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德鎮洪武瓷新證

 琳琳书斋 2013-03-15

作者﹕丘小君 陳華莎

 本文原載於中國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所編《文物鑒賞叢錄》陶瓷卷(文物出版社出版)。

     

    明代洪武瓷器及其斷代﹐是近年來陶瓷研究者們熱烈討論和關注的一個課題。隨國內外學者對它的深入研究﹐從對文獻史料的鉤沉到御器廠的實地試掘﹔從對散佈在世界各博物館擬為洪武瓷藏品的排比分析到元末明初瓷器斷代的歸納總結﹐證明瞭洪武官窯瓷的確實存在﹐掌握了洪武斷代的部份時代特徵﹐取得了良好的研究結果。

    1984年夏季﹐在北京第四中學基建工地上﹐從挖掘機的鐵鏟下搶救性地撿拾出數千片青花和釉裡紅瓷殘片。本人在參與採集時注意觀察了土質﹑地層疊壓關係及伴隨物﹐終於確認它們的時代就是明代洪武時期。這是繼景德鎮御窯廠試掘出不多的洪武瓷殘片之後的一次意外發現﹐經過對這批殘片的整理﹐發現其造型和紋飾均與現今散佈在世界各地數量有限的洪武官窯器雷同。

(一)地理位置及沿革

    北京第四中學位於明清時代紫禁城的西北﹐在皇城牆內的西北隅﹐經查閱元明清北京城地圖﹐此處在元代為興盛宮的後苑﹐無重要宮廷建築﹔明代為宮廷庫房區﹐即史載的司鑰庫和甲﹑乙﹑丙﹑丁﹑戊﹑承運﹑廣盈﹑廣惠﹑廣積等庫﹔清代仍為宮廷庫房區﹐即獨立的甲字﹑乙字庫和西什庫。據了解﹐該校一直保持?建校時的原有平房區﹐數十年前在學校操場地下曾掘出過相當儲量的水銀﹐它們當為明清時庫房遺物。1984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援助改建這所名牌中學﹐進行了大面積的施工﹐這批洪武官窯殘瓷均出於現在的教學樓﹑實驗樓﹑室內游泳池和飯廳地基之下﹐其深度距地表約為1米左右﹐也有距地表很淺的﹐如西大門飯廳地基下約30厘米處即發現有大量的洪武青花﹑釉裡紅﹑龍泉釉殘片。土質中夾雜有大量明代磚石礫和石灰渣及含有大量腐朽炭質的極細灰土。

(二)品種和器形

    這批洪武殘瓷體現出了原器各個不同部位﹐因此﹐可以推斷和識別出原器的造型﹑品種和部份紋飾﹐它們有些與所見到的此類傳世品完全相同﹐經整理歸類﹐茲將各類所代表的原器分述於後。

    1.石榴形瓜棱大罐﹕有大小數種﹐大者高約60厘米以上﹐一般常見為50厘米左右﹐有青花器和釉裡紅器﹐它於首都博物館藏北京出土的青花器﹑故宮博物院﹑天津藝術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所藏的釉裡紅器大體相同﹐器形為撇口﹐短頸﹑豐肩﹑長腹下收﹔腹部常為凸12瓣瓜棱形。腹底外撇至下足﹐足底平內凹無釉﹐砂底常為火紅色。這類大罐多有寶珠形紐﹑寬沿(或荷葉形)罐蓋。罐口沿下繪以雙勾倒垂如意雲紋﹐肩部為大蓮瓣折枝花﹐肩下繪倒垂雙勾如意雲紋內折枝花﹐腹部在各個凸棱面上豎繪山石折枝﹑四季花卉﹐腹下分別繪回紋﹑大蓮瓣寶相團和大蓮瓣折枝花。罐蓋的寶珠紐上亦繪雙勾如意雲紋和蓮瓣紋﹐蓋上紋飾與罐身大蓮瓣折枝花﹑寶相團花相同。

     2.玉壺春瓶﹕有大小兩種﹐大者高約30厘米左右。撇口﹑長束頸﹑溜肩圓腹﹑圈足釉底﹐有青花器和釉裡紅器﹐內口沿常繪卷草紋﹐外口沿繪有回紋﹐頸部繪蕉葉紋﹑回紋﹑纏枝靈芝﹑忍冬卷草紋﹐肩部繪如意雲紋等。腹部繪大纏枝牡丹﹑纏枝菊﹑折枝菊石﹑松竹梅﹑芭蕉園景等。腹下繪大蓮瓣雲紋﹐足部繪回紋。頸部往往間繪有青花或釉裡紅涂地露白纏枝靈芝﹑忍冬卷草﹑纏枝菊等。

