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常见病症 中医辨证论治 (一)

 学中医书馆 2013-03-27
小儿常见病症 中医辨证论治 (一)

汗证

【概述】
    小儿汗证,是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为主的病证。汗证有盗汗与自汗之分,夜间入睡后汗出,醒后汗止者为盗汗;白天安静状态下,或稍作活动即汗出较多者为自汗。汗证多见于婴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尤其平素体质虚弱者,则更易发生汗证。婴幼儿睡后头部微有汗出,以及气候炎热,衣被过厚,剧烈活动,乳食过急等导致的汗出,均属正常生理现象,不为病态。汗证为中医病证,在西医学常见症状“多汗”中有相关记载。

    【病因病理】
    汗是人体五液之一,为心所主,由阳气蒸化津液,发泄于腠理而来。故凡阴阳平衡,气血调畅,营卫调和,腠理固密,津液就内敛而不易外泄。反之,若体质虚弱,阴阳失调,气血受损,营卫不和,腠理疏松,则常汗出较多,形成汗证。此外也可因调护失宜,饮食不调,或胃肠道疾病的影响,均可导致脏腑积热,热蒸津液外泄为汗。

    【诊断要点】
    1.小儿在安静状态下,全身或局部汗出很多。
    2.寐则汗出,醒则汗止者称盗汗;白天安静状态或稍事活动汗出者称自汗;但头汗出较多则可称头汗。
    3.需除外因传染病、风湿热、结核病等引起的汗出。

    【辩证分型】
    1.表虚不固症状:全身自汗或盗汗,以头部、肩背部明显,动则尤甚,面色少华,肢端欠温,容易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肺脾气虚,卫外不固,津液外泄测发为汗证。动则气耗,故活动后汗出更甚。肺主皮毛,肺气虚卫外不固,外邪易侵入而致病,故常易反复感冒。舌淡苔白月永细弱,均为表虚不固之象。
    2.营卫不和症状:自汗为主,遍体汗出,微寒怕风,时有低热,精神疲倦,纳呆食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
    证候分析:营卫失和,卫气不能外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无以固敛,故遍身汗出,微寒怕风,或伴低热。营卫不和,源由正气不足,病后体虚失调,故见精神疲倦,纳呆食少。舌淡红苔白,脉缓,均为营卫不和之象。
    3.气阴两虚症状:盗汗为主,也可盗汗、自汗并见,体弱神萎,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口干低热,舌质淡少苦,或见花剥苔(地图舌),脉细软。
    证候分析:素体气阴两虚,或病后失调所致,气虚不能敛阴,阴虚生内热,逼津外泄,故见汗出,且盗汗、自汗并见。气虚则体弱神萎;阴虚则手足心热,口干低热。汗为心之液,汗出耗伤心血,血虚而心烦少寐。舌淡少苦,花剥苔,脉细软,均为气阴两虚之象。
    4.脾胃积热症状:自汗盗汗,面黄形瘦,纳呆口臭,腹胀腹痛,大便秘结,或大便臭秽,小便色黄或如米绀泔,时有低热,睡眠不宁,舌苦黄腻,脉滑稍数。
    证候分析:脾胃积热,热蒸津液,故见自汗盗汗。
    脾胃不健,易食滞内停,故纳呆口臭,腹胀便秘,大便臭秽。脾胃受损,脾虚失运,饮食化生气血受碍,故面黄形瘦。宿食不化,清浊不分,小便色如米泔。苔黄腻,脉滑稍数,均为脾胃积热之象。

    【分型治疗】
    1.表虚不固治则:益气团表。
    主方:玉屏风散加减。
    加减:汗出较多,加浮小麦30克、牡蛎30克(先煎);易感冒者,加太子参10克、白菊花10克;大便干燥,加麻仁6克、全瓜萎10克。
    主方分析:玉屏风散为益气团表止汗的要方。方中黄芪补气固表,为本方之主药;白术益气健脾;防风则可走表而祛风邪。玉屏风散可预防感冒,也是其功效之一。
    处方举例:
    黄芪10克  太子参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浮小麦30克  牡蛎30克(先煎)龙骨30克(先煎)红枣5枚  防风10克  甘草6克
    2.营卫不和治则:调和营卫。
    主方:桂枝汤加减。
    加减:汗多不止,加龙骨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神倦纳呆,加黄芪10克、党参10克;时有低热,加银柴胡10克、地骨皮10克。
    主方分析:枝枝汤不仅为治感冒之剂,也是调和营卫的要方。方中枝枝温经通阳,芍药敛和营,生姜助桂枝和卫,大枣助芍药以养营,甘草和诸药。
    处方举例:
    桂枝6克  芍药10克  红枣5枚  生姜2片龙骨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碧桃干10克  黄芪10克  五味子6克  甘草6克
    3.气阴两虚治则:益气养阴。
    主方:生脉散加减。
    加减:神萎体弱,加黄芪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心烦低热,手足心热,加泰艽10克、生地10克;睡眠不宁,加合欢皮10克、枣仁10克;口渴欲饮,加石斛10克、芦根30克。
    主方分析:生脉散为益气生津之要方。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麦冬养阴清热,五味子敛汗生津。
    处方举例:
    黄芪10克  太子参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生地10克  牡蛎30克(先煎)五味子6克  麦冬10克  浮小麦30克  甘草6克
    4.脾胃积热治则:清热泻脾。
    主方:泻黄敬加减。
    加减:尿少,苔黄腻,加滑石10克(包煎)、车前草15克;汗渍色黄,加佩兰10克、茵陈10克;纳呆口臭,加莱菔子10克、连翘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清泄脾胃积热之要方。方中石膏、山桅清泄脾胃积热,防风疏散伙热,董香化湿和中,甘草调和诸药。
    处方举例:
    藿香10克  佩兰10克  生石膏30克  山栀10克  防风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牡蛎10克(先煎)连翘10克  甘草6克

