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日报评论员:抓发展?帮民富

 读书与积累 2013-03-14


走出机关、沉到基层,接地气、谋发展、长才干……两年多来,全省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引资金、找项目、促增收、聚民心、帮民富,激发内生动力、增强“造血”能力,推动了农村全面发展。

千难万难,没有发展最难。第一书记的楷模沈浩生前曾反思,为何小岗村“一朝跨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进富裕门”,从教训中得出的结论是“最要紧的是凝心聚力求发展”。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农村改革的先行者是这样,对“穷、软、散、乱”的后进村更是如此。

选派第一书记到薄弱村、贫困村任职,是为了改变农村落后面貌,造福农民群众。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关键一条就是要加快发展。作为“主心骨”、“顶梁柱”,第一书记能否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关乎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盼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发展,是第一书记要尽的第一责任、要抓的第一要务。

穷不生根,富无天生。治穷致富,关键在做。一个领导干部,干不干事、为谁干事、怎么干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吴庄人为啥“现在走路都不一样了”,是因为吴树兰带领他们走上了幸福路,靠发展奠定了底气;庞集村民为何念念不忘好书记周建奎,是因为他让乡亲们的腰包鼓了起来,靠发展甩掉了穷帽子。

建设中原经济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让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村、难点村跟上发展步伐,享受发展成果。近年来,驻村任职工作为河南贫困村、难点村发展装上了新“引擎”、带来了新希望,成为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第一书记充分发挥人脉广、政策熟、能力强的优势,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积极争取政策、资金、项目,改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既解决一些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更提高了村集体“造血”功能,实现了下派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良好效应。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是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举措,为我省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坚持不懈做好这项工作,必将使我省农村各项事业焕发新的生机。

分享到: 0
(责任编辑:常雪梅、谢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