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体会说话:当好自己的保健医生【三】

 松柏林光139 2013-03-19

 第三章 潜伏在经络上的疾病

    人体内外表里是一个统一体,内部的疾病可以从外部反映出来,脏腑的异常可以表露于经络。也可以说,脏腑的疾病常常潜伏于经络

第一节 三焦经 (1)


    人体内外表里是一个统一体,内部的疾病可以从外部反映出来,脏腑的异常可以表露于经络。也可以说,脏腑的疾病常常潜伏于经络。这经就是神经,这络就是一段神经流通的管辖区。经起主导作用,经通络必通,经塞络必塞。从医理上讲,神经不会再生,而是取决于一个“通”字。各种病症都是经不通络区产生的反应。所以说,局部的病变和整体的疾患皆可互为影响,疾病的信息能够互相沟通。了解潜伏在经络上的疾病,是为了更好地懂得自己的身体发给我们的信号,让人体自身发挥预警的作用。这样我们才能应用经络克服滞留在我们体内的疾病,保养好我们自己,使我们成为健康的主宰。
    春天来临,诗人绿野与十几位文友一起去郊外春游,同坐在一辆面包车上。可能是山路不平,车颠簸得很厉害,同行的一位写散文的女孩突然腰痛得坐不住了,大家赶紧叫司机把车停下。这位女士曾因腰椎三度滑脱,今天突然旧病复发,急得大家不知所措,纷纷把目光投向绿野。绿野不仅诗写得好,而且书也看得很杂,对中医知识也懂得不少,尤其对经络,很有一番研究。用什么经络穴位能通到腰椎去呢?
    突然,《难经》当中的一句话“三焦,己气之别使”在他脑中一闪:元气乃命门所发,而命穴正在腰椎位置。当下他取三焦经的原穴“阳池”并在其周围寻找痛点,去除隐藏在这里的疾病。在两个手背找最痛点进行按揉,过了几分钟,她的腰就一点也不痛了。绿野说这种手法只是应急,并不能除根。但那天,这小小的三焦却了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可以尽兴游玩了。
    这件事给那位女孩留下很深的印象,使她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其实,人的身体在这边生出病来,身体的那边已经知道了,这真是神奇的事情呀,回来后,她感慨万端,还专门为这事写了一篇文章。
    我们通常说“五脏六腑”,五脏大家都知道:心、肝、脾、肺、肾。那么五脏之外的六腑是什么呢?这就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我们的五脏六腑都像一个容器,且时满时空,就像我们的胃肠,被食物填满又排空,周而复始。三焦就是装载全部脏腑的大容器,也就是整个人的体腔。古人将三焦分为三部分--上焦、中焦、下焦。上焦司心肺,中焦司脾胃,下焦司肾、膀胱、大小肠。
    

第一节 三焦经 (2)


    一、三焦的功用和分布
    那么,三焦有什么功能呢?它就像是一支军队的统帅、一部电影的导演、一个工程的总指挥、一个协会的主席。它使得各个脏腑间能够相互合作,步调一致,同心同德地为身体服务。对于它的具体形状,从古至今就争论不休,现代有的医家将它与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组织间隙、微循环等划在一起,但三焦的实际功用远不止这些。简而言之,三焦有两大主要功用--
    1.通调水道。
    《内经·灵枢篇》上说:“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可见,三焦是负责通调水道的,如果三焦发生病变,就会肚中有气小便不畅。
    2.运化水谷。
    明代医典《医学发明》中说:“水谷往来,皆待此以通达。”“焦”通“憔”,乃引火之物,有火才可腐熟食物。三焦之功能如此强大,理应在治疗上屡建奇功,但实际远非如此,因为大多数医生对三焦的概念、功用模糊不明,很少有人去探究它的真谛,只是停留在对传统医学注释的浅显理解上。
    〖TP图二.tif,BP〗
    让我们看一下三焦的分布路线,这有助于了解它与疾病的关系,三焦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中间,还有肩部和侧头部。它的循行路线是:从无名指末端开始,沿上肢外侧中心线行至肩,在第七颈椎处交会,向前进入缺盆,络于心包,通过膈肌。其支脉从胸上行,出于缺盆,上走颈外侧,从耳下绕到耳后,经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到面颊,直达眼眶之下。另一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部,到达外眼角。
    可以这样说,三焦经就是手臂外侧靠无名指那一条线,它也叫“耳脉”,因为这条经绕着耳朵转一大圈,所以耳朵的疾患可以说是通治了,比如耳聋、耳鸣、耳痛都可刺激这个穴位,大有缓解之效。敲的时候也是必须有酸痛的感觉才行,这样,不仅能调节全身体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还能刺激大脑皮层,放松神经,改善头痛、目痛、咽喉痛、出汗等身体不适之症。
    

第一节 三焦经 (3)


