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上党人参消失之谜

 木立 2013-03-23

上党人参消失之谜  

文/一叶轻舟 

    长治,古称上党,“居太行之巅,地势最高,与天为党。”秦时置上党郡,北周宣政元年置潞州,明嘉靖八年改称潞安府。新中国成立后改设晋东南地区和长治市,由山西省直辖。中药材“党参”因原产地在上党而得名。事实上,上党不仅是党参的故乡,还是名贵药材“人参”的故乡,只是人参在上党人的视线中已经消失了500年左右。那么,上党人参是怎样消失的呢?就让我们从古诗词开始来认识它吧。

    得真英自紫团

    “人形上品传方志,我得真英自紫团。惭非叔子空持药,更请伯言审细看。”唐代诗人段成式想求上党人参而不得,他的好友周繇想法搞到一株赠予他,并赋诗一首,名为《以人参遗段成式》。诗中不仅说明了人参根的形状“如人形”,还说明了的人参的产地为“紫团”。诗人韩翊在《送客至上党》诗中说:“官柳青青匹马嘶,回风暮雨入铜鞮。佳气别在春风里,应是人参五叶齐。”“五叶齐”是人参植株的基本特征,类似的诗句还有:“紫团之山如上天,五叶灵参根正鲜。”“中有人参出紫团,天地精英暗滋长。”“太行高入白云边,紫团更踞太行巅。洞草岩花四时鲜,五叶灵参映奎躔。”……
    人参属多年生五加科草本植物,每杈5片叶,形如人手,喜阴湿冷凉气候。党参属多年生桔梗科草本植物,有白色乳汁,叶对生,呈卵形,花冠阔钟状,喜阴湿冷凉气候。人参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具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的功效。党参根长圆柱形,与人参类似,但分枝较少,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从医药效能上看,二者功用相近,但人参的药用价值大于党参。
    上党人参又名紫团参,主要生长在壶关县紫团山一带。《壶关县志》说:“考方志,人参种类繁多,惟恐上党紫团山者为紫团参,最为上品。”至今,在紫团山附近的森掌村仍有唐代乾宁元年的乐氏二女父母墓碑,碑上记载“壶关上党,地连三瓮,灵药紫团”。在紫团山慈云寺附近半山腰的一处摩崖石碑上,由宋初《太平御览》的编辑之一、时任潞州知州的董淳,于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所撰的《新修潞州壶关县紫团乡慈云院碑铭并序》中称:“园有嘉草,其茂维参。”“草维参矣,天苗翠鲜。”
    关于人参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春秋晚期的《范子计然》:“人参出上党,状类人形者善。”该书距今约2500年。东汉时期《说文解字》中有“人参药草出上党”的解释。魏晋时期医药著作《名医别录》记载:“人参生上党山谷及辽东。”南北朝大医学家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也说:“人参生上党山谷及辽东。”陶弘景还进一步指出:上党人参“形长而黄”,“润实而甘”,百济人参“形细而坚白”,高丽人参“形而虚软”,“并不及上党者”。
    自唐代始,山西太原府将上党人参作为贡品进贡朝廷。成书于1060年的《新唐书》中记载:“潞州上党郡大都督府土贡赀、布、人参、石蜜、墨。”人参作为贡品具体从哪年开始的呢?根据宫廷使用人参的情况,至少可追溯到唐玄宗时期,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养颜秘诀其中一条就是,吃荔枝,服人参。
    人参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是从宋代开始的,距长治西15千米的长子县鲍店镇的药材会就起缘于人参。每年农历九月十三到腊月二十三,鲍店的药材会持续整整100天。这段历史被人们用说书的形式传唱到今天:“打起鼓板开了腔,自古人参出上党,你把上党人参用,延年益寿体安康。”

