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部电影看李安创作的两个要素

 江湖大佬 2013-03-16

『含蓄与冲突』6部电影看李安创作的两个要


性别: 男

星座: 天秤座

出生日期: 1954-10-23

出生地: 中国,台湾屏东潮州镇

职业: 导演 / 制片 / 编剧 / 演员 / 剪辑

imdb编号: nm0000487

一些成就: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卧虎藏龙》

              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断背山》

              第7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断背山》

              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色,戒》 

 

   李安导演有着一副典型的中国儒生形象,外表温文尔雅、不事张扬,他的作品往往是在缓缓铺垫一种淡定的、内敛的氛围,却从不缺乏对戏剧冲突的制造,含蓄的外表下的矛盾冲突当然是他想要表现的实质。李安的最大优势就在这,也是他中西合璧观念的最大优点,这样让他兼具了东方的理性、沉敛以及西方的感性和释放的力量。

   举个例子,贾樟柯的电影是典型的本土式的现实主义风格,可能跟山西人在粗犷的生活状态有关系,他的电影是拒绝诗化的,是土旧的、基层的,也因此保证了他讲故事的真实性和现实性,所以看起来他的电影会显得冗长,是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这就是东方内敛含蓄的一种相对极端的表现。生于台湾,受亚热带气候滋润的李安也同样具备这种东方含蓄,只是会缓和许多,更富有人情味道的风情,这样一来他的电影风格也更偏向于人表象下东西,在理性和中国千年以来礼数包裹下的东西。

   西方人所擅长的对人挖掘式的探讨被李安用来嵌套在中国式的思维里,这也得益于他在美国受教育的经历。他的电影中没有一针见血的露骨剖析,但相对于一般中国人的思维还是带有庖丁解牛时分筋错骨的游刃有余,缓缓的拔去外皮解放内部。李安在创作理念上的西学东渐确实给中国人带来了一些未曾看到的,想看到的却羞于看到的,典型的就是人们对《色,戒》的态度。我也并不觉得李安这么做事在恶意拓宽中国人的道德底线范围,相反他是在解放中国人给自己加上的枷锁,中国人胡乱的禁忌也算是一种民族的劣根性吧,对于这点他早在《喜宴》中就讽刺过了,李安客串的喜宴宾客在热闹的有些夸张的婚礼中对外国人解释道:“看,这就是中国人五千年性压抑的后果。”

   这样看来,李安身上所具备的素质在华语电影界看来是无法取代的,他所具备的两种力量既有坚守传承,又有解放革新。

 

文化间的冲突与和解

'父亲三部曲

《推手》

《喜宴》

《饮食男女》

  李安的早期作品中表现出对传统文化内部与外部间冲突的渴望是很强烈的。三部作品被命名为父亲三部曲也是有用意的。父亲与子嗣的关系像是中国大陆与台湾岛的关系,可以看出片子的子女大多数是国外发展的精英人士,大陆的传统文化-台湾生存环境、文化氛围的差异-海外意识形态的分歧使得影片中的中国人似乎存在这一种与家庭和国家的疏离感,而父亲的角色则起到了一种联系整合的纽带作用。在家庭的维系和文化的联系方面父亲表现的持重、有智慧,同时也存在着对迟暮之年的老父难以为继的无力感的慨叹,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台湾已故演员郎雄的表演的确很到位。

  《推手》讲述的是父亲被儿子从北京接到美国,与外国儿媳在生活习性上有诸多差异,屡屡不如意反生寄人篱下之感。李安在选取了中国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功夫,个人认为作为处女作矛盾冲突不够充分,外国儿媳的角度显得比较单一。结尾中国老人的太极拳夸张的有点过了,中国与西方文化冲突的和解要依靠kongfu的神乎其神?我想也不尽然。这也是一种比较简单讨巧的和解方式,也算是李安的初步尝试。在这之后也出现了《刮痧》等同类型反映文化差异的电影。

   接下来的《喜宴》就显得更成熟了,整体下来也是很成功的涵盖了文化差异和家庭矛盾。前部分的喜剧成分还是很搞笑的,背后隐藏的文化冲突,家庭成员间的冲突确是凝重的。作为封建大家长的爸爸还是很有大智慧的,结尾的反转给故事锦上添花。这也是李安第一次涉及同性恋题材并巧妙地和中国传统的婚嫁文化联系在一起。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孟礼数虽然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但人家孔夫子也早就肯定了人的这两大基本欲望。在《饮食男女》中,饮食之于食欲似乎表现在饮食对于家庭的维系作用,如片中家中的决定都是在饭桌前宣布的,厨师父亲一个人辛苦带大三个女儿,每天都会筹备一桌丰盛的美食。但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面临恋爱婚嫁,男女关系摆在眼前又更为迫在眉睫 。男女之于性欲,从三个女儿身上都有所表现,如大女儿保守外表下的扭曲渴望。影片的氛围让我联想到《秋刀鱼之味》,却又不同于小津一直到底的悲凉。因为影片的结尾父亲曝光了自己的一段黄昏恋情,这个一直隐藏的线索的出现表明,男女关系存在的必要可能,年迈的父亲也在美食爱好之外也是需要男女情感关照的。李安的意图是明确人欲的存在,至于怎么把握还是孔子说的“发乎情止乎礼”了。