    三焦经的终止点叫丝竹空,正好在我们长鱼尾纹的地方。很多女孩这里最易长斑,所以刺激三焦经可以防止长斑和鱼尾纹。这条经从脖子侧后方下行至肩膀小肠经的前面,所以还可以和小肠经合治肩膀痛。三焦保健还治疗颈部淋巴结炎、甲状腺肿等颈部疾病。由于顺肩膀而下行到臂后侧,所以又可治疗肩周炎。
    此外,还有很多病痛潜在三焦经上,只要你发现了身体上这个无言的密码,对它进行正确的应用,就会起到你意想不到的功效呢!例如掐中渚穴可以治小腿抽筋,掐支沟穴可以治胁痛岔气,掐液门穴可以治口干咽痛。
    王菲是一个一紧张就胸闷的女孩,她平时看书、看报、看电视,都会莫名地胸闷憋气。厉害的时候,胸口就像上了铁箍,喘息不得。经过西医多少次体检也没查出一点毛病,都认为她是神经太紧张了!有一次,她与朋友玩扑克,朋友无意用拳头捶了她的胳膊一下,原本是玩笑之举,她却痛得不得了,捂着肩膀直叫疼:“轻点成吗,昨天的武侠片看出门道来了,想在我身上练点穴不成!”其实对方根本没用力,大家也觉得她大惊小怪,不就敲了一下胳膊嘛,哪至于这样?可看她又不像是故作姿态。那朋友觉得奇了,因为她父亲是一个中医,略懂一些经络,她觉得王菲的三焦经上肯定隐藏着什么疾病,暗里决定要给她治一治,于是又用手按了按她的伤处,她疼得直咧嘴,但接着又乐了:“好姐姐,你真神了!刚才还胸闷得很,经你这一打,倒痛快了。”边说边自己按摩起被敲疼的那块肌肉,胸闷很快就完全消失了。
    二、三焦经的保养
    三焦经既然这么神奇,我们该怎么应用它进行保健呢?
    第一,循经按揉或敲击。三焦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一个东西,我们怎么理解三焦经呢?其实,三焦经所治的这些病基本上都是经络循行所过的地方的一些病。三焦经是主枢,是门轴,不管是外面的东西要进去还是里面的东西要出来,都得经过门,都得转门轴,所以三焦经也能用在其他一些病的治疗和预防当中。我们在应用三焦经的时候,要注意一下时间问题。
    什么时候揉三焦经最好呢?三焦经的气血在亥时达到顶峰,也就是晚上9点~11点,这时候不管是工作还是休息的人都会犯困,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按揉三焦经,对全身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第二,重点穴位的按揉。三焦经在针灸临床上的应用一般以治疗发热、外感风寒或者面瘫以及耳聋耳鸣等比较常见。在自我保健中的应用不及临床上那么多和广,大家只要掌握常用的几个重点穴位,如支沟、肩髎、翳风、耳门等就可以了。
    当然了,学习经络可深可浅,虽不能登堂入室去探宝,咱们顺藤摸瓜去摘些果子,总能得到收获。请注意观察一下你出现症状的位置,看它是发生在哪条经络循行的路线上,你只要刺激这条经络上的相关穴位,就能改善你的症状。

第二节 膀胱经 (1)


    在秋冬交替之际,赵阿姨最爱犯感冒,一犯就是好几天,有时一星期也好不了。这时,她全身上下最明显的症状是打喷嚏,流鼻水,好不难受。严重时喉咙痛,说话声音沙哑,有时还出现后脑的胀痛和后颈酸痛。好在她同事的丈夫是个中医,有一天告诉她一个绝招,让她在膀胱经上按摩和刮痧。这方法还真奏效,按赵姨的话说,“真是立竿见影,不一会儿就感觉清爽很多”。
    膀胱经至关重要,它是查看体内淤积毒素程度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臂下殷门穴至委中穴这段,若此处畅通,则癌症难成,恶疾不生。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的睛明穴,止于足小趾尖的至阴穴,循行经过头、颈、背部、腿、足部,左右对称,每侧67个穴位,是十四经中穴位最多的一条经。共有一条主线,三条分支。
    经脉循行: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的睛明穴,上前额在头顶交会。头顶部的支脉:从头顶到达耳上角。头顶的直行的经脉: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会出来分开向下行于颈后,沿着肩胛骨内侧,挟着脊柱,直抵腰际,从脊柱两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于肾,属于膀胱的范畴。
    〖TP图三.tif,BP#〗
    腰部的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窝中。后项的支脉:通过肩胛骨的内缘直下,经过臀部向下行,沿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窝中,从此向下经过小腿后侧。出外踝的后面,沿着第五跖骨至小趾外侧端,与足少阴肾经相接。
    

第二节 膀胱经 (2)


