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重视管理制度弱化的现象

 山花烂漫 2013-03-26

规范化是我们学校管理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但在学校管理规范化的进程中,一方面我们学校已经有了很多的管理制度,并且还在不断地制订新的管理制度或修订、完善原有的制度,另一方面我们学校还比较严重地存在着管理制度弱化的现象。

我所说的管理制度弱化指的是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打了折扣,甚至根本就没有执行下去。

我把学校的管理制度根据其执行时刚性程度的差异分为一级制度和二级制度。一级制度指执行时没有任何弹性,具有不折不扣的刚性的制度。如《海门市中小学教师“十不准”》、《关于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规定》、关于杜绝流生的要求、关于制止学生违法犯罪的要求、关于杜绝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的要求、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等等。这些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知道不能打任何一点儿的马虎眼,故刚性很强。正由于我们非常严格顶真地执行好了这些制度,我们学校三年来才得以平稳地向前发展。

二级制度指执行时具有一定弹性,刚性次于一级制度的其他制度。由于允许其执行过程中具有弹性,这个度就比较难以把握了。渐渐地,弹性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形成了制度的弱化现象。制度弱化主要就是指二级制度的弱化。如执行《集中学习的点名制》时,由于谅解教师不能及时到会,都是忙于未处理完的工作的事实,现在几乎每次教师集中都需要化去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才能到齐,造成了及时到会的教师时间的浪费,形成了拖沓的会风。又如执行《卫生区域管理责任制》时,由于在责任人的管理区域内出现一张两张纸屑,学校也不会严格地追查责任,校长主任们也不会大光其火,就使得卫生管理时紧时松,时有反弹。毋须再举实例,每个教师反思一下我们学校的运行状态,都能发现其他方面存在着的这种制度弱化的现象。这种制度弱化现象目前虽无大碍,但如不引起高度重视,弱化现象便会得到强化,牵制我们的精力,制约学校的发展。

我以为制度弱化的原因应该从教师和行政两个层面去反思。一方面是人性的弱点使然。教师,也是人,他们同样摆脱不了人性的弱点。由于我们学校推行的是柔性管理,比较尊重教师。在教师出现工作上的疏忽、执行制度上的问题时,只要不是有大的影响,采取的都是说理、提醒、叮嘱的办法。这样时间长了,教师就很自然地放松了对二级制度的执行。每个人都不会违反一级制度,因为大家都知道一旦违反一级制度,就会受到严肃的批评甚至处罚。

另一方面是管理的不力所致。管理不力最主要的表现是宣布了一个制度或布置了一项工作后,缺少跟进性的措施,疏于检查、督促,缺乏一查到底,直至制度的执行形成习惯或工作彻底完成的作风。这样就使得教师人性中的弱点、惰性有了可乘之机,使学校管理出现了漏洞与不足。这种管理不力的现象最主要还是表现在二级制度的执行上。不仅是教师,我们的行政人员中间也存在着对二级制度不够重视的问题。

解决制度弱化的问题还是要从教师和行政两个层面去努力。一方面,要呼唤教师的自觉。每个教师对制度弱化的现象都要有清醒的认识。每个教师都要认真反思在制度弱化的问题上,自己有没有份,有多少份。每个人都不应该将学校的柔性管理方式视作管理的软弱,不应该挑战学校的制度(包括二级制度),不应该把学校的谅解与大度看作自己可以放松要求的条件,不应该只有在遭到学校严肃的批评时才引起重视。在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具有理性的自觉,否则他就不属于我们余东中心小学的文化。

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的力度。一要建立工作督查机制。要形成行政管理层对教师工作的督查机制,也要在管理层内部建立校长、副校长对中层和校长对副校长的督查机制,完善督查系统。二要实施命令追踪。工作无论大小,都要有布置就有检查;有检查就有反馈。具体的管理策略就是实施命令追踪,即一个工作命令发布后,发布人就要对命令的执行情况进行追踪了解,直至工作完全落实到位。要坚持瞄准目标抓过程,抓好过程求结果。“县官不如现管”。命令追踪的工作策略对中层更为重要。一个中层要建立工作威信,要使教师对你说的话重视,就要懂得实施命令追踪,使教师知道对你说的话一定要当回事,否则就没法向你交代,因为你紧接着就要督查工作落实的情况。一个学校要发展,一定要依靠中层的力量将许多具体的工作落实下去,没有命令追踪的功夫,可能许多工作会停留在计划的层面。等到校长发觉,时间上已晚了一步,同时校长是不可能一个人将整个学校的工作都做下来的。三要增强制度刚性。当某项二级制度弱化到一定程度时,学校就有必要提升此项二级制度为一级制度,增强其刚性,使教师引起警觉,不敢违反。

制度弱化的现象在许多组织大量地存在着。如今我们的学校正处于平稳发展的过程中,但我们每一个教师,尤其是行政人员都应该对学校管理的状态有一个理性的反思,保持清醒的头脑,重视制度弱化的现象,坚定地把学校推向前进。心理学上有一个“元认知”的概念,我将这种自觉反思、检讨管理状态的能力称为“元管理”能力。我们每一个行政人员都应该培养和提高这种“元管理”能力。

                    20069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