 

 

 

含蓄的爱

《断背山》

   整个断背山的故事就是一首噙着泪唱完的抒情挽歌,我之所以喜欢这部片子,就是他的煽情而不滥情,含蓄的爱恰到好处的一点点流露。片中的两件衬衫都是大家记忆犹新的,而两件衬衫间隐藏了一个小细节尤为值得称赞。杰克去世后,恩尼斯在整理旧物时发现了他当年私藏的那件带血的白衬衫,杰克用自己的蓝色牛仔衬衫盖在白衬衫上面意味着他愿意永远保护安尼斯。后来安尼斯将两件衣服的顺序调换了,并在结尾含泪说了句“i swear”,至此影片的情感浓度被李安调的恰到好处,之间导演曾把很大一部分篇幅放在了两个人各自冗长的婚姻生活上,也正是两个牛仔在十几年间断断续续的爱,绝大部分时间两个人都是要面对没有对方的孤寂状态,一直被压抑的感情在结尾处的释放使影片的感染力剧增,这就是李安对含蓄感情的驾驭能力和表达能力。

    两位演员的表演也同样到位:希斯?莱杰压低帽檐下那双略带羞怯的眼神,在含泪时杀伤力很大,杰克?吉伦希尔的喜怒哀乐则更为大开大合。这对牛仔同志,时常以相互捶击,扭打作为表达感情的方式,他们斗牛式的拥抱也与普通两人间的爱抚相比充满了爆发力。在断背山之前你一定没见过如此强用力饱含感情的拥抱亲吻。 


理性当头一把刀

《色,戒》

  一说起色戒,好像除了梁汤的那段回形针以外就没有别的了,这两个字似乎成了色情的代名词。对此我只能笑诸君肤浅了,正是这种肤浅忽略了导演的创作意图,忽略了一部电影的价值。

  《色,戒》之间是有一个逗号的。李安说“色是感性,戒是理性”,感情与理性的碰撞也正是李安电影中含蓄与冲突并存的表现。可以说李安在这个故事中侧重讲的是感性主导下的人性,女特务王佳芝不需要有什么宣传道德的义务,她只是在乱世中作为一个有情感的女人而存在。西方人对电影热可,把金狮奖给了李安,中国人不太认可,我认为是一种道德上的绑架,人们强求导演或作者宣扬主流价值观,这是一种僭越的行为。

   我原来说王佳芝这个角色正想太宰治所说的人间失格。王佳芝做为女特务已逐渐的不再是人而成了工具,转个弯想下易先生又何偿不是。他俩的痛苦就是人间失格吧。而我们该为女孩找回为人的资格而高兴吗,她实际已是汉奸了呀。而特务头子动了情是人性的回归呢还是为反动派唱赞歌?妙就妙在这里。民族大义不会直接的填补一个弱女子情感上的空虚,而她自身也已在这行为中沦为了工具。那么理性的失守也就具备了合理性。如果说王佳芝沉湎与色欲不能自拔是不合理的,那么民族大义就合理了吗,它让良家女子献身诱惑汉奸这行为就合理吗?

  其实《色,戒》中正义与邪恶都不是纯粹的,在那个时代人已不再是健全人。而当人一旦回归为人后便是一种人性的胜利,片中王佳芝泄密后明知自己难逃一死,她坐在洋车上时却响起了温和的音乐,转动的纸风车似乎无限美好,至此可以说她解脱了。

  正义为寻回自身价值的沦落和罪恶一方的真情流露的矛盾杂糅正是这个故事令人称妙之处。色与戒二字正好组成了一个不完美的纯粹的人,但起码也是不枉为人一次了。


 

玉娇龙:武侠中的西方化人物

 

《卧虎藏龙》

  针对《卧虎藏龙》,贾樟柯说李安生产大众消费。卧虎藏龙的出现确实直接影响了中国大片的发展,但真正大众消费的生产者似乎是张氏的《英雄》,陈氏的《无极》,冯氏的《夜宴》等等。

   《卧虎藏龙》是王度庐的鹤铁五部曲之一,每一部都又相互传承关系,讲的是一代代江湖儿女的成长。影片中塑造了两组形象,一组是李慕白和俞秀莲,一组是玉娇龙和罗小虎。当时的章子怡初生牛犊,演一个娇蛮女还是很有冲劲的。

   

  很明显前者是传统型的但同时也肯定了突破内敛,表达真爱的可能性;玉娇龙和罗小虎则体现了西方的自由态度。一向蛮横的玉娇龙其实一直是处于闯祸状态,一直行走在冒险的路上,原因就是想脱离八旗子弟的婚姻去新疆找马贼过一辈子,而作为江湖正派武林名士的李慕白和俞秀莲一直在约束劝导她,这就是片中两个主要的冲突。

  

    作为一部中国式的武侠电影,其中的设定都很考究,配合大气的摄影和精致的音乐,很有东方的韵味,故事方面是一个西方化的模式,李安再次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恰同学少年,大叔当年也很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