    《黄帝内经》上这样说:膀胱经有问题的人会发冷,穿厚衣服也觉得寒冷,而且流鼻涕,头痛,项背疼痛僵硬;眼珠疼痛得好像要掉出来,颈项好像被人拉拔一样难受,腰疼痛得好像要折断一样,膝弯部位好像结扎一样不能弯曲,小腿肚也疼得像撕裂一样,股关节屈伸不灵活;癫痫、狂证、痔疮都发作了;而膀胱经所经过的部位都会疼痛。
    膀胱经大部在背后,一般情况下自己摸不着。所以,你只能找一个类似擀面杖的东西放在背部,上下滚动以刺激相关腧穴,疏通经气,同时还能对整个背部的肌肉等软组织进行放松。
    当然,在背部脊柱两旁进行走罐是最好的,这对感冒、失眠、背部酸痛疗效甚好。尤其是失眠,效果更为明显。还有头部,循经进行轻揉或者用手像梳头似的进行刺激,对头昏脑涨都可缓解。
    光对背部和头部按揉梳理不行,还要对腿部的循行进行按揉才行,因为膀胱经的循行深层解剖有坐骨神经,所以沿经进行按揉(当然要加力,因为大腿的肌肉很丰厚),坐骨神经痛和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所致的腿部疼痛、麻木等症状,才能得到最有效的缓解。
    有一个女孩,才有八九岁的样子,有一天突然发烧、咳嗽、咯黄痰,在西医那里打针输液都不管用,家长很着急,请了一个中医来看。中医发现那小孩很奇怪,她咳嗽时,家长帮她拍背,她老躲开。于是他撩起孩子后背的衣服一看,在右侧膀胱经的肺腧穴上鼓出来一个小结节,一碰那小结节,她就疼得又躲又叫。后来中医就帮她推后背的膀胱经,推得后背微微发红、身体微微出汗后,再按揉那小结节,先轻后重,直到把它揉开。第二天,小孩烧退了,咳嗽也轻了。最后中医嘱咐她喝粥调理,注意保暖和休息,几天后她就痊愈了。
    膀胱经既然这么重要,那什么时候刺激膀胱经最好呢?足太阳膀胱经的气血申时最旺,即下午3点~5点,这时如果能按摩一下,把气血给疏通了,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第三节 心经 (1)


    赵婶从小就有一个毛病,就是一遇到大事儿,心里就发慌,严重时会达到昏厥的状态。这对她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一天,赵婶刚从农贸市场买菜回来,遇见了一伙刚从学校放学回来的学生。其中一个是邻居老白的孩子。这孩子告诉她,她那个不省心的儿子又跟同学打架了,而且把人家打坏了。赵婶听了这话,愣怔一瞬,立刻觉得天旋地转起来。伴随着心慌与恶心的感觉,一下进入半休克状态。这可把周围的人吓坏了,这时过来一个人,在她手心的一个穴位上按掐了一会儿,这是个通往心经的穴位,不到两分钟赵婶便苏醒过来。等众人将她搀回家后,儿子也回来了。其实她儿子并没有跟人打架,只是那个不知情的邻居的儿子误传而已。
    现在咱们来谈谈心经,这条经络穴位很少,但价值很大。
    手少阴心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后缘,属于心,而中医讲“心主神”,“神”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精神”。比如失眠在中医上讲就是“心神不守”,也就是说神本来到了晚上该上床休息了,但是它一直停不下脚来,还在外面跑,你说它能睡着才怪呢。
    手少阴心经:从心中开始,出来属于心脏的系带(心系),下过膈肌,络于小肠。
    上行支脉:从心脏的系带向上,挟食道旁,联结于眼与脑相连的系带。
    外行主干:从心系上行至肺,向下出于腋下,沿上臂内侧后缘,走手太阴、手厥阴之后,向下到肘内,沿前臂内侧后缘,到腕后豌豆骨部进入手掌内后边,沿小指的桡侧出于末端,接手太阳小肠经。
    心经异常说明什么呢?中医典籍里说,心经异常的人会出现胸闷、疼痛、咽干、口渴、眼睛发黄、胁痛、手臂阴面靠小指侧那条线疼痛或麻木、手心热等症状。所以,循经按揉心经上的穴位可以放松上臂肌肉,疏通本经的经气,点揉和弹拨重点穴位还可以预防冠心病、肺心病。此外,如有颈椎病压迫神经所导致的上肢麻木,困扰人的失眠等,按揉此处也能得到改善。
    

第三节 心经 (2)


    正常的敲心经感觉是,敲小臂时有酸痛感,敲大臂时有电麻感。只要有这样的感觉,就会有明显的效果。
    手心上有两个重要的穴位值得一提,第一个叫劳宫穴。为什么叫劳宫穴呢,就是劳累了以后到宫殿里去休息。这是一个补养心脏的穴位,且补养的速度极快。
    有一天,有一个病人请人为他刮痧,刮着刮着,病人突然感到心慌、恶心,随即就进入了半休克状态,他家里的人慌作一团。幸亏刮痧者懂得一些经络,连忙掐按他的劳宫穴,不到两分钟他便醒过来,并对刮痧者说,他有一种像是睡了三个小时的舒服感觉,一下子就又有了精神。劳宫穴的功效还远远不止这些。参加面试或者是在其他重要的场合,有的人会紧张得手心出汗、心跳过速,这时你不妨按按劳宫穴。转瞬间,你就会找回从容镇定的感觉。
    在心经上,有些穴位是专病专穴,是其他的穴位无法取代的。比如说处于腕横纹上10厘米处的郄门穴,它对于防治心绞痛疗效神奇。
    〖TP图四.tif,BP〗
    有一年冬天,天气较冷,有一个小男孩急慌慌地来敲一位老中医家的大门,说他的奶奶突然坐在地上起不来了。老中医赶过去一看,只见80多岁的刘大娘脸色煞白,头上大汗淋漓,右手捂着胸口,斜靠在墙角的地上,话都说不出来了。见此情形,老中医料定是她的心绞痛犯了,便左手按住她的郄门穴,右手攥住她的左手掌进行顺时针旋转。一分钟的光景,刘大娘长出一口气,四肢也由冰凉逐渐转暖;过了几分钟,老中医扶着老人上床休息,此时她已谈笑风生,说中医按住她的穴位时,她感到有一股热流由左臂涌入前胸,心里立即不再发紧,一下子松绑了。
    郄门穴穴位较深,自己按摩时可用右手拇指用力按住此穴,同时左手腕做顺时针旋转。这时此穴就会有较为明显的感觉。再一点提醒大家的是,不要等到发病时才想起去按摩,有道是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那时你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还是平日就揉一揉,这样才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另外,在心经上治冠心病、肺心病的名穴是天泉,天泉在腋窝顶点,当上臂外展时,腋窝中部有动脉搏动处即是此穴。天泉在自我保健中主要用于防治三个方面的疾病:冠心病和肺心病的预防治疗及颈椎病所致的上肢麻木,此外,还可以用于心绞痛发病时的辅助治疗。主要的操作都是弹拨穴位,也就是先用手指点按在穴位上,稍微加力至有点酸胀等感觉为止,然后向旁边拨动,注意拨动时手指的力不要减。一般会有麻感顺着手臂向下传导直到手指。
    最后,我们要明白按揉心经的最好时间在午时,即11点~13点,因为在这个时间里心经最旺,这个时候人的阳气达到最盛,然后就开始向阴转化,阴气开始上升。