    3.執壺﹕有大小兩種﹐大者高30厘米﹐小者高20厘米左右。見有青花器和釉裡紅器。小直口﹐長束頸﹐溜肩圓腹﹐圈足釉底﹐腹部有彎曲長流﹐流口部與執壺頸部相連有如意雲形扁平系帶。頸部與腹部相接有彎曲板狀凸棱執柄﹐柄上端有小圓孔系﹐壺蓋為寶塔形寶珠紐內插式﹐蓋上亦有小圓孔系。蓋上繪有蓮瓣紋﹑回紋﹑卷草紋等。器口繪回紋﹐頸部繪蕉葉紋﹑回紋﹐肩部繪纏枝靈芝﹑如意雲紋﹑忍冬卷草紋等﹐也有的間雜繪以青花或釉裡紅涂地露白忍冬卷草﹑纏枝靈芝紋等。

    4.軍持﹕有釉裡紅器殘片﹐繪釉裡紅地露白大卷草紋﹑大纏枝菊紋。因釉裡紅涂色較重﹐釉面肥厚﹐已類紅釉地填白紋飾。其器型大體同元代軍持式樣。

    5.菱花口折沿大盤﹕口徑45厘米左右﹐器呈寬板折沿菱花口﹐淺弧壁﹐呈花瓣式突脊﹐圈足釉底。有釉裡紅器和青花器。器口折沿處裡外均繪水波花紋(亦有稱作海鷗戲水紋)器壁內外分別對錯間繪折枝團花﹐器足繪回紋。

    6.大碗﹕口徑40厘米左右﹐有青花器和釉裡紅器。直口﹐高深弧壁。腹下收﹐圈足釉底。器口沿內外繪有大卷草紋﹑水波花紋﹑纏枝靈芝紋。碗內外壁均繪纏枝牡丹或纏枝菊紋﹐碗心繪有回紋和折枝牡丹﹑折枝菊等。外壁近足處均繪大蓮瓣寶相團花﹐足部繪回紋。

    7.菱花口盞托﹕口徑20厘米左右﹐有青花器和釉裡紅器。寬折沿菱花式口﹐淺弧壁﹐呈花瓣式凸棱﹐器內心突起一圈棱似臍﹐用以置放杯盞。淺假圈足﹐底部無釉﹐均為火紅色釉漿或火石紅色砂底。器內口沿繪有卷草紋﹐內壁繪折枝花﹐器內底面繪有纏枝牡丹或纏枝菊﹐臍棱上繪卷草﹐臍心內繪折枝牡丹或折枝菊﹐器外壁繪大蓮瓣如意雲紋。

    8.折沿淺盤﹕口徑20厘米左右﹐有青花器和釉裡紅器。器型類似上述的菱花盞托﹐板狀折沿口﹐淺弧壁﹐內底心無臍狀突棱圈﹐淺假圈足﹐火石紅釉漿底或火石紅砂底。器口均繪回紋﹐余皆與菱花口盞托紋飾相同。

    9.碗﹕口徑20厘米左右﹐有青花器和釉裡紅器。器分直口和撇沿口二式﹐深弧壁﹐圈足釉底。器口沿繪有回紋和卷草紋﹐碗內外壁繪有纏枝牡丹﹑纏枝菊﹑纏枝蓮紋﹐碗心繪折枝牡丹﹑菊﹑蓮花等。亦有繪釉裡紅涂地露白纏枝花卉的。

    10高足碗﹕有白釉器殘片。撇口﹐淺弧壁﹐垂腹﹐直柄高足。器內壁凸印雲龍紋﹐器心刻劃有三朵雲紋(又稱品字形雲紋)﹐其雲龍紋﹑雲紋均與南京明故宮出土的醬釉碗﹑外醬釉裡霽青碗殘片和流散在日本﹑美國﹑英國的洪武各種色釉器上的凸印雲龍紋相同。