    【中成药】
    1.清身仗冲剂  每日3次,每次1包冲服。适用于气阴两虚。
    2.龙牡壮骨冲剂  每日2次,每次1包冲服。
    用于各类汗证,对有佝偻病患儿更合适。
    3.黄芪止汗冲剂  每日2次,每次1包冲服。
    适用于营卫不和。

    【简便方】
    1.碧桃干10克,糯稻根15克,红枣10枚,水煎服。用于各类汗证。

    2.浮小麦、麻黄根各15克,凤凰衣10克,水煎服。用于各类汗证。

    3.五倍子粉适量,温水或醋调成糊状,每晚临睡前敷脐中,用橡皮膏固定。用于盗汗。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患儿宜多晒太阳,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2.积极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并注意病后调理。
    3.患儿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与干燥。汗后避免直接吹风,慎用辛散药物。

暑热症

【概述】
    暑热症为婴幼儿时期一种特有疾病,临床以入夏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汗少为特征,秋凉后症状可自然消退。发病原因,一般认为气温炎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汗腺分泌减少或缺乏所致。我国东南及中南地区多见,发病多在6~8月。有些患儿常可连续发病数年。此病最早为20世纪30年代上海中医儿科名医徐小圃先生发现,提出上实下虚的病理变化,创温下清上汤,效果显卓,此一发现已为中西医儿科界所公认。本病西医称“夏季热”。

    【病因病理】
    本病发病内因为体质虚弱,外因为夏季暑热熏蒸。小儿感受暑气后,蕴于肺胃,灼伤肺胃之阴津,阴津受损,内热炽盛,则发为高热,口渴多饮。暑热易于伤气,气虚下陷,气不化水,水液下趋膀胱而小便增多。肺主皮毛,又司腠理开合,肺津为暑热所伤,化源不足,水液不能敷布,肌腠毛孔闭塞,故汗闻或出汗甚少。汗与小便同为阴液,汗闭则尿多,尿多则津伤,故饮水自救。若病情迁延,或素体脾肾不足,内之真阳不足,易出现热盛于上,阳气虚于下。

    【诊断要点】
    1.有明显季节性,多在夏天6~8月发病。好发于2~5岁体弱儿童及弱智儿童。
    2.高热可持续在39~4iC之间,可持续3~4月之久,当外界气温下降时,可暂时体温下降,秋凉后多能自愈。次年可复发。
    3.口渴、多饮、多尿,每天排尿次数可达20次以上,尿液清长。皮肤干灼无汗或少汗。患儿一般情况良好,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辩证分型】
    1.暑伤肺胃症状:发热持续不退,口渴引饮,皮肤灼热,无汗或少汗,小便频数,色泽淡黄,烦躁不宁,口唇干燥,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数。
    证候分析:冒受暑气,蕴于肺胃,灼伤阴津,津亏内热炽盛,则长期壮热不退,口渴引饮,烦躁不宁,舌质红。热伤肺津,化源不足冰液不能敷布,则肌肤灼热无汗或汗少。气不化水,多饮而水液下趋,故尿多而色淡。舌苔薄黄,脉数,均为暑伤肺胃,内热炽盛之象。
    2.下虚上盛症状:神萎,虚烦不宁,发热日久不退,面色苍白,下肢欠温,口渴多饮,尿多清长,频数无度,大便稀搪,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脉细数无力。
    征候分析:发热日久,证属虚实并见,脾肾两虚,肾阳命火已亏,故面色苍白,神萎纳呆,便溏肢冷,小便清长。暑气耗阴,水不济火,心火易旺测虚烦不宁。舌淡苔薄,脉细数无力,均为下虚上盛,虚实并见之象。