第四节 脾经 (1)


    汪先生是某公司员工,体检没有什么大毛病,也比较能吃,但是胃不太好,冬天会有胃的反应,关键是人比较消瘦,怎么吃都不能结实增重,还有一个问题是他大便不畅,这使他心里非常焦急。另外,在公司上班经常午饭、晚饭都在外吃,油水肯定没有家里干净,这也是他患胃病与大便不畅的一个原因。有一天他问医生:“如何养胃,如何才能使大便通畅起来?”医生说:“生枣通气能便,干枣养气通便,平时你要多吃这些东西。除此之外,你还要按摩脾经上的阴陵泉和三阴交这两个穴位,这样你的肠胃很快就会通畅起来。”汪先生听从了医生的叮嘱,不几天他便干的毛病就好了,饭量增多,人也渐渐胖起来。
    脾胃是人体的能量之源头,脾胃不好,和家电没电啥都不干了一样!
    脾胃管着能量的吸收和分配,脾胃不好,人体电能就乏,电压低。很多费电的器官都要省电,导致代谢减慢,工作效率降低或干脆临时停工,这样五脏六腑都不能好好工作,短期还可以用蓄电池的能源,透支肝火,长期下去就不够用了,疾病就出来了。由此看来,养好后天的脾胃(发电厂)有多么重要!
    〖TP图五.tif,BP〗
    脾经是阴经,跟脏腑联系最密切,而当其不通(气血异常)时,人的身体的大脚趾内侧、脚内缘、小腿、膝盖或者大腿内侧、腹股沟等经络路线上会出现发冷、酸、胀、麻、疼痛等不适感。因为脾跟血液相关,所以脾虚经常会引起小腹、腹股沟、大腿内侧等部位放射性痛。
    赵二是一个生意人,本来就有病,可还是每日应酬不断。有一天,隔壁的张大夫到了他家,只见他弓着身子,跪卧在沙发上,用拳头顶着腹部,已经是满头大汗了。他这患的是急性胰腺炎。大概摸了一下他的脉,浮大而不空,急滑而不乱,断无出血的危险征兆,于是张大夫心里才稍稍平静了些。取出一寸毫针,在他按痛明显的左脾腧(膀胱经穴)、右胆腧刺入捻转。一分钟后赵二长出了一口气,直起腰,正坐在沙发上,仍然用拳头顶着腹部,有气无力地说了声:“后背好点了。”大夫蹲下身,隔着睡裤,在他脾经的地机穴用力点掐了一下,他疼得大叫:“我的大夫啊,轻一点,老弟有些受不了了!”大夫笑着说道:“这叫引血下行,你现在肚子还疼吗?”赵二按按肚子,笑了:“哎,是好多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第四节 脾经 (2)


    张大夫反复按揉脾经“阴陵泉”到“商丘”这一段,将最痛点的痛分散到其他几个穴位,揉了足有20分钟,小腿上脾经的穴位都不痛了,这时这位老弟已经坐直了身子,和张大夫开起了玩笑。“老兄,你这变戏法呢,我这疼都哪儿去了?”大夫开玩笑地说:“你去问问你身上的脾经吧,它才是治你病的大夫呢。”赵二说:“什么脾经不脾经,咱不知道。我就相信你这个大夫。我还以为我今天不会活着出去了,这一下我又能陪我的客户打麻将了。”张大夫说:“这人身上的脾经需要你好好养着呢,你天天喝酒那可不行。”赵二说:“老兄,你是不知道,我们生意人最辛苦,每张订单都是在酒桌上签的呀。”
    此时,赵二有说有笑,已经看不出丝毫发病的迹象了。
    俗话说“十人九胃”,人人的脾胃都免不了生病,那么如何使用人体的脾经来保健呢?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尤其是少吃油腻的食物,这样能保证脾经不超负荷运转,礼尚往来,它也会回报你以健康的身体。
    其次,思则气结,思伤脾。思虑过度连累了脾,会使其方寸大乱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这时人的身体就会出现食欲不振、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胃部疼痛等现象,正所谓“思虑伤脾还不悔,最终消得人憔悴”。这时除了注意调整情绪,还要每天花几分钟时间按摩几下重点穴位,这样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江明明是一位高中生,在县城的一所中学就读,他年纪轻轻就落下一个毛病,就是时时闹胃痛,吃了不少药,受了不少罪,但也没有治好。某日,一位来自中医世家的同学告诉他掐虎口(合谷)。这位同学又说:“合谷穴属于十二经络中的手阳明大肠经,与脾经相通,按中医理论,胃痛可以按压合谷,我小的时候肠胃不好,父亲这办法也常用在我身上。”江明明起初不信,后来实在疼得没办法,试着掐了掐,大约十分钟左右就不疼了。从这以后,他有事没事,想起就掐掐(没定时定量),从那以后就很少犯这个毛病了。现在两年过去了,他胃痛的毛病再没犯过。
    可见这经络的神奇!
    那什么时候按揉脾经最好呢?脾经旺在巳时,即上午9点~11点,人体的阳气正处于上升期,这时疏通脾经就能起到很好的平衡阴阳的作用。
    小贴士:腹胀、食欲不佳找太白
    从五行上看,脾属土,所以脾经又称土经,作为脾经上的穴位太白也属土。太白在脚的内侧,大脚趾骨节后下方凹陷处,脚背脚底交界的地方。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按揉或者艾灸此穴可以补脾,对脾虚症例如全身乏力、食欲不佳、腹胀、大便稀等脏腑病有很好的作用,亦可以补后天之本,使你的体质增强。
    