(三)胎釉和器足特徵

    瓷器坯體選料的精細﹑成型工藝的熟精湛是陶瓷歷史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實質性變革﹐是時代風貌更迭的標誌。就元明清各代青花瓷瓷質﹑胎體而言﹐其原料淘煉愈來愈純淨。胎骨厚薄愈來愈適度﹐成坯瓷泥的可塑性愈來愈大。固然各代因政治經濟諸方面的影響﹐亦有一些粗濫的製品﹐形成精粗﹑好壞並存的狀況﹐但胎體製作的總趨勢是朝?越來越精細的方向發展。

    這批洪武殘瓷胎體所具有的時代特徵﹐即它們顯然普遍比元代同類青花和釉裡紅瓷輕薄得多﹐除卻部份有燒結不透﹐呈黃褐色的胎質外﹐大部份胎體仍現潔白色﹐瓷質縝密。有的器成坯已達形制和比例所允許的極限厚薄度﹐如常見的20厘米左右的青花或釉裡紅碗﹐碗壁僅有2毫米。由於瓷泥的可塑性好﹐器物絕少有塌底﹑夾扁﹑翹棱的弊病﹐高達50厘米左右的大罐也不例外。

    但若將洪武官窯瓷瓷質與以細膩著稱的永樂官窯器相比較﹐洪武瓷質卻顯粗厚疏松﹐胎體內有針眼狀或細小窳狀裂隙。除盤碗杯盞表面一般修飾光潔外﹐琢器類表面雖亦極力修飾光潔﹐但常可見或觸及接胎痕跡﹐器內接胎痕尤為明顯﹐甚至有的可見較大的接胎裂隙痕﹐其器內胎體均有手工製作的厚薄不一的旋坯刮抹痕。釉面肥潤﹐泛出深淺不一的青白色調﹐青花器釉面極少有開片現象﹐胎體燒結不透的那些釉裡紅器釉面多有細碎無色的自然片紋﹐釉質玻璃化度高。圓器類口沿處均有囤積釉現象﹐形成一圈明顯的自然厚脣狀。有些器物釉層較厚﹐可見小釉泡攢聚密集﹐給人以溫潤柔和之感﹐尤淺淡的青花紋飾在這種肥潤的釉面下﹐更覺幽疏雅致。琢器器裡均留有施釉垂流痕﹐釉面常有乳濁現象。器物圈足底面施釉處插關留有不勻的刷絲痕。

    歷代陶瓷器足的形制和工藝手法都有其特性﹐是當時所留下永久性的不可忽視的時代標誌﹐尤其是我們在鑒別真偽或斷代時更有“舉足輕重”的決定作用。洪武官窯器足多為較規整的平切釉底圈足﹐這種平切式底面施滿釉的圈足在元代時是不多見的。由明一代﹐自洪武官窯器始盛行的這種施釉底﹐為以後各朝相沿成習﹐並常作為各種署款的方寸之地。其它各形的盤碗及執壺﹑玉壺春瓶類器足內牆斜削﹐較為寬厚﹐足牆較淺﹐足底置放面為平切﹐並多泛火石紅色。常見的20厘米左右的折沿盤和菱花口盞托器足呈較淺﹑微凹的假圈足﹐底面無釉﹐或施紅色釉漿﹐或火石紅色砂底。大罐類器足呈上凹的無釉假圈足﹐底面泛火石紅色。

(四)洪武青花

  在採集的數千片青花和釉裡紅殘瓷中﹐青花器數量少於釉裡紅器﹐但釉裡紅的各類器形青花器幾乎都有﹐且圖案花紋﹑裝飾手法也可以說是完全一致。青花器的釉面一般表現出肥腴而又光潤﹐有的呈現出明代常見的“亮青釉”﹐細膩﹑光潔﹑平滑﹐而青花的呈色各異。儘管青花色調表現不一﹐但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為清新明快的淡藍色﹐色調穩定﹐並不暈散﹐紋飾濃重處亦能表現出青花的層次﹐這類器物主要有20厘米左右的折沿盤﹑菱花口盞托﹐20厘米左右的直口﹑撇口碗及玉壺春瓶﹑執壺等。另一類則青花色淺淡﹐少有暈散﹐在紋飾中常見明顯的深色小星點無規則地散佈其中﹐似繁星密佈﹐此類器主要有20厘米和40厘米左右的大碗。這種色調在元代是極少的﹐它一直延續至永樂初年的部份官窯器中。還有一類青花色澤泛灰﹐釉面呈灰乳色。由於這種色料中含有較高的金屬錳雜質﹐所以紋飾中呈現出較大斑塊狀的黑青色﹐有的亦深入胎骨﹐呈凹凸不平狀。其中一部份器物因含雜質過甚﹐幾乎成為鐵鏽黑花繪畫﹐又似白地釉下黑花﹐深深凹入胎骨的色料凝聚斑常呈現出金屬的“錫光”。這類器有20厘米﹑40厘米左右的碗和45厘米左右的菱花口大盤﹑玉壺春瓶及50厘米左右的石榴形瓜棱大罐。