    天下名山者,南五夷,北抱犊

    据《晋书?葛洪传》载:西晋时,著名术士、医学家葛洪长途跋涉几千里,来到紫团山,拜原籍上党壶关的鲍玄修炼道术。鲍玄十分喜欢葛洪,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公元326年,葛洪写下了《抱朴子》,他在书中盛赞:天下名山者,南五夷,北抱犊。据《潞安府志》载:“宋以后之紫团即唐以前之抱犊也。”
    在唐以前,紫团山是著名的道教场所,山上有慈云院、云盖寺、白云寺等十多处寺院,这些寺院最早的建于北魏时期。紫团山气候温和,环境优雅,看破红尘之士纷纷来此隐居。相传,号称“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为躲避官场曾经在此隐居三年。
    紫团山何时以风景优美名扬天下,紫团参何时以名贵药材成为商品交易的主角,和一个人有关,那就是创造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
    公元707年,22岁的李隆基登上太行山,任潞州别驾。这位被称为“梨园鼻祖”的皇帝在潞州任职两年多时间,这期间潞州的梨园艺术和酒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712年,李隆基登基,之后曾三次重上太行,留下了《赐崔日知往潞州》等诗篇,其中有名句“壶关宠旧林”,因此壶关又有“壶林”的称谓。后来,李白、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曾来过太行山,因为有皇帝在先,他们的诗就失色许多吧。我们都知道,凡天下名胜必与名人有关,比如西湖与苏轼,比如黄山与徐霞客。2005年,一部反映长治历史文化的丛书《魅力长治文化丛书》出版,在《上党寻笔——诗选》篇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排在李隆基之前的古体诗只有七首,而李隆基之后的诗则相当的多。紫团山是李隆基登太行山的必经之地,可见皇帝对紫团山的推介作用。写这篇文章之前,笔者总在思考一个问题,紫团山和紫团参,到底是山因参名还是参因山名?这里可以得出结论,不论是山还是参,都因李隆基而名。

    古有人参,而后绝

 

 

    上党地方志《潞安府志》(1770年)记载:“人参出壶关紫团山,旧有参园,今已垦而田矣,而索犹未已,遍剔岩薮,根株鲜获。”《本草纲目》(1590年)提到“上党,今潞州地,民以人参为地方害,不复采取。今所用者皆是辽参。”《壶关县志》(1881年)记载“历代入贡,逮明初,高帝诏止之。”明代文学家栗应宏(?—1544年)在《紫团山游记》中所写道“古有参园,今已垦为田亩久矣。”
    将上述典籍梳理一下可知,明初人参已经很少了,明太祖朱元璋说:“朕闻人参得之甚艰,岂不劳民,今后不必进。如用,当遣人自取。”至少在公元1500年前后,上党人参已经绝迹。那么,上党人参从何时起逐渐减少的呢?不妨将几个关键点捋一捋。唐代《通典》:上党郡贡人参二百小两;宋代《九域志》:上党郡贡人参一千斤;《明史—食货志》:太祖洪武初,却贡人参,以劳民故也。笔者认为,如同玄宗皇帝创造了唐的鼎盛时期也导致了唐的衰败一样,人参的鼎盛时期也是其衰落的开始。事实果然如此,清代乾隆年间进士冯文止赋诗《参园》:“瑶光华采毓人参,天设园林得气深。一自政和灵瑞绝,空山廖落到于今。”并特别注明“古贡人参,自宋徽宗政和间遂绝,明初除其贡。”作者的家乡就在紫团山西麓的紫团乡古任村(今树掌村),作者在写这首诗前一定经过了相关考证,但是没写“人参绝”的原因。那么,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短短的8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翻开典籍,壶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计其数。在政和年之前的崇宁年间和之后的宣和末年,西夏扰宋和宋金战乱曾殃及这里。同时,政和年间的一个现象值得注意,此时的宋徽宗开始崇尚道教。这期间铸造业发达,寺钟、钱币盛行,并且建官窑、仿铸青铜器。发达的铸造业,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砍伐森林便成为必然,这可能是人参遂绝的原因之一。但笔者觉得,这不是主要原因,政和年间也不是人参灭绝的主要时期。
    采挖参根是人参灭绝的另一个原因。宋代时人参作为贡品数量极大,而宋都南迁后因远离人参生长区,需要通过贸易获得人参。王仲翰所著《中国民族史?女真》中有:“1205年,宋发动开禧北伐,双方榷场又多关闭。3年后和议再成,……金向宋输出的,有北丝、北绢、北珠、貂皮、松子、蕃罗及人参、甘草、紫草和红龙等。”参民为了生存和完成赋税,只好无节制地采挖参根,使得人参繁殖能力低下,以至于越来越少。
    作为一方信史的《壶关县志》没有记载人参绝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壶关居上党上游,当三晋两河之冲,为历代用武所必争,故武事载于史册为最详”。仔细翻阅《壶关县志》,收录的紫团山附近的碑文里,屡屡提到“兵火”二字。金代明昌四年(1193年),《慈云院僧清真修造记》里载:“欲修慈云本院,诣彼观尔殊无瓦木,惟存寺基……至正隆四年(1159年)了毕。”金贞佑五年(1217年),《福岩寺补刻岑彦休游》中云:“贞佑三年,元兵再破潞洲……是岁乙亥之冬,熊耳精蓝遽遭兵火。”明代学者周一梧也曾在紫团山一带勘查考辨后认为,离参园咫尺之遥的慈云院被毁的原因“乃宫殿皆委于兵燹 ”。由此可见,战争、兵火是紫团人参遭受破坏的最主要的原因。
    无独有偶,壶关山地文化学者左满明先生在考证紫团山脚下的滴谷寺由繁华到衰败的过程时,提出了三说:政治中心北移说、火灾说和地震说。其中的“火灾说”正是上党人参灭绝的真正原因。传说,元朝期间,有南方人在紫团山一带盗宝,在大功告成之际被发现,南方人气急败坏,临走时点了一把火。大火几个月不灭,所到之处,生灵荡然无存,生存条件全部毁灭。

