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谈文理兼通的数学家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3-19

也谈文理兼通的数学家


  ■向隆万
  2013年1月26日《笔会》刊登叶扬先生的“坦尼尔与《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提到英国数学家多基森写“老少咸宜的文学经典”的故事。这里我想做一点补充。
  1862年7月4日牛津大学数学教师查尔斯·路德维基·多基森(Charles Lutwidge Dodgson)和好友罗宾逊·达克沃斯牧师(Robinson Duckworth)在牛津泛舟时,对牛津大学副校长亨利·林德尔(Henry Liddell)的三个女儿讲故事。这三个小姑娘分别是十三岁的罗莉娜(Lorina)、十岁的阿丽思(Alice)和八岁的爱迪思(Edith)。多基森边想边讲,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个小女孩奇遇的故事。三个女孩听得如痴如醉,特别是阿丽思请求多基森为她把故事写下来。回家后多基森精心构思,就以阿丽思作为主人公的名字撰写初稿。1865年长达十二章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正式出版,为区别他的数学论文,他将名字的拉丁词根颠倒,用路易斯·卡洛尔(Lewis Carroll)作为笔名。该书已译成九十七种文字,享誉世界。这个童话故事还无数次被搬上世界各国舞台;从1905年至2012年,以此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超过十八部!
  多基森是一位数学家,一生中他发表了许多数学论文。人们发现,他在《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这个童话故事中,居然融入了不少数学概念。比如第一章阿丽思想象蜡烛渐渐熄灭时,就反映出“极限”的概念;又如在第二章中出现了“非十进制运算”,“阿丽思说:我看到:四乘以五是十二”,这就是在十八进制中运算的结果。在其他章节中甚至有“整数环”、“非欧几何”和“数理逻辑”的初步思想,而这些领域在十九世纪中叶都是数学的前沿!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也吸引了许多成年人,当年维多利亚女王就极其赏识。据说她曾下懿旨,作者下一部著作必须让她首先御览;可是当她在1866年真正读到多基森的下一部著作时,不禁啼笑皆非,因为那是一篇数学论文 《行列式的压缩(Condensationof Determinants)》!
  其实,中国文理兼通的数学家也不乏其人。例如当代杰出的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教授(1902-2003),早在做研究生时,就发现四次(三阶)代数锥面,被学术界誉称为“苏锥面”;以后在“射影曲线论”、“射影曲面论”、“高维射影空间共轭网理论”、“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等方面都取得世界同行公认的成就。苏步青不仅是数学大师,还是一位诗人。他十三岁学写诗,一生中写了近千首诗作。在他九十六岁高龄时出版的《苏步青业余诗词钞》,共收近体诗四百四十四首,词六十首,由苏老手写影印,从中可以领略他六十年间的学术生涯和诗书技艺折射的光芒,富有时代气息。
  又如交通大学数学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主任、《中学数学教学》第一任主编雷垣(1912-2002),也是同样多才之俊彦。他1931年获大同大学理学士学位后,在中学同窗好友傅雷的影响下,又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以后到美国密歇根大学继续攻读数学,兼修音乐。他是钢琴大师傅聪的启蒙教师之一,创作了许多音乐作品。上世纪四十年代雷垣为归国留学生的团体欧美同学会创作会歌,其中英文歌词分别为:
  “济济一堂来自环球四方,团聚联合大家兴奋欢畅。往日远涉重洋为求知识宝藏,而今携归奉献至亲至爱我邦。”
  “Gathering at home from abroad ev'ry where,Today we unite all with cheerful air.We have been from various nations picking things fine and fair,Contribut’em now to this one nation for which we most care.”
  他还亲自谱曲,可见其不凡的中英文文学修养和高超的音乐造诣。这首歌充分表达海归学子拳拳爱国之心,至今仍是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合唱团的保留节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