  洪武青花色料的種種表現﹐既與前朝元至正青花進口料的濃艷﹑青翠不同﹐又別於後之永宣青花器所使用的進口蘇泥勃青料﹐儘管也出現有似永宣青花的黑色凝聚斑﹑下凹胎骨的特徵﹐但少數有暈散。可以肯定地說﹐洪武官窯青花器主要使用的是淘煉純度不等的國產鈷料。

(五)洪武釉裡紅

  從採集到的這些貢瓷殘片中﹐可以看到洪武釉裡紅器在繼承和發揚元代釉裡紅工藝上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無論是描繪﹑涂染或反轉涂地露白紋飾都能運用自如。銅紅色料的呈色大都鮮艷純正﹐但也有相當器物呈色不佳﹐泛灰黑色﹐色料流散﹐紋飾模糊不清﹐以至有些含雜質較多幾乎變為黑彩。這種釉裡灰﹑釉裡黑的器物在傳世品中也有所見﹐雖然它不是洪武釉裡紅呈色的主流﹐但在很大程度上給人以元末明初釉裡紅呈色多為劣質灰黑色調的錯覺。

  明初﹐經濟處於剛剛恢復階段﹐制瓷技術和生產能力普遍低下﹐那些元代青花賴以長足發展的進口鈷料已然匱乏﹐而與青花瓷並行的傳統釉下銅紅繪瓷工藝則暫時得以發展﹐成為洪武制瓷最主要的品種。況且明代崇尚“火德”﹐紅釉和這種以銅紅釉?色的釉裡紅受到特別的偏愛。至於說洪武朝是明代釉裡紅極盛時期﹐還值得進一步研究﹐我們以為燒造數量較多並不等於質量較高。從現有明代景德鎮御窯廠出土釉裡紅器物品種以及銅紅色釉傳世品來看﹐明代的頂峰非永樂﹑宣德二朝莫屬。著名的永樂鮮紅釉及宣德寶石紅釉不必贅言﹐永宣時期的釉裡紅則擺脫了元末明初那種黑紅﹑粉紅的晦暗色調﹐形成鮮艷的寶石般紅色。由於銅紅釉的呈色技術掌握得較好﹐紋飾濃妝淡抹均能運用自如。即使是淡描﹐亦色彩鮮亮﹐紋飾清晰。更何況還有燒成溫度極嚴格的精美的青花釉裡紅品種。

(六)紋飾特點

  對於鑒別洪武官窯相關的紋飾特徵﹐許多學者專家早有論述﹐本文不作重複﹐現僅就北京四中的這批殘瓷﹐對其紋飾特點作如下介紹。

  洪武官窯青花和釉裡紅紋飾題材遠不及元代豐富﹐如瑞獸﹑魚藻﹑鴛鴦蓮﹑歷史人物故事等不見或少見﹐內容僅限於花卉為主的數種﹐繪畫嚴謹工整﹐卻少變化﹐有些已成千篇一律的固定多方連續圖案畫。但畫面佈局力求突出主題﹐開闊疏朗﹐一改元代那種多層次繪畫﹑繁縟華麗的時代風尚。

  常見主題紋飾有纏枝折枝花卉﹐如菊花﹑蓮花﹑牡丹﹑靈芝﹑四季花﹑菊石﹑樹石庭院﹑芭蕉園景﹑松竹梅等。邊飾及補白圖案有大卷草﹑忍冬蔓草﹑卷草﹑回紋﹑蕉葉如意雲﹑大蓮瓣內如意雲﹑大蓮瓣內寶相團花﹑大蓮瓣內折枝花﹑纏枝蓮﹑纏枝靈芝﹑海鷗戲水﹑雙層蓮瓣﹑貼塑三錢等。