第五节 肺经 (1)


    冬天到了,气候寒冷了,张老汉的老毛病咳嗽又找上门来了。其实,咳嗽本不是坏事,它是身体的一种自然保护。通过咳嗽,可以排出肺中痰浊,但久咳就要伤肺了,要及早治疗。张先生咳嗽已经半月了,他实在挨不下去了,便到邻村的药店里抓药。一出村,碰上了本村的“土医”老刘,老刘说:“这么一点小事,还用花钱买药?”说着,让他递过胳膊来,在他的太渊穴与孔最穴之间揉捏了几分钟,张老汉的咳嗽症状就神奇般地减轻了。张老汉惊奇地说:“人说你有本事,你还真有一些本事呀。”“土医”说:“不是我有本事,是你的手腕上的穴道有本事,你得的咳嗽病,它早就知道了。”说完,两人相随着一道回了村。
    中医讲经络,总是离不开手太阴肺经的,人身上的很多疾病都是与肺经联系在一起的。
    人的气血在夜里寅时开始冲击肺经,所以此时若出现症状,我们通常要考虑到肺是不是有问题。有一个先生,每到冬季总是在凌晨燥热出汗,白天也冷得不行。一位中医诊断为风寒束表,心火内盛,是典型的“冰包火”。但其发病的根源是肺气不足,无力助心火以驱散风寒,必借寅时肺经气盛才能发汗解表。于是,中医给他开了一副益气汤补胃,将他的老病去掉了。
    《内经》上说肺是“相傅之官”,就是宰相,相当于总理。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可是在实际治疗应用方面,大多数人对肺经重视得并不够,通常局限在感冒、咳喘上面。
    其实肺经的功效是很大的,它上可疏解肝经的郁结,中可运化脘腹之湿浊,下可补肾中之亏虚,岂是一个咳喘可以代表了的?即使是咳喘症,也很少是由肺经直接引发,多是其他脏腑波及。由肝火引起的叫“木火刑金”,祛肝火就行;由肾虚引起的叫“肾不纳气”,补肾气就见效;由脾虚引起的叫“痰湿蕴肺”,健脾祛湿最好。还有外感咳嗽,多由风寒引起,那就赶走膀胱经的寒气吧。通常咳喘的病总是迁延,其实多是因见肺治肺,有痰化痰,宣来降去,不治根本的结果。
    

第五节 肺经 (2)


    《内经》上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这真是金玉良言,这是说气虚的培补、气逆的顺调、浊气的排放、清气的灌溉,都可以通过调节肺的功能来实现。《内经》中还说:“肺主宣发肃降,肺是水上之源,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诸气愤郁,皆属于肺,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奄体合皮毛,在窍为鬼。”古人不但给我们讲述了肺的功效,还告诉了我们具体的治疗办法。倘若你忧郁很久了,郁结之气难以排解,从哪里宣发呀?有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与她的老伴生气吵嘴,又遭遇风寒,造成胁肋疼痛,医院给她开了舒肝止痛丸,可是吃完药胁痛不但没好,还咳嗽上了。有一位老中医用取嚏法,她连打了十来个喷嚏,头部微微出了些汗,胁肋的疼痛当时就减轻了。老中医说:“既然有了咳嗽症状,就吃点通宣理肺丸将痰排出才好。”于是她先后吃了4颗通宣理肺丸。只一天的工夫,咳嗽、胁痛就都治愈了。
    其实,肺经的功用不止这些,因为它和肺、大肠、喉咙等器官的联系相当密切,只有保证了肺经的畅通,这些相关器官的功能才能得到保证。肺经不通时,人的身体会出现以下这些毛病,这尤其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1)外经病:沿肺经循行路线上的麻木、疼痛、发冷、酸胀等异常感觉,一般出现在锁骨窝、上臂、前臂内侧上缘。
    (2)脏腑病:本经经气异常会出现胸闷、咳嗽、气喘、气短、心烦不安等症状;又因为肺与口鼻相通,其症状是鼻塞、感冒、流涕等。
    手臂阴面靠拇指的那条线就是肺经,平时敲稍有酸痛感。如果某一天你敲它,发现酸痛难忍,那是肺经在说话了,它要告诉你:你快得感冒了。那你就要加强敲,一天多敲几次,有时间就敲肺经,直到没有酸痛难忍的感觉了,就说明肺经已经帮你把感冒病菌除掉了。
    (3)皮肤病:由于肺经与皮肤的联系,肺经经气异常也会导致皮肤的改变:过敏性皮肤病、色斑、无光泽等。