    【分型治疗】
    1.暑伤肺胃治则:清暑益气。
    主方: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加减:病初壮热无汗,加香薷10克、羌活10克;
    烦渴引饮,舌苔黄燥,加生石膏30克、鲜生地10克;
    纳呆食少,加白术10克、麦芽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要方。
    方中西瓜翠衣清热解暑,西洋参益气生津为主药,荷梗、石斛、麦冬清热生津,黄连、知母、竹叶清热除烦,粳米、甘草益胃和中。
    处方举例:
    西洋参6克(另煎)石斛10克  麦冬10克黄连3克  竹叶6克  知母10克  西瓜翠衣10克荷梗10克  甘草6克
    2.下虚上盛治则:温下清上。
    主方:温下清上汤加减。
    加减:心烦口渴,加莲子心3克、玄参10克;口渴不止,小便清长,加金匾肾气九10克(包煎);大便稀薄,加山药10克、扁豆衣6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虚实并治,寒热并用之方。方中附子温肾阳,黄连清心火,磁石潜降浮越之阳,补骨脂、菟丝子、覆盆子、桑嫖蛸、莲须温肾固涩,天花粉、蛤粉清热生津止渴。
    处方举例:
    附子6克(先煎)黄连1.5克  补骨脂10克菟丝子10克  覆盆子10克  桑嫖蛸10克  莲须6克  天花粉10克  磁石30克(先煎)玄参10克

    【中成药】
    1.生脉饮  每日2次,每次1支口服。适用于暑伤肺胃。
    2.缩泉丸  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适用于下虚上盛型小便频多时。

    【简便方】
    1.蚕茧20枚,红枣20枚,煎汤代茶。适用于小便频多,发热不退的患儿。

    2.西瓜皮50克,鲜荷叶1张,地骨皮、生地各10克,煎汤代茶。适用于暑伤肺胃。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患儿居室保持空气流通,清洁凉爽。必要时可使用空调,一般室温控制在摄氏26~28℃,不宜过低。
    2.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适当补充一些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3.注意小儿体温变化,常用温水洗浴,以帮助降温散热。勿滥用抗生素。

疰夏

 【概述】
    痉夏是春夏之交发生的一种季节性疾病。临床以全身倦怠,饮食不振,大便不调,或有低热为特征。
    多发生在江南气候潮湿之地。本病为中医特有的季节性病种,在西医学中无相应的记载。

    【病因病理】
    本病发生的内因为小儿禀赋薄弱,脾胃本虚,中阳不振矽咽为感受时令之气,暑湿困脾。人夏暑湿渐盛,气候潮湿,小儿不能耐受暑气熏蒸,暑湿内蕴,脾胃受困,运化失职,清浊升降失调。或小儿素体阳虚,脾胃素弱,感受暑湿之气后,元气更亏,中阳不振,出现运化失司之症。入秋后燥气行令,湿气自化,本病即可逐渐痊愈。

    【诊断要点】
    1.多发生在春夏之交,尤以黄霉季节发病率最高。在江南一带及南方地区较为多见。秋凉后即可自愈。
    2.无热或有低热,纳呆食少,大便不调,面黄少华,倦怠嗜睡,舌腻不化。形体可逐渐消瘦。
    3.实验室检查血象和大小便常规等,均无异常。

    【辩证分型】
    l.湿困脾胃症状:饮食不振,精神倦怠,嗜卧懒言,四肢困重,时有泛恶,身热不扬,大便不调,舌苔白腻或微黄,脉濡稍数。
    证候分析:脾受湿困,阻遏气机,运化失健,故饮食不振,时有泛恶,大便不调。脾主四肢,脾被湿困,故四肢困重。湿蒙清阳,则嗜卧懒言,精神倦怠。暑湿内蕴,热为湿遏,故身热不扬。舌苔腻或微黄,脉濡稍数,均为湿热内蕴之象。
    2.脾胃虚弱症状:精神萎靡,嗜卧倦怠,口中无味,饮食少思,肢软乏力,大便稀薄,舌质偏淡,舌苔薄白,脉濡细。
    证候分析:暑湿熏蒸,元气受损,脾胃健运失司,故口中无味,饮食少思,肢软便稀。脾虚中阳不升,气阳不运,故精神萎靡。脾主困,湿困脾胃,则嗜卧倦怠。舌淡苔白,脉儒细,均为脾虚气弱之象。