  白釉及白色釉器多暗印凸雲龍紋及內心刻劃品字形三朵雲或大風帶如意雲紋。所有青花或釉裡的繪畫﹐線條流暢﹑構圖嚴謹﹑運筆熟練﹑準確有力。

  青花殘片中許多圖案都與釉裡紅器相同﹐除纏枝﹑折枝花卉外﹐玉壺春瓶﹑執壺等器上也有松竹梅﹑庭院芭蕉圖案。纏枝菊及纏枝蓮﹑纏枝牡丹等花卉的花朵均採用了不同於元代的那種花瓣邊緣飾以小串珠紋露白的手法﹐而是用勾勒廓線後並不全部涂染在廓線內﹑留有露白的方法﹐借以表示花朵的層次。同時花葉的葉形被植物學中稱之為“缺刻”的較深﹑較大﹑尤其菊花和牡丹葉比元代更近於寫真

。纏枝扁菊紋尤多﹐以致影響到民窯及永樂民窯青花中常見的矮籬扁菊主題紋樣。

(七)致廢原因

  從北京四中的地理位置及歷史沿革情況來看﹐它在元代曾是都城內最主要皇宮之一的興盛宮的後苑﹐明清兩代這裡又是儲存各類宮廷用品的庫房﹐直到民國初年創立四中以來﹐基本上沒有大的變動和土木工程。又據地下所採集到的瓷片和土質而言﹐其地層疊壓關係並不複雜。一般來說﹐除了發現有洪武官窯殘瓷外﹐伴隨而出的還有不少明初龍泉窯劃花盤碗類﹐其釉色青翠﹑釉質凝潤﹐質量上完全不同於常見的那些元末疊燒的龍泉窯粗瓷。另外在較淺的地層中偶而還能撿到個別永樂官窯青花器殘片﹐至於永樂之後的明清各代殘瓷及混擾物則不見。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洪武殘瓷均未有使用過的痕跡。據筆者近年來在北京市區各基建工地上採瓷片的經驗而論﹐凡有瓷片的土質﹐明代早期至末期各朝瓷片都能在不同的地層中撿到﹐很少有單一地限於某一朝的現象﹐如四中這樣單獨發現大批洪武官窯殘瓷則是極為罕見的。

  在洪武期﹐燕王朱棣的藩邸是北京﹐永樂四年﹑七年和十四年朱棣曾三次詔建北京宮殿﹐大興土木。永樂七年以後他常住北京﹐到了永樂十八年最終下決心遷都北京。

  在永樂十九年遷都之前﹐包括洪武時期燕王朱棣鎮守北京期間﹐元代所遺留下來的主要大型宮殿興盛宮便被權作燕王的府邸﹐一切起居行止均在這個宮內。可以說﹐永樂皇帝在十九年遷都之前﹐這裡的各種重要活動頻繁。正式遷都北京後他的活動才由原來的燕邸宮殿轉移到了紫禁城內。北京四中既然是元興盛宮的後苑﹐那麼在洪武和永樂年間自然就屬於燕邸宮殿群的重要處所。

  據載﹕北京宮廷西什庫庫房的最初營建時間是洪武十七年﹐燕王朱棣“以元故宮為府”時最早營建的一所就近的宮廷儲物庫。而洪武官窯殘瓷集中地能在這個庫房的遺址上被發現﹐正說明瞭他在鎮守北京時﹐為燕王府置辦了一些當時景德鎮的產品﹐亦是在永樂十九年遷都前所舊存下來的先朝遺物。雖然﹐這些精美的洪武瓷譜寫出了明代官窯制瓷的新篇章﹐但在纖巧秀美﹑日臻完備的永樂各官窯器面前卻黯然失色。在遺址上同時採集到的少量的永樂官窯青花盤碗殘片無疑是使用進口蘇泥勃青料繪畫燒制的﹐器形秀麗﹐胎薄體輕﹐釉面光潤﹐紋飾纖細﹐青花暈散﹐砂底光滑圓潤。對於及時行樂的皇帝來說﹐既然有了更好的御用瓷﹐那麼先前那些感覺粗獷的洪武瓷﹐可能被閑置了很長時間未能使用完。