第五节 肺经 (3)


    肺经上有几个穴位尤其要注意,它们可是肺脏健康的晴雨表。这个晴雨表就是--中府穴、尺泽穴和孔最穴。
    〖TP图六.tif,BP#〗
    中府穴是肺的募穴,位于锁骨下窝下一寸,距正中线六寸(夹紧上肢时,大约与腋下对齐)的地方,即肺脏气血直接输注的地方,肺的情况都能从这里反映出来。那些咳嗽、气喘、胸痛的肺结核和支气管哮喘的人,按摩中府穴对克服这些症状有很大的疗效。又因为此穴是手、足太阴之会,故又能健脾,治疗腹胀、肩背痛等病。但中府穴下方肌肉偏薄,日常保健建议不要使太大的劲,稍稍施力按揉1~2分钟就行。曾经有一位喜欢健身的先生因为练扩胸拉伤了肌肉,选的就是中府穴,因为求“效”心切,用力过大,结果第二天他更疼了。当时医生考虑刺激这个穴位并不是镇痛,而是要加快他身体自我恢复的过程,结果却适得其反。
    尺泽穴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处,这个肌腱在曲肘时很明显。尺泽穴与大肠经的曲泽穴位置相近,有泻热的作用。很多病症,如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及咽喉肿痛,都在这里有所反映。另外,尺泽穴跟肱肌腱相近,而肱二头肌的作用是曲肘,所以也可以用来治疗肘关节痉挛。注意:此处按压力度要大,才能有好的效果。
    孔最穴在前臂掌面桡侧(大拇指方向),在尺泽与太渊(腕部动脉搏动处)联机上,腕横纹上七寸(手腕至肘共十二寸,按比例取穴)。孔最是手太阴肺经的郄穴。郄穴一般主治急症,急性出血性疾病的病人都在阴经的郄穴上有反映。根据肺经的循行,按摩本穴除了可以泻肺热,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外,对咳血、痔疮出血也有作用。
    我们光弄明白肺经的穴位还不行,要紧的是要掌握按摩肺经的最佳时间:肺经的经气旺在寅时,即在早上3点~5点,这段时间按摩最好。
    小贴士:小病小疾的治法--列缺
    人有时会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其实,大多数都是不经意感染风寒导致的,和鼻塞、流涕一样同属于感冒的症状,这时按揉列缺穴(三经交会穴),加上热敷或者艾灸效果会更好。
    列缺还有补肺肾阴虚的功能。它可以调节中老年人糖尿病、耳鸣、双目干涩等症。

第六节 肾经 (1)


    王东升已长成一个小伙子,他平时学习成绩好,考大学根本没问题。问题是他对上大学有一种恐惧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他有一个难言之隐,就是憋不住尿,甚至还有尿床的习惯,这给他的成长带来很大的烦恼,为此他很害怕过集体生活,很少与人交往。别人以为他很高傲,对他敬而远之。他为尿床的事曾吃了很多药,都无济于事。有一天,他偶然遇到一个老中医,号了脉之后,要他每天按揉左右的太溪穴10分钟。过了20天,他的遗尿症好了。他欣喜若狂,整个儿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感到生活到处充满阳光。
    肾经,是一条关乎一个人一生幸福的经络,若想提高生活质量,在身体上从温饱进入小康,那就必须把肾经锻炼强壮。肾是先天之本,也就是一个人生命的本钱,大多来自父母的遗传。人体的器官像一台机器,天天都在运转,是很容易磨损的;但是只要我们经常保养它,时时除垢润滑,那么我们仍然能够历久弥新。
    足少阴肾经上只有27个穴位,但却是与人体脏腑器官联系最多的一条经脉,它起于足底的涌泉穴,止于胸前的俞府穴,主要循行于下肢的内侧和躯干的前面。
    〖TP图七.tif,BP#〗
    具体循行路线如下:从足小指开始,斜向足心绕过踝关节内侧,进入足跟,向上经过小腿、腘窝内侧,沿着大腿内侧后缘,贯穿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浅出腹前,上行经过腹、胸部,终止于锁骨下缘,从贤通过肝和横隔,进入肺中,沿喉咙挟于舌根部。肺部支脉联络心脏,注入胸中。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联络心脏,在胸中和心包经相接。
    肾经不正常的人会出现哪些问题呢?面黑如炭,头晕目眩;气短暴喘,咳嗽咯血;肚子饿却不想吃东西,心胸痛,腰、脊、下肢无力或肌肉萎缩麻木,脚底热、痛;心烦,易惊,易恐,口热;舌干,咽肿。
    李大哥病了,恰好他的邻居是个出色的中医,就叫妻子请中医过去。中医问:“他近日可有什么症状?”李大哥的妻子说:“他总发低烧,喉肿痛,左肋胀痛,感觉饿却不想吃饭,心里老是七上八下,烦躁不安,昏昏的总想睡觉。昨天还去医院做了化验,指标都正常。”于是中医给病人搭脉,脉象较为平和,并没觉出有什么异常,问了大小便的情况,也都正常。中医正在低头思忖之际,这时他的妻子又说道:“他白天一天都没事儿,但只要一过下午5点钟,马上开始发烧。”这话引起了老中医的注意,下午5点~7点,这是肾经流注的时间,李大哥很可能是肾出了问题。于是,他又看看病人疼的位置,正是京门穴,这正是肾的募穴,结合他的症状,他更加相信了自己的判断,于是他建议李大哥去医院做一个透析,结果出来,才知是肾上长了个瘤子,李大哥当天就住院了。
    肾是先天之本,是我们身体的根基。我们要及早培补它,时时加以呵护,这样才能时时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第六节 肾经 (2)