    【分型治疗】
    1.湿困脾胃治则:醒牌化湿。
    主方:藿朴夏苓汤加减。
    加减:小便短少,加木通10克、车前子10克(包煎);湿郁化热,加青蒿10克、黄芩10克;脘腹胀满,加枳壳6克、木香6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芳香化浊,理气渗湿之要方。
    方中藿香、厚朴、半夏、蔻仁行气化湿;茯苓、苡仁、猪苓、泽泻利水渗湿;杏仁降泄肺气,以通水道;豆豉疏散表邪。
    处方举例:
    藿香10克  厚朴10克  半夏10克  陈皮6克  蔻仁6克(后下)苡仁10克  泽泻10克  茯苓10克  枳壳6克  六一散10克(包煎)
    2.脾胃虚弱治则:健脾益气。
    主方:理中九加减。
    加减:院腹胀痛,加厚朴10克、木香6克;呕恶少食,加半夏10克、陈皮6克;舌腻口淡,加苍术10克、蔻仁6克(后下)。
    主方分析:本方为健脾补气温中之要方。方中人参补益中气,白术健脾化湿,干姜温中祛寒,甘草和中益气。
    处方举例:
    党参10克  焦白术10克  炮姜6克  蔻仁6克(后下)半夏10克  陈皮6克  厚朴10克  吴萸6克  扁豆衣6克  泽泻10克  神曲10克  甘草6克

    【中成药】
    1.藿香正气片  每日3次,每次2~3片口服。
    适用于湿困脾胃。
    2.纯阳正气丸  每日2次,每次1克口服。适用于脾胃虚弱。

    【简便方】
    1.冬瓜500克,苡仁50克,煎汤代茶。适用于湿困脾胃。

    2.藿香10克,佩兰10克,青蒿10克,在初夏每日煎汤代茶,有预防疰夏的功效。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居室要通风清凉,保持环境干燥。
    2.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煎?怪?物。保持大便畅通。
    3.注意治疗脾胃病,增强小儿体质。入夏之际,饮用中药清暑化湿的药茶,防止本病发生。

白血病

 【概述】
    白血病是白细胞系统原始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是小儿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小儿绝大多数为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主要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两类。急性白血病在小儿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但以3~5岁最多见。本病属中医“血证”、“疤积”、“血虚”等范畴。

    【病因病理】
    正气不足,毒邪外袭,由表入里,伤及营阴,骨髓受损,生血不足而血虚。血热妄行或气不摄血则可出血。正虚邪恋或阴伤血败则壮热不退。病久气血两亏,脉络瘀阻,结于胁下则成疤块。

    【诊断要点】
    1.以发热、贫血和出血为最常见症状。发热的热型及高低不一致;贫血呈进行性,进展迅速;出血程度轻重不等,以皮肤粘膜出血较常见,如瘀斑、鼻衄、齿衄、消化道出血等。大多数患者有轻至中度肝脾肿大和轻度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腋、腹股沟等处。还可伴有骨与关节疼痛。
    2.血象显示白细胞总数增多,一般在30X109/L左右,一半以上白血病患儿出现增多。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3.骨髓象中白细胞分类中,原始及幼稚细胞增生,可高达90%以上,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辩证分型】
    1.毒入营血症状:壮热,鼻衄,齿衄,皮肤紫癜、瘀斑,或有大便出血,伴头痛,烦躁神昏,舌红少津,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素体虚亏,正气不足,为毒邪侵袭,伤及营血,伏于骨髓,伤精动血,故见壮热不退,并有紫癜、鼻衄等出血症状。胃肠积热,火盛气逆,迫血妄行,故有大便出血。毒邪侵入营血,心肝受病,心主神明,邪犯心包,故见神昏烦躁。毒邪上扰于脑则头痛。
    舌红少津,苔黄,脉弦数,均为毒人营血之象。
    2.气血两亏症状:面色萎黄或?s白,神疲乏力,眩晕心悸,肢冷便溏,纳呆气短,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数。
    证候分析:骨髓受毒邪所侵,生血不足而血虚,故见面色萎黄或眈白,眩晕心悸,舌质淡,脉细数。正气不足,气虚脾弱,故见神疲乏力,纳呆便溏等。脾主四末,脾气虚弱,阳气失于敷布,故四肢发冷。
    3.气阴两虚症状:面色灰暗,眩晕乏力,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自汗盗汗,口腔溃疡,舌质淡红,舌苔花剥,脉细数。
    证候分析:正气不足,阴液已损,故见面色灰暗,眩晕乏力,烦热汗出,舌淡红,苔花剥,脉细数等气阴两虚症状。阴虚于内,水不制火,虚火上炎坝u导致口腔溃疡。
    4.痰瘀互结症状:低热咽痛,疤瘕积聚,入夜盗汗,痰核增多,面色晦滞,形体消瘦,皮下紫癜,音质紫暗,舌苔薄黄,脉弦滑数。
    证候分析:病久气血已亏,痰浊内生,脉络瘀阻,结于胁下测为疤瘕(肝脾肿大)。痰瘀互结,结于颈、腋、腹股沟测痰核(淋巴结肿大)增多,且质地较硬。
    血不循经,溢于皮下,则发为紫癜。阴虚内热,虚火上炎,故低热咽痛。舌紫暗,苔薄黄,脉弦滑数,均为痰瘀互结之象。

