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教美术

 超凡子 2013-03-27
道教美术
发布日期: 2008-9-10
编辑:xzw
来源:华夏遗产网

    

    道教美术一般分为壁画石刻,石刻造像、故事画,仪式用水陆画以及道教修道生活画等。

    汉初崇道,加以盛行厚葬,陵墓的美术作品大量出现,而古代的天仙神怪等内容和形式成为道教美术的最初表现。

    现存的汉代墓室壁画和画像砖实物,为我们提供了最初的道教美术作品。辽宁金县营城子汉墓壁画,可以认为是道教绘画的最初表现,壁画上端云气中一人身披羽毛,右上端一龙昂头相向,并有一个戴三山冠佩剑的人,其前站立一个白发老翁,墓主人和神仙似在交谈,下部画三人执笏拜跪祭祀的情景。这幅壁画是早期道教人物装束,祭祀仪式和神仙故事的生动写照。唐代开始,道教美术作品又吸收佛家表现佛、菩萨的方法,用圆光来表现仙人。元代永乐富壁画中诸天神众头部加圈光。


    早期道教并无神像,祭祀时仅供神主。道教神灵塑相或画像的出现,曾经受到佛教艺术一定的影响。王远知建太平观,以及王轨重建茅山华阳观,其内殿塑造元始天尊像一躯,都取左右二真人夹侍的形式,明显是掺杂了佛教因素。

    道教美术中制作神像,形式多样。现存道教石刻造像有泉州北郊清源山宋代老君像巨型石刻,晋祠彩塑以及元代的龙山石窟,大足石刻中也有部分宋代三圣像等。

    神仙画像运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力图体现道教的教义。采用“以神写形”的方法、在创作中体现了道教对绘制神像的种种要求。吴道子兼擅道释画,创作有五帝、五官、星宿像等,其中画于河南鹿邑太清宫的太上玄元皇帝像刻石于苏州玄妙观得以传世。
    反映道教故事的道画,历久不衰。东晋顾恺之崇尚老庄,有《刘仙像》《三天女像》等,并著《画云台山记》。唐代道士张素卿画有《老子过流沙图》《五岳朝真图》《九皇图》《五星图》《老人星图》《二十四化真人像》《太无先生像》等。

    唐朝时道教壁画已相当普遍,宋代有《朝元仙仗图》,元代时更设有“诸色人匠总管府”,专门管理修建宫廷庙宇的各种工匠,彩塑家刘元统领“梵像提举司”,各地著名画工还加“待诏”衔。元初全真教盛极一时,出现了山西永乐宫道教壁画这样的中国美术史上的杰作。

 

朝元仙仗图


    中国道教题材的石刻、道画,对中国宋元文人画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以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渐渐盛行,在艺术上也有所展现,文人道画与民间画工广泛从事于壁画、版画、年画,以及用于道教醮斋活动中的水陆画。各道观、民居、园林中也普遍采用民间广为流传的八仙等吉祥辟邪的装饰图案。门神、灶君、关帝、财神、寿星等神像,在民间流传尤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