    那么,该如何使用人体的肾经呢?
    1.沿经刺激。
    肾经与脏腑器官联系最多。沿经刺激,可以疏通众多经络的不平之气,对相联络的内脏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2.重点穴位。
    肾经的穴位比较复杂,在自我保健中颇受限制,而且保健时的量度和治疗需要的刺激量也不一样。所以,在自我保健中,应该以按揉穴位、循经按摩为主,常用的穴位有涌泉、太溪等。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也就是肾脏的元气所在,在针灸治疗学上讲,它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能。也就是说,对生殖系统、肾阴不足等症,腰痛和下肢功能不利等疾病,此穴都有疗效。
    太溪穴对各种咽喉炎都有效,尤其是那种常觉得咽喉干燥、肿痛的病症。按揉此穴位时,同时要做吞咽的动作,这是因为肾经的循行经过喉咙。
    按揉太溪穴对腰痛腰酸的效果特别好,刺激时,除了穴位要有酸胀感以外,还应该有麻电样的感觉向足底放散。另外,半身不遂、下肢活动功能不好的病人在家庭护理中也可以进行这样的操作。
    用太溪穴来治疗手脚冰冷也是极其有效的。被此症困扰的朋友,请务必在每天睡觉前刺激此穴。这样坚持几天,你手脚就有了温度,变得暖乎乎的了。
    涌泉穴出现在很多武侠小说里,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个名穴。涌泉的正确位置是在足底:正坐或者仰卧,翘足,在足底部,当足趾向下卷时在足前部的凹陷处,约相当于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联机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下面说说涌泉穴在人体治疗保健中的用法。
    第一,口腔溃疡。这个病很讨厌,也不是说大面积的溃破,但就是老也好不了,或者吃了抗生素什么的好了几天,但是一旦工作劳累或者情绪紧张、不好时就会卷土重来,还有一些女士每次例假前就开始犯病,这时不妨试一下涌泉穴贴敷法,将吴茱萸粉碎以后用醋调成糊状,贴在涌泉穴上,外面再用胶布固定,你肯定会觉得效果不错。
    第二,如果你有高血压,艾灸、贴敷此穴也行。如果采用艾灸的话要坚持每天至少一次,每次10~15分钟。灸过后喝点温开水,如果是穴位贴敷的话要买些中药,打成细粉然后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每天睡觉前贴敷在穴位上,两侧的穴位交替使用。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桃仁、杏仁、栀子、胡椒、糯米。
    第三,心绞痛。虽然提起心绞痛或者心脏病,有针灸常识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内关,但是我提醒大家一定不要忘记涌泉穴。因为位置的特殊性,它取穴没有内关方便,但效果是最好的。把中指屈曲,用指间关节去点,或者用笔什么的都行,只要加大刺激量就行。
    艾灸涌泉穴还能防治呼吸道疾病。中国的中医名家曾对此做过对比研究,艾灸涌泉穴20分钟,马上缓解。坚持一周,基本上不再复发。

第七节 督脉 (1)


    小白是搞IT的,看上去挺壮实的,不过这是留给别人的假象。最近,他总是睡眠不足,腰酸背痛,干什么都没有精神,他上医院检查了三次,大夫都说他没病。
    后来,他又去看中医。他跳动很弱的脉搏告知医生:眼前这位年轻人亏了气血,当他问小白是不是腰酸背疼时,小白对中医的诊断很惊讶。中医说:“这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你的督脉很弱,就像一个老头子的脉搏一样,根本不像一个小伙子的。”说着,中医用手沿着小白的督脉推搓一番,小白顿觉身体轻松了许多。回去以后,小白让妻子每天在自己的督脉上推拿,这样坚持了一个月,身上的不适全部消失。
    病好后,小白忍不住好奇,又找到那位中医询问:这督脉到底是个啥呀?
    中医给进门的小白沏了杯茶,然后一字一句地给他讲起来--
    督脉是总督,在这里最能展现人体的精、气、神,我们常说的“挺直你的脊梁”,就是展现我们的精神的意思。从字的表面含义上看,督脉的“督”字,有总督、督促的意义;从循行路线上看,督脉主要在背部,背为阳。这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古人所说的“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就是这个道理。督脉是阳之会,人本阳气借此宣发,是元气的通道。
    这督脉的功能可多了,可以概括为两点。其一,督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相交会,与各阳经都有联系,所以对全身阳经气血起调节作用。其二,它对脑髓与肾的功能有所反映。督脉行脊里,入络脑,又络肾,与脑、髓、肾关系密切,可反映脑、髓、肾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肾为先天之本,主髓通脑,主生殖,故脊强、厥冷及精冷不育等生殖系统疾患与督脉关系重大。脑是人的高级中枢,脊髓是低级中枢,而督脉的路线与脊髓有重复的地方。所以,督脉与人的神智、精神状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第七节 督脉 (2)