    【分型治疗】
    1.毒入营血治则:清营凉血。
    主方:清营汤加减。
    加减:壮热不退,加知母6克、生石膏30克;头痛,加龙胆草10克、菊花10克;鼻衄,加藕节炭10克、茅根30克;皮肤紫癜,加赤芍10克、丹皮10克;
    便血,加山栀10克、侧柏炭10克;神昏,加神犀丹1粒(研吞),或安宫牛黄丸1粒(研吞)。
    主方分析:本方为清营凉血解毒的方剂。方中犀角(以水牛角代)、生地黄清热凉血,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黄连、竹叶心清心泻火,丹参活血化瘀,玄参、麦冬养阴生津。
    处方举例:
    水牛角30克(先煎)生地15克  丹皮10克生石膏30克  赤芍10克  玄参10克  紫草15克  龙胆草10克  黄连3克  连翘10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山慈姑10克
    2.气血两亏治则:益气养血。
    主方:八珍汤加减。
    加减:肢冷便溏,加熟附子6克(先煎)、炮姜炭10克;眩晕无力,加仙灵脾10克、龟版15克;心悸气短,加五味子6克、麦冬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补益气血之要方。方由四君子汤合四物汤组成,四君子汤补气,四物汤补血。
    处方举例:
    党参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熟地10克  川芎10克  五味子6克  麦冬10克  仙灵脾10克  红枣5枚  甘草6克
    3.气阴两虚治则:益气养阴。
    主方:三才封髓丹加减。
    加减:低热盗汗,加黄柏10克、鳖甲15克;口内溃疡,加知母10克、玄参10克;舌苔花剥,加功劳叶10克、生地10克;腰膝酸软,加杜仲10克、金狗脊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益气养阴,降火涩精之方。方中人参益气,熟地、天冬、黄柏等滋阴降火,砂仁理气,甘草调和诸药。
    处方举例:
    党参10克  天门冬10克  生熟地各10克知母10克  黄柏10克  玄参10克  鳖甲15克五味子6克  枸杞子10克  女贞子10克  杜仲10克  甘草6克
    4.痰瘀互结治则:活血化瘀散结。
    主方:隔下逐瘀汤加减。
    加减:肝脾肿大,加三棱10克、莪术10克;淋巴结肿大,加夏枯草15克、山慈姑10克;发热,加银花10克、连翘10克;盗汗低热,加银柴胡10克、碧桃干10克;舌质紫暗,加丹参10克、参三七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活血化瘀泄热的方剂。方中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书即桃红四物汤少生地,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香附、权壳、乌药理气止痛,丹皮清热凉血,五灵脂散瘀止痛,延胡索理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处方举例:
    五灵脂10克  当归10克  桃仁10克  丹皮10克  赤芍10克  红花10克  香附10克  延胡索10克  川芎10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半边莲15克  山慈姑10克

    【中成药】
    1.雷公藤片  每日2~3次,每次2~3片口服。
    2.人参鳖甲煎丸  每日2次,每次6~9克口服。用于明显肝脾肿大者。
    3.当归龙荟丸  每日2次,每日6~9克口服。
    用于毒入营血。
    4.夏枯草膏  每日3次,每次10~15毫升冲服。用于淋巴结肿大。

    【简便方】
    1.土大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五灵脂、制香附各20克,黑白丑30克,每日1次,每次6克,水煎半茶杯口服。

    3.龙葵30克,薏苡仁30克,黄药子15克,乌梅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减少病毒感染,避免化学因素、放射因素及可诱发导致白血病的药物。
    2.病人应注意休息,给予富有营养饮食。避免任何感染。
    3.及时治疗,定期随访。

缺铁性贫血

【概述】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从食物摄取的铁不够生理需要,体内贮铁减少,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出生6个月至2岁最多见。本病属中医“血虚”、“萎黄”范畴。

    【病因病理】
    小儿时期脏腑娇嫩,功能未臻完善,若喂养失宜,损伤脾胃,或饮食偏嗜,或先天禀赋不足,或病后失调,或因肠内寄生虫耗损气血,均可使脾胃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造成贫血。

