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单元重点: 1、 ①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乘除,再加减。如果只有乘除或者只有加减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比如:456 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小括号里面如果有多步运算的,按上面的方法算,小括号外面如果有多步运算的,也按上面的方面算。 比如:(12+36÷9)- 这部分先除再加,等于16 单元注意点: 1、 2、 3、 第二单元 单元重点: 1、 这个是难点。如果A在O的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那么O在A的东偏南30度方向。 这个可以自己画个草图分析验证一下。 2、 比如:请你画出A点在O点的东偏北15方向上。 这个时候,你能说出O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上吗? 单元注意点: 1、 2、 3、 第三单元 单元重点: 1、 (①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②加法结合律:几个数相加,先加前两个数,或者先加后两个数,和不变) (③减法的性质:连续减去几个数,就是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④加减混在一起的交换律:这个跟加法交换律其实是一样的。就是,要加要减的,可以先加再减,也可以先减再加。) (⑤乘法交换律:几个数相乘,交换这几个数的位置,积不变。)、 (⑥乘法结合律:几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⑦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变大,或者同时缩小。只要扩大和缩小的倍数是一样的,商不变) (⑧除法的性质:连续除以几个数,就是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⑨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乘以这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2、 这个请到书上查看。其中第④⑦⑧这里举一下例子: ④ ⑦ ⑧ 3、 单元注意点: 1、 2、 不能用的就按第一单元四则计算的顺序来计算。 3、 4、 第四单元: 单元重点: 1、 在这个表中,考试时可以出许多形式的填空题。比如:小数部分最高是(十分位)。 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个位)。 2、 3、 4、 这里讲的是小数的末尾,要注意区分其它不同的说法。有的是对的,有的是错的。 5、 小数点向右移是扩大,向左移是缩小。移一位是10倍,移两位是100倍。 6、懂得单位的换算。 这部分知识虽然不是这个单元的重点,但是非常容易做错。要考满分的同学更要引起重视。 同时要清楚地了解一些单位之间的进率。 比如: 这类题目在做完之后,应该估算一下,或者再倒过来想一想。 7、要充分运用小数的性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末尾的0就不应再写上去了。特别是计算的时候。 8、改写和省略。这部分是上学期的知识,但学了小数以后,改写和省略用到的情况就更多了。比如 单元注意点: 1、这个单元虽然不是重点,但是一些小题目很容易扣分,错的地方多了,累计起来扣分就大了。要想考好,这个单元不学好,很难考得好。 2、这个单元对于以后学习小数乘法除法也很重要。 3、 4、 第五单元 单元重点: 1、 2、 有一个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其余两个是锐角) 有一个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其余两个是锐角) 没有钝角也没有直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也就是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3、 有两条边相等的叫等腰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三条边都不相等的叫一般三角形,或斜三角形,也可以说是普通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那么肯定有两条边相等。所以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4、 右边的集合图,是按边分类的情况,请补充完整。 5、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肯定是180度。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6、 画的时候要看清楚,题目中有没有指定要求,一定要画出那一条底上的高。 单元注意点: 以上六点都比较重要,这个单元的知识,题目会出在一些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画图题。 第六单元: 单元重点及注意点: 会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加减的时候,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掌屋。以前的整数加减法学得扎实的同学,这个单元会很轻松。 在计算时,一方面要小数点对齐,另一方面是整数加减法的方法。再一方面就是对计算结果的处理,末尾的0要去掉。 第七八单元:统计和数学广角 单元重点: 1、 2、 3、 4、 5、 每边最多的时候,四个角上有一个不要重复计算。 所以计算时,(每边最多数-1)× 还要会反过来算: 自己举几个例子来做一做。 单元注意点: 1、统计这一部分比较简单,要避免在填空题里扣分,所以要背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画图时一定要在顶端注明数量。 2、 这个学期中,没有重点属于解决问题的题目。所以考试时出现的解决问题,还会是以前一些知识或者是把这个学期的知识加进去的混合型。 估计试卷上出现的题目可能是这样几类: 1、 2、 3、 数学广角这一部分在这次考试中,极有可能会出在填空、选择这些题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