    小白听了中医的讲解,点头称是,深为祖国的中医叹服。
    那么,督脉异常的人易发生哪些疾病呢?
    督脉气血异常,人体主要发生的疾病是关于头脑、五官、脊髓及四肢的,如头风、头痛、头重、颈部发硬、头晕耳鸣、眼花、嗜睡、癫痫、腰背僵痛,还包括手足震颤、抽搐、麻木及中风。所以,神志不清时刺激督脉的穴位很有效,它可以使人苏醒过来。
    〖TP图八.tif,BP#〗
    督脉管理一身的阳气,推督脉就能温肾助阳,使人虚弱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
    有一天,一位在准备高考的高中生来到中医院,向一位从部队转业回来的中医求助,说他如果在早上6点前起床,就会连续打十几个喷嚏,无法控制,还影响同宿舍的人,但6点以后起床就不会打喷嚏,而且他平时手脚老是冰冷。那中医一听这话心里就有数了,知道他是督脉上出了问题了,就教他推督脉,让他把手往后伸,推腰部那一段,每天推十来分钟,推到身体发热就行了。过了十来天,他高兴地用手机给中医发了个短信致谢,说他即使6点前起床也不打喷嚏了,而且浑身也感觉有劲儿了。
    其实,打喷嚏在中医看来是身体生发阳气的反应。感冒的时候经常打喷嚏就是因为身体里的阳气被邪气封锁在里面出不来,于是便采用打喷嚏的方式来引发阳气,与邪气对抗。那上面的中学生为什么早起就打喷嚏呢?那是因为:晚上,阴气进入阳气时就入睡;早上太阳出来,阳气从阴气里出来就醒来。这个学生是阳气虚的体质,太早起床阳气不愿意出来,所以身体要自发地打喷嚏,是催喊他的阳气赶快出来。
    有经验的中医遇见晕倒的人首先会掐人中穴。为什么是人中呢?这人中在哪条经脉上呢?原来这人中在“阳脉之海”的督脉上,正与“阴脉之海”任脉相对应。督脉主要循行于人体后正中线以及头正中线。就是顺着脊梁骨从下往上走,一直到嘴上。

第八节 有什么病敲什么经


    周六,吴洁与白雪一起到郊外旅游,来去都是坐的公交车。进入市郊的山区,车开得比较慢,没过多久,白雪就说头晕了。白雪一直有晕车的毛病,要换在以前,吴洁也不把这当一回事儿,因为晕车的人很多。不过自从接触中医经络学后,吴洁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并且还总结出很多的经验来。还没等吴洁动手,白雪就这样说道:“你不是经常对我说身体会说话吗,你看我现在的晕车该咋办?”吴洁知道治晕车的穴位很多,但有一个重要的穴位--阳陵泉,吴洁一直还没有用过。这是胆经上的一个穴位,虽然在公交车上按这里不是太方便,但她还是让白雪抬起腿来,试着揉了一下她的阳陵泉穴。最初白雪觉得痛不可触。按了半分钟左右她说舒服一些了,吴洁继续顺时针轻揉。5分钟之后,她说舒服多了。事后,白雪对吴洁说:“你这个敲经络治病,我是服了你了。”吴洁说:“是啊,那也不是瞎敲的,那得有什么病敲什么经。”
    当你有病的时候,看相关经络图并按它们的循行路线敲,很快就会神清气爽。每天只需花10分钟敲经络,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敲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感觉,有时有酸痛或者电击感,都是正常的经络反应。例如,当你感冒咳嗽时,你要敲的是肺经,就是手臂阴面靠拇指那条线。当你敲到某一点的时候,感觉特别酸痛,那就是穴位,多敲和按揉感觉越明显,疗效越好。
    〖TP图九.tif,BP#〗
    曾有过这样一个试验:冬天在一所小学里挑选两个学生健康状况相当的班级,一个班级每天在老师的指导下按揉足三里15分钟,与另一个不做的班级作对比,持续一个月。结果,没有按揉足三里的班级有一半以上学生患上了感冒,而每天敲经的那个班级仅有少数几人患上感冒。
    实践也证明,敲经络是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一把金钥匙,是一种不受环境与场地限制、简便易学、省时、行之有效、无任何副作用的健身防病治病的方法。特别是对那些体质虚弱的人和工作很累的人,最好一闲下手来就敲经络。
    敲经络适合于任何人群,如高血压病人要敲心经;冠心病就要敲心包经;糖尿病容易渴的就敲心经;吃得多饿得快的敲胃经;多尿则敲肾经。
    另外,在敲经络时,宁可在取穴时产生偏离也不能偏离经络循行的路线。因为穴位只是运行在经络线上的一个点,是气血聚集的地方,即使在取穴时稍稍偏离,但只要不错过经络,也可以刺激到经络的经气,起到应有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