    【诊断要点】
    1.起病缓慢。轻度贫血仅面色稍显苍白,常在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重度贫血有纳呆、烦躁、心率增快、心脏扩大及收缩期杂音等症状。
    2.化验:血红蛋白较红细胞数减少明显,常在60~100g/L之间,红细胞压积0.2~0.3,红细胞大小不均,形态不规则,中心苍白圈明显。血清铁<10.7umol/L,血清铁蛋白<l6ug/L。
    3.分度:轻度贫血,血红蛋白90~120g/L,红细胞(3~4)X1012/L;中度贫血,血红蛋白60~90g/L,红细胞(2~3)X1012/L;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60g/L,红细胞(l~2)X1012/L;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g/L,红细胞<1×1012/L。

    【辩证分型】
    1.脾胃虚弱症状:面黄无华或?s白,食欲不振,体倦乏力,或大便溏薄,形体消瘦,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脾胃虚弱,运化乏力,不能化水谷精微为气血,故面?s色黄,纳食不佳,体倦乏力。气血不足,故舌质淡,脉细弱。
    2.心脾两虚症状:面色萎黄或苍白,头发稀黄易脱,头晕心悸,气短音低,夜寐不宁,体倦乏力,纳少,唇口色淡,指甲淡白,或有头面及下肢浮肿。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软。
    证候分析:心气虚亏,心神失养测心悸不安,夜寐不宁。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测体倦乏力,纳少。气血不足,则面色萎黄或苍白,头晕,唇口色谈等。发为血之余,气血不足则头发稀黄易脱。舌淡红,脉细软,均为心脾两虚之象。脾虚水湿泛溢于肌肤,发为水肿。
    3.肝肾阴虚症状: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耳鸣盗汗,颧红潮热,面色苍白,腰膝酸软,毛发焦枯,指甲易脆,发育迟缓后质红,少苦或无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肝肾阴虚,虚火内生,故见颧红潮热,耳鸣盗汗,腰膝酸软。气血不足,故头晕目眩,发育迟缓。肝开窍于目,肝阴虚则两目干涩。面色苍白,指甲易脆,舌质红少苦,脉细数,均为肝肾阴虚所致贫血的表现。发为血之余,血虚则毛发焦枯。
    4.脾肾阳虚症状:面色(白光)白,唇口粘膜苍白,纳呆食少,肢倦乏力,或大便溏薄,精神萎软,发育迟缓,囟门迟闭,方颅发稀,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故纳呆食少,肢倦乏力,大便溏薄。肾虚精亏,精不化髓,髓海空虚,骨失所养,故发育迟缓,囟门迟闭,方颅发稀。脾肾阳气不足,则畏寒肢冷,精神萎软,音质淡,脉沉细等。
    气血不足,则面色(白光)白,唇口粘膜苍白。

    【分型治疗】
    1.脾胃虚弱治则:健运脾胃,益气养血。
    主方:六君子汤加减。
    加减:纳呆便溏,加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炮姜炭10克;舌苔厚腻,口内气秽,加苍术10克、厚朴10克、鸡内金10克;形体消瘦,加山药10克、黄芪10克、红枣  5枚。
    主方分析:本方为健脾养胃,化湿开胃的要方。
    方中人参甘温,大补脾胃之气,白术健脾除湿,茯苓甘淡,可健脾渗湿,半夏、陈皮化湿理气。脾胃得健,则能将水谷精微化生为气血,故治脾则可养血。
    处方举例:
    党参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半夏10克  陈皮6克  淮山药10克  扁豆10克  红枣5枚  莲肉10克  甘草6克
     2.心脾两虚治则:补脾养心,益气生血。
    主方:归脾汤加减。
    加减:头晕心悸,加柏子仁10克、磁石30克(先煎);夜寐不宁,加夜交藤30克、合欢皮10克;纳呆食少,加神曲10克、砂仁3克(后下);大便溏薄,加炮姜炭10克、山药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要方。
    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补脾益气,当归、桂圆肉、酸枣仁、远志、茯神补血安神宁心,木香理气醒脾,姜、枣调和营卫。
    处方举例:
    黄芪10克  党参10克  白术10克  当归10克  芍药10克  熟地10克  龙眼肉10克  枣仁10克  红枣5枚  甘草6克
    3.肝肾阴虚治则:滋养肝肾,补益精血。
    主方:左归丸加减。
    加减:午后潮热,加银柴胡10克、地骨皮10克;
    虚烦不眠,加枣仁10克、夜交藤10克;头晕耳鸣,加钩藤10克(后下)、磁石30克(先煎)。
    主方分析:本方为滋阴补肾,益精填髓的要方。
    方中熟地黄滋阴填精,山茱萸补益肝肾,山药滋益脾肾,枸杞子补肝明目,菟丝子、牛膝补肾益精,鹿角胶、龟版胶填补精髓。
    处方举例:
    熟地10克  山美肉10克  山药10克  枸杞子10克  女贞子10克  龟版15克  鹿角10克(先煎)制首乌10克  当归10克  甘草6克
    4.脾肾阳虚治则:温补脾肾,益气养血。
    主方:右归九加减。
    加减:纳呆食少,加神曲10克、谷麦芽各10克;
    大便溏薄,加煨葛根10克、炮姜炭10克;浮肿,加猪苓10克、泽泻10克;畏寒肢冷,加桂枝10克、白芍10克、红枣5枚;肝脾肿大,加丹参10克、鳖甲15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温补肾阳,填精补血的要方。
    方中熟地滋肾填精,附子、肉桂、菟丝子温肾补阳,山茱萸、山药、枸杞子培补肝肾,鹿角胶温补肾阳、填精补髓,当归补血养血,杜仲补肾健骨。
    处方举例:
    熟地10克  山萸肉10克  山药10克  枸杞子10克  菟丝子10克  仙灵脾10克  附子10克(先煎)肉桂3克  鹿角胶10克(烊冲)甘草6克

