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困生”身上也有闪光点

 枫林竹屋 2013-03-22

“学困生”身上也有闪光点

摆渡者

霍军老师在《我们与差生》一文中指出:我们的教育大店要想生意兴隆,只能依赖差生;否则,无路可走。我赞成这个观点,在我看来,对于学困生的教育的确标志着教育成败的关键,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转化学困生。下面结合我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一谈转化学困生的体会。

融洽师生关系最重要

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学困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对学困生抱有诚挚的关爱和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一次上课时,我发现一位女生精神不振,伏在课桌上。当了解到她因感冒引起头痛时,我随即从自己口袋里掏出钱吩咐该班班长陪同她到医院看病,看病回来后,我立刻询问病情。通过这件事,不但该生认为老师心中有她这个学困生,而且其他学困生也认为老师心中有学困生。这样,学困生心中也有了老师,师生关系自然融洽了。

激发学困生的兴趣

部分学困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较差,因此根据教材的特点,教法上应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讲课应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讲授速度要适合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必要时可以放慢速度。讲课语言应尽量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特别还应加强直观教学,凡能利用直观教具的地方应尽量利用。

此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利用初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去解决数学问题。比如,在讲完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后,为了及时巩固和应用这一法则,可请学生自己编一些题,邀请其他同学回答,若发现解题中出现错误,让学生互相纠正。这样,能引导学困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学困生看到希望

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检查自己教学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为了让学困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在平时的数学测验中,应克服传统的全班一卷造成的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不良现象,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水平分别对待。比如,我们可以把全班学生按数学基础好坏分为ABC三类(A类为优等生,B类为中等生,C类为学困生)。命题时,对优等生的考察内容为:80%的内容是教材上的,20%的内容是在教材基础上的加深和拓宽;对中等生的考察内容为:全部是教材上的内容,但约有70%为容易题,20%为一般题,10%为稍有难度的题;对学困生的考察内容为:全部是教材上的容易题。通过这种方法,让优等生有压力,学困生有进步感,以促进他们共同发愤,达到人人学好数学的目标。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关心爱护学困生,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才能达到教育、转变他们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