火,森林之劫,人参之劫

    当时的社会背景值得一提。元朝是由“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人统治的时期,他们以游猎为生,对动物的冷酷无情也转嫁到了汉人、南人身上。整个元朝社会,充满着杀戮和血腥,以至于人口急剧减少。由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再加上元朝末年水旱灾害泛滥,各地民众纷纷造反起义,烧杀抢夺。而此时的山西,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地形,相对安定一些,于是这些造反派的目光盯向了山西。
    《壶关县志?纪事》里记载:“元至正十七年,曹州贼入太行,陷冀宁、大同路。陕西行省左丞察罕帖木儿遣关保虎林赤击之。合上党县尹郭从善兵,大破贼於壶关。”《元史?察罕帖木儿传》中有“……察罕帖木儿欲赴召涿州,而曹、濮贼方分道逾太行,焚上党,掠晋冀,陷云中、雁门、上郡,烽火数千里,复大掠而南……”在古诗词中也可窥见那场火灾的痕迹,荆南人刘钦顺《题杜四辅》中有:“前山伤槁木,昭代闻人出。”邑人郎克谦《忆抱犊山》中有:“濯缨城外火云起,谌母峰头朱鸟还。”自明以后,描写紫团山的诗句中多了“荒”“孤”等字眼,与先前多“毓”“秀”反差鲜明。
    那场火灾是怎样使人参彻底灭绝的呢?还得从人参的生长环境说起。
    唐朝诗人陆龟蒙在《奉和袭美谢友人惠人参》中说:“五叶初成椴树荫,紫团峰外即鸡林。”宋代苏颂对上党人参的生长环境如此描述:“春生苗,多于深山背阴,近椴漆下湿润处。”过去的紫团山是一片浓密的原始森林,生长着椴树、漆树等高大的乔木,这些树都是夏绿阔叶植物,树干粗大,枝繁叶茂。众所周知,原始森林在大自然中起着调节平衡的作用,通过光合作用维系着空气中氧含量的平衡,充足的负氧离子使得这里的空气清澈透明;通过叶面蒸腾作用维系着空气中的水分平衡,使得这里的空气湿度恰到好处,不燥不潮;通过辐射作用维系着空气中的热量平衡,使得这里冷暖适宜,气候温和。此外,周而复始的落叶还增加了土壤中的腐殖质、涵养了水土。所有这些,都提供了人参生长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使得这里生产的人参品质最好,是为上品。
    火灾,森林之劫,人参之劫。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的那场大火,使紫团山的生态平衡遭到了彻底破坏。这种破坏主要表现在:其一,昼夜温差增大。没有了森林,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多而夜间辐射出的热量多,使得白天气温更高、夜间气温更低;其二,湿度减小。因为太阳辐射的作用,使得近地面空气越来越干燥。其三,地面径流增加,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化,土壤中的养分也随之流走。大火之后,树木化为灰烬,生灵被迫迁徙。高大的乔木丛毁了,人参赖以庇荫的遮挡没有了,所喜的阴湿冷凉气候没有了,所需的土壤中的水分、养分没有了。失去了生存条件,人参的悲剧开始了。联想到1987年我国大兴安岭林区火灾。火灾过后,大兴安岭林区采取人工造林、人工促进更新等多种方式,恢复森林资源。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在平均树高可达6米。20年的间断,能有什么生物不受重创?更何况元末明初社会动荡,人民且不能安居乐业,怎会动用大量劳力去恢复森林?

    公元2011年4月29日,火灾再次光顾了上党大地。紫团山以北不远处的壶关县石坡乡林区,因雷击起火,加上风的助燃,成千公顷的森林毁于一旦。如今,不知又有哪个物种会被灭绝。
    上党大地,再也经不起火灾的炙烤了!

 [转载]上党人参消失之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