动、推进惠州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作为主要负责单位,惠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经过多年的调研、考察、咨询,对目前花生生产各环节机械技术水平、应用状况,以及各型机械的结构、原理及各自性能特点作了较深入了解:世界上花生生产国家主要有中国、美国、印度。美国已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由于地理条件及耕作特点,他们使用大型机械进行作业,收获环节采用分段作业,相对粗放,其机械化方式难于适应广东的耕地条件和耕作要求。印度花生生产除耕整地、植保环节外,其他各环节均采用人工作业,机械化水平远低于我国。我国台湾地区已于上世纪80年代实现了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他们结合当地农艺技术改进、设计生产了各型先进适用的花生播种机、花生联合收获机,其机械技术水平代表着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水准。我国北方花生产区近年来大力推进花生生产机械化,各生产厂家结合当地花生种植的农艺要求,设计制造各型适用播种机,深受用户欢迎,各主产区均大量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一些技术力量雄厚的生产厂家通过技术攻关,引进关键技术,研制花生收获机,其中分段收获机已相当完善成熟,并大量进入生产领域。联合收获机制造技术也有长足进展,一些领先企业已开始批量生产花生联合收获机,有相当数量的专业户或农机合作组织购机进行作业,此类联合收获机性价比高,基本能满足使用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各生产厂家也正在进行技术改进和提升。
据此,惠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理清了发展思路,决定分两步推进花生生产机械化:首先通过选型,引进北方应用较成熟的花生分段收获机进行示范推广,引导各专业户改进花生种植农艺技术,以适应机械化要求。在此基础上,争取上级支持,建立花生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引进花生联合收获机,在更高技术水平上推进花生生产机械化。
农机农艺配套
引进农业机械,要使机具适合当地耕作条件及农艺技术,如何根据当地情况对机具进行改进是一个难题。按照惠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的最初思路,是引进北方成熟的分段收获机,在收获环节机械化上取得突破,在此基础上再扩展到其他环节。但花生收获技术的应用,就像水稻机插需先做好育秧环节一样,亦需先按一定的规格完成好播种环节的工作,才能保证收获环节顺利实施机械化。为此,在引进花生分段收获机进行推广的同时,该站着力做好花生播种机的引进、推广工作。
由于花生机械化播种我们花生的配套农艺技术同本地农户惯常采用的种植规格差别较大,农户对能否保证产量心存疑虑,表示未见实际对比试验结果暂不采用机械化规格种植。为了打开工作局面,站里技术人员一方面根据花生播种机前期试验作业状况,结合本地农艺要求,对传动机构、排种机构进行技术改进,使种植规格更能适合当地花生品种种植要求;改进起垄、扶土机构,使垄沟高度更符合种植要求;与厂家技术人员一道改进排种器,使其满足不同种粒排种要求,保证排种精度。另一方面,联合农科人员对机械化播种与常规人工播种进行对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技术完善与提升,使农艺和农机技术更适应本地耕作条件及品种要求,以实际结果证明机械化播种的优越性,引导农户采用新的农艺技术实施规格化花生播种。
![]() 通过这两方面细致的工作,保证了引进的花生播种机在技术机械性能和农艺技术方面较好地满足了本地花生种植要求。经过惠州市惠城区、惠东县、博罗县3个示范点对比试验的测算:机械化播种效率是人工作业的20~30倍,节本50~80元/亩,产量增加15%左右。充分显示了机械化播种的优越性,很多专业户信心大增,表示尽快购机在花生播种环节实施机播。这为花生生产的中耕及收获环节实施机械化奠定了基础。
机械化分段收获环节分为两步:先采用花生收获机完成挖掘、清土作业,然后再集中用摘果机完成摘果作业。惠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通过调研引进万农达4H-2型花生收获机、5HZ-500花生摘果机进行试验推广。通过对其配套动力重新设计配套,作业效果达到要求,但由于机器较重,移动困难,在目前全市花生种植较为分散的情况下,此类机械只能满足极少数种植大户用于花生收获,在本地推广使用难于达到满意效果。为此,技术人员正不断对机具进行改进,使其便于转移使用,满足农户要求。
在进行花生分段收获机械引进试验的同时,惠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积极联系有关厂商,做好花生联合收获机的试验选型工作。引进了台湾花生联合收获机(TPH3252)、国产4HB-2A花生联合收获机进行示范、推广,通过现场会、示范点等现场示范作业,提高了农户对现代先进花生收获机械的认识。花生联合收获机高效、良好的性能给种植大户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些规模种植大户表示将继续跟进了解机械应用情况,着手学习、采用新的种植农艺,以适合机械化的规格种植花生,适时购买花生联合收获机,实施全程机械化生产。惠州市城区一农机专业户在对比了解了花生生产机械化作业效益后,即购买一台联合收获机进行花生代收作业,并积极咨询和配合推广站进行机械化栽培技术推广,在他人的带动下,当地农户纷纷按机械化高产栽培规格种植花生,以待机收。
各项有力措施推动之下,惠州的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面积从无到目前惠城区达50多亩、惠东县20多亩、博罗县50多亩。3个示范区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对周边地区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大推进力度
为进一步推进花生生产机械化,惠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在主管部门支持下,争取项目资金,实施项目带动。依托种植大户建立花生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结合项目实施,联合农科人员紧抓机械化技术与农艺技术培训推广。让基地人员及规模种植大户人员尽快掌握机械操作使用和相关配套农艺技术,通过项目实施对机械化各环节先进性、应用模式等不断进行探索,结合技术试验,适时通过现场会、培训班形式,带动更多的种植大户进行机械化生产。
在去年底的现场演示会取得良好效应基础之上,今年7月19日,惠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在惠城区汝湖镇又召开了一场花生生产机械化现场会。现场演示了代表着花生收获技术的最高水准的台湾某品牌花生联合收获机,厂家的技术专家现场给与会人员进行了花生收获机维护保养知识培训。还演示了机型体积小、适合在狭窄或倾斜地块作业的花生中耕管理机和可配套工农-12k手拖的花生播种机。现场观看的农户表示展示的机具实用性强,考虑购置。
![]() 花生脱粒
通过项目示范,现场会推介,惠州花生种植户对实施机械化积极性不断提高,但大力发展花生生产机械化还面临着三大难题:适用机具难以购买。现有开发生产的机型适于北方花生生产区,此类机械难以适应广东田块条件和种植方式,需进行适应性改良。一些高性能的花生联合收获机仍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和实验示范阶段,需作进一步改进、提高与完善。其次,花生生产机具利用率低。花生生产季节性强,年作业时间短,如不能进行跨区作业,农户购买收获机将难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再有,花生种植标准化程度低。不同地区花生生产条件、种植方式不同,规范化生产水平较低,农机与农艺配套难,机具作业难度大。
惠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将加强与有关机械厂商合作,利用现有条件,取得广东省农机推广站等有关部门支持,共同对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及关键设备进行攻关,完成对有关机械化适应性的技术改进、提升,以进一步形成大面积推广应用。同时,争取专项资金支持,扶持、引导农机专业户和农机服务组织推广应用,如给进行花生机收作业的农机专业户一定补贴,优惠为进行机械化规模化种植的农户收获花生,鼓励农户实施机械化播种作业,培育壮大花生生产机械化作业市场。此外,继续坚持农机与农艺结合,联合有关农艺专家,加强技术指导,共同探讨适应本地的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制定推广花生收获机械化配套的农艺及生产规程,推进花生种植标准化。
我相信,在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不久的将来,类似于我这样机械化生产出来的花生将会很快遍布全省。(信息来源:《现代农业装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