    【中成药】
    1.人参养荣九  每日2~3次,每次6克吞服。
    适用于心脾两虚。
    2.十全大补九  每日2~3次,每次6克吞服。
    适用于脾胃虚弱与心脾两虚。
    3.河车大造丸  每日1次,每次10克口服。适用于肝肾阴虚。

    【简便方】
    1.仙鹤草30克,苡仁30克,红枣10枚,水煎内服。适用于脾胃虚弱。

    2.生晒参3克,五味子6克,红枣10枚,枣仁6克,水煎内服。适用于心脾两虚。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广泛宣传母乳喂养的优越性,注意母亲孕期和哺乳期的营养,防止铁和其他营养素缺乏。
    2.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一般4~5个月婴儿应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菜泥、动物血、蛋黄、瘦肉、肝泥等。补铁时避免与大量牛奶同时饮用。
    3.及时医治各种疾病,预防寄生虫感染。未成熟儿应早用铁剂,防止贫血发生。
    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小儿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少吃滋腻厚味及生冷之物。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概述】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为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近年研究,发现患者血清中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升高,因此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本病属中医“血证”范畴。

    【病因病理】
    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两者均可导致血不循经,溢于肌肤,发为紫癜。小儿形体不足,气血未充,卫外功能不固,易受外邪入侵,热伏血分,内搏营血,灼伤络脉,迫血妄行,络伤则血溢,血不循经,渗于脉外,留于肌肤,发为紫癜。疾病反复,则可阴血受损,或心脾受损。阴血受损测生内火,阴虚火旺,血随火动,伤及血络,血不循经,溢于脉外而成紫癫。心脾受损,心生血,脾统血,心脾气虚,生血受碍,统血失职,血失所附,不能循于脉内,溢于脉外,发为紫癜。若病情迁延,日久渐见脾肾之阳受损,导致真气亏损,生血有碍,则紫癜也会反复发作,不易痊愈。

    【诊断要点】
    1.起病前1~3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皮肤、粘膜有瘀点、瘀斑或血肿,一般不高出皮面。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下肢较多。鼻衄、齿衄最多见,呕血、黑粪也有发生,偶有血尿。
    2.本病可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急性型多见于年龄较小儿童,在病前常有病毒感染史,病程在6个月以内,预后较成人良好;慢性型多见于较大儿童,病前无明显病毒感染史,病程迁延数月至数年,出血症状较轻,易反复发作。
    3.化验  血小板计数减少,小于50X109/L时可见自发出血。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相关血小板抗体(PAlgG、PAIgM)及相关血清补体(PAC3)升高。束臂试验阳性。

    【辩证分型】
    1.血热妄行症状:病前有外感风热病史。起病较急,紫癜红润鲜明,常密布成片,伴鼻衄、齿衄,可有发热,面红心烦,口渴欲饮,或尿色红,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证候分析:见于急性型,风热之邪伤及营血,热毒内盛,灼伤血络,血溢脉外,故见紫癜。卫分证未罢,邪正交争,可见发热,面红。血随火升,上出清窍,则为鼻衄、齿衄。移热下焦,灼伤肾与膀胱,则有小便出血。舌红苔黄、脉浮数,均为血热妄行之象。
    2.阴虚火旺症状:皮肤散在瘀点瘀斑,时发时止,下肢尤甚,可有鼻衄、齿衄,低热盗汗,手足心热,心烦不宁,口干咽燥,音质红,苔少乏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多见于慢性型,阴虚火旺,血随火动,损伤血络,发为紫癜。虚火上扰清窍,损及粘膜血络,则可见鼻齿衄血。阴津虚亏,虚火内扰,故见低热盗汗,手足心热,心烦口干等。舌红苔少乏津,脉细数,则为阴虚火旺之象。
    3.气不摄血症状:紫癜反复出现,瘀点瘀斑色泽较淡,病程较长,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呆食少,头晕心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多见于慢性型,病程较长,心脾气虚,生血统血失职,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发为紫癜。气虚则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血虚则面色萎黄,头晕心悸。
    舌淡红苔薄,脉细弱,均为气不摄血之象。
    4.脾肾阳虚症状:紫癜色暗,下肢较多,有鼻衄、齿衄,形寒肢冷,面色?s白少华,头晕神疲,纳少便溏,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常见于慢性型,日久脾肾阳虚,气血不足,统血失司,血渗于脉外,故紫癜色暗。阳虚之证测有形寒肢冷,面(白光)少华,头晕神疲。脾阳虚,运化失职,则纳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均为脾肾阳虚之象。