(八)幾點認識

  1.洪武官窯制瓷雖較多地保存了元代工藝和時代特徵﹐但它的胎體減薄和釉面厚潤卻是一次技術上的革新。從殘片的斷面上看﹐胎質顯然比元代同類器輕薄﹐顆粒潔白細密﹐具有足夠的硬度。器物表面儘量修飾光滑﹐琢器類胎體接痕雖不大明顯﹐但器內接胎突起的棱線多可用眼看到﹑以手觸出﹐也有部份接痕出現粘接裂痕及脫斷現象。同時器裡胎體往往厚薄不勻﹐均留有手工拉坯時不規則的擠壓刮抹痕﹐並有施釉後不平整隨意垂釉痕。圓器的盤碗中腰以下胎體較厚重。

  青花和釉裡紅器的釉面都較潤澤﹐釉層普遍較厚﹐質感似凝乳﹐甚至超過了元代以釉質豐腴著稱的樞府釉器。氣泡密集﹑釉層過厚的器物呈現出明代典型的“亮青釉”。色調泛白的器物﹐與永樂時一類細白釉相接近﹐應是洪武晚期的代表。白釉器釉面尤為潔潤細膩。可以說﹐胎體和釉面是我們認識和判斷洪武官窯瓷器的首要要素。

  2.對於鑒別洪武官窯瓷器來說﹐器足工藝的時代風格最為突出﹐從這數百個器足殘片上觀察﹐修胎都較規整。盤碗類圈足較為寬厚﹐足內牆都有程度不等的斜削﹐足底面均平切。青花器或釉裡紅器無釉的砂底或施紅色釉漿﹐或呈現大面積的火石色。執壺﹑玉壺春瓶﹑大盤﹑碗等器底均施釉﹐並有大小不等的開片紋和厚薄不勻的刷絲痕。

  3.執壺蓋為不同於元代的一種寶塔形內插式。青花和釉裡紅往往因色料不純﹐較多出現灰黑的色調﹐有的為黑色的鏽斑片。釉質特別厚潤的青花器色料已開始出現暈散。青花色澤大多淺淡﹐紋飾中多夾雜有與眾不同的似灰塵星點狀的深色斑點﹐此為洪武官窯青花國產料的典型特徵﹐並保持到永樂初年一段時期。官窯器上應有傳統的龍鳳紋飾﹐但未能採集到殘片。在傳世品中可見到故宮博物院和天津歷史博物館所藏洪武官窯青花雲龍盤和上海博物館所藏釉裡紅龍紋雙環耳瓶。另有1989年紐約蘇富比拍賣行圖錄中的一件可定為洪武官窯的青花海水龍紋扁腹綬帶葫蘆瓶(口殘)﹐其青花龍紋較多地表現出元代龍紋的粗獷形貌﹐但器形和青花色澤卻與永樂同類器基本相同﹐只是扁腹部份較為扁大﹐口部葫蘆形較為細長。上海博物館所藏的青花雲龍“春壽”梅瓶﹐青花色調及繪畫暫且不論﹐僅就其底足的處理和釉面稀薄﹑顯露胎體旋痕而言﹐似乎應早於洪武時期。

  4.明代御窯廠初建的時代眾說紛云﹐令人莫衷一是。洪武十七年所建﹑北京四中原明代庫房遺址所出土的洪武官窯殘瓷似乎說明瞭明代御窯廠正式生產的時代應為洪武中期之後。

  以北京四中的這批殘瓷為參照物﹐可以衡量出在現今諸多的出土物和傳世品中具有典型洪武官窯風格的器物。對這些器物的品種﹑數量﹑形制等方面分析﹐可以說這類官窯固定模式連續生產了很長一段時間﹐即在洪武中期之後至永樂初年一段時期。

  值得指出的是﹐在北京四中伴隨洪官窯殘瓷出現的還有一批龍泉窯殘瓷﹐多是中心印枝花﹑壁刻劃纏枝花的大中型盤碗。從其器足裡釉墊燒工藝及胎釉紋飾等方面看﹐都應是洪武時期專為宮廷精心燒制的﹐似乎可以說﹐在洪武時期為應付和補充宮廷的使用不足及對外貿易﹑賞賚功臣﹑贈予外國使者的需要﹐龍泉窯於元末一度衰退﹑粗俗不堪的狀況下﹐在明初曾有過應急的恢復和發展﹐以至於影響到明代永樂﹑宣德各朝也在景德鎮專門仿燒龍泉翠青釉官民窯精美器物﹐使這一傳統的青釉品種經整個明代和清代歷久不衰。

北京四中的這批殘瓷的發現﹐為填補陶瓷史上明代洪武官窯的空白﹐增添了新的資料。

 

 

景德鎮洪武瓷新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