    【分型治疗】
    1.血热妄行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主方:犀角地黄汤、五味消毒饮加减。
    加减:烦渴喜饮,加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瘀点瘀斑较多,加紫草10克、仙鹤草10克;鼻衄,加白茅根30克、藕节炭10克;齿衄,加人中黄10克、参三七10克;尿血,加小蓟草10克、仙鹤草10克;大便秘结,加生大黄6克(后下)。
    主方分析:犀角地黄汤为凉血清热要方,方中犀角(用水牛角代)清热凉血、解毒化斑,生地黄养阴清热,赤芍、丹皮凉血散血。因本型病人起病急,多因外感风热引起,热毒较盛,故与清热解毒的五味消毒饮同用,方中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天葵子、紫花地丁均有良好的清热解毒的功效。
    处方举例:
    水牛角30克(先煎)生地黄10克  赤芍10克  丹皮10克  生石膏30克  银花10克  野菊花10克  紫花地丁10克  连翘10克  玄参10克生甘草6克  茅根30克
    2.阴虚火旺治则: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主方:大补阴丸加减。
    加减:低热者,加青蒿10克、鳖甲15克;盗汗者,加牡蛎30克(先煎)、地骨皮10克;鼻齿衄血,加仙鹤草10克、茅根30克。
    主方分析:大补阴丸为滋阴降火之主方。方中熟地、龟版滋阴填精,滋水以制火,黄柏、知母清泄相火,降火以保阴,猪脊髓益精补髓。
    处方举例:
    黄柏10克  知母10克  生熟地各10克  龟版15克  鳖甲15克  玄参10克  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  丹皮10克  甘草6克
    3.气不摄血治则:补气摄血。
    主方:归脾汤加减。
    加减:纳呆便稀,加山药10克、焦六曲10克;头晕心悸,加制首乌10克、五味子6克;睡眠不宁,加夜交藤10克、合欢皮10克。
    主方分析:归脾汤为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要方。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补脾益气,当归、桂圆肉、枣仁、远志、获神补血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姜枣开胃健脾,调和营卫。
    处方举例:
    黄芪10克  党参10克  白术10克  熟地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旱莲草10克  远志10克  仙鹤草10克  阿胶10克(烊冲)甘草6克
    4.脾肾阳虚治则:温补脾肾。
    主方:右归九加减。
    加减:头晕神疲,加黄芪1O克、党参10克;瘀点色暗,加参三七10克、丹参10克;大便塘薄,加菟丝子10克、炮姜炭10克。
    主方分析:右归丸为温补肾阳,填精补血之要方。方中熟地黄滋肾填精,附子、肉桂温肾补阳,山萸肉、山药、枸杞子、菟丝子补肝益肾,鹿角胶温补肾阳、填精补髓,当归补血养肝,杜仲补肾强筋。
    处方举例:
    黄芪10克  生熟地各10克  山药10克  山美肉10克  枸杞子10克  菟丝子10克  鹿角胶10克(烊冲)杜仲10克  当归10克  旱莲草10克

    【中成药】
    1.乌鸡白凤丸  每日2次,每次半丸研服。用于气不摄血。
    2.把菊地黄丸  每日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阴虚火旺。
    3.宁血糖浆  每日3次,每次5~10毫升口服。用于各型紫癜。

    【简便方】
    1.枸杞子10克,红枣10枚,党参15克,鸡蛋2个,加水同煮,食蛋饮汤,连服7天。用于气不摄血。

    2.景天三七15克,刘寄奴10克,茜草10克,水煎服。用于紫癜有鼻、齿龈等出血时。

    3.生石膏30克,焦黄柏15克,儿茶6克,五味子15克,浓煎含口,每次5~10分钟,治有齿衄者。

    4.灵芝菌100克煎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急性出血期,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避免外伤。并注意观察病情,如神志、呼吸、血压、脉象及出血情况等。
    2.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生活起居,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并注意保暖。
    3.饮食清淡,富于营养,饮食易消化。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呕血、便血时,宜半流质或流质饮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