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做事做官德为先【人生感悟】

 hnnycyx 2013-03-27

做人做事做官德为先

 

文:网络

 

 

  孔子的《论语》,是一部有丰富思想内涵的经典文献,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许多精神宝藏。而我们做人做事做官的关键前提之一的道德品德美德,便是其中闪耀着理性和仁爱之光的瑰宝。在我们大力倡导高效、务实地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挖掘这部儒家宝藏,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从历史文化中强身健体,从现实社会中看清是非,从个人经历中总结经验,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广大民众,促进社会事业进步、和谐发展。  

  先哲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话的大意是,国君用品德教化治理国家,他就会象北极星那样,泰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使众多的星辰环绕着他。几千年之后,重温先哲的话语,仍然可以体悟到其常新的一面。 

  “敬德”,原本是周初政治设计的一个重要理念。最初,周人所敬之“德”乃是与“效天”之制的宗教相结合的,它是宗法政治在道德观念上的反映。四千多年前,禹作为我国第一个王朝的奠基人,以其高尚的品德为后世治国者树立了榜样。《史记》中写道:“禹为人敏而克勤;其德不违,其亲可仁,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伟伟穆穆,为纪为纲。”《左传》记载周代人对禹由衷赞美的话则说:“美哉禹公,明德远矣!”  

  随着王朝的更迭,以往的“天命观”受到了质疑,人们则由“敬天”而倾向“敬德”。并赋予“德”以新的内涵。鲁太史克曰:“先君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左传·文公十八年》)在此,“德”更加体现在“处事”、“度功”和“食民”等方面。集中体现孔子仁政思想的《大学》在首章便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明确指出,《大学》的原理,在于为政者(君子)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亲民,在于为政者(君子)达到最高的理想境界。所谓“德”者,“得”也,非“得”于“神”,而“得”于“民”也。  

  关于德的理念,先哲孔子有明确的叙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种措施不仅适用于“治民”,更加适用于“政德”建设。在《论语》中,有关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言论很多,比如诚信、友爱、仁恕等言论,书中随处可见。孔子把信视为人的立身之本。他打比方说,人不讲诚信,就像车子上没有安拴牛马的横木,会寸步难行。其弟子曾参说他自己每天都多次反省,反省的内容他提到三条,其中就有忠和信。孔子作为一代宗师,言词也有激烈的时候,那就是看到学生不求上进或言行有违做人原则的时候。通常,孔子是作为宽厚长者的形象出现。他要求学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仁为己任。弟子们对孔子的评价是:夫子始终不渝坚持的原则就是忠恕。  

  道德诉诸人们的“良心”,诉诸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所谓“道德信念”,就是指通过启迪人们的道德觉悟、激励人们的道德情感、强化人们的道德意志、增强人们的荣辱观念,培养和形成古人所说的“羞耻之心”,从而使人们在内心深处形成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培养和形成人的道德行为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孔子在发挥“政、刑、礼”综合作用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德政的向慕归化功能,这种功能之不同于“刑治”之处,就在于后者是一种“威服”,而前者是一种“信服”。“威服”是因为“惧怕”,而“信服”则是因为“敬”;“威服”是一种表面上的顺从,而“信服”则是一种心悦诚服。孔子所谓“近者悦,远者来。”便是德政的一种归化效应。  

  《论语·颜渊》中载季康子三次问政于孔子。首次请教,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患盗,再次请教,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季康子第三次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由此可知,孔子的德政是以为政者(君子)的“正”或“德”为前提的,只要自己身正,足以使民就于正道,“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也就是孔子所谓“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尧曰》所载孔子的“尊五美,屏四恶”说,可足见孔子德政之学的总纲。孔子所谓的“五美”其一是(为政者,君子)给老百姓好处但自己却不耗费;其二是役使老百姓但不招致老百姓的怨恨;其三是追求仁义却不贪婪财利;其四是态度舒泰矜持,却不居功自傲;其五是威严庄重却不凶猛。孔子所谓的“四恶”其一是虐,是指对老百姓没有事先的教育而枉加杀戮;其二是暴,是指对老百姓没有事先告诫而苛求立即成功;其三是贼,是指对老百姓的管理没有始终如一,开始松懈,而突然予以限期完成交代的事情;其四是吝啬,是指对起初允诺给老百姓将给予益处,最终却不愿兑现,失信于民。在孔子看来,只有坚持“五美”,摒弃“四恶”,为政者(君子)才具备从政的条件。  

  春秋末战国初是一个礼乐崩坏的时代,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所以追求“长治久安”便成为孔子“仁政”思想的最终归宿。孔子认为,“仁政”的出发点在于“修己”,在于“内圣”。只有通过“仁者,爱人”,通过“立人”、“达人”才能“兼善天下”。  

  孔子是一个有崇高理想的人。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一生都在努力奋斗。用他的话说,是“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但孔子一生仕途不顺,可一直不乏从政的热情,而且也做过几任官,所任最高职位是鲁国的司寇,即现在的司法长官。不管什么样的官职,孔子都勤勉自励,力争做出一些政绩;而且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提出一些治国平天下的良策,特别是对从政者(君子)的为政之道提出了许多切中肯綮的意见与建议,对后人多有启发。  

  孔子认为为政者(君子)最要紧的是要有正气,也就是要德厚才宽。季康子(鲁哀公时的正卿,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力的人)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而“正”,是对“政”的最佳诠释。为政者“正”是为政的首要前提。因为为政者(君子)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影响力,他的一言一行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代表着一种风尚,一种榜样,民众不知不觉在模仿学习,所谓“君子所履,小人所视。”如果为政者(君子)事事出以公心,刚正无私,那么上行下效,民众自然跟着走正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如果为政者胡作非为,营私舞弊,那么他在民众眼里就一点威信也没有,说出的话也没有人听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形象地把为政者(君子)的作风比做风,百姓的作为比做草,风向哪边吹,草向哪边倒:“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所以要想正别人,先正自己,否则没有说服力:“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怎样才算得上是正呢?孔子认为:首先,内心要磊落坦荡,不搞阴谋诡计:“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其次,行为要光明正直,不搞歪门斜道:“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这是子游(时任武城县长)向孔子赞扬自己手下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这个人做事不抄小路,不走后门,不弄关系,不是公事,从来不到他的办公室去。再次,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独立的见解、思想,且敢于表达出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而不是随声附和,人云亦云;如果追求“仁”,连自己老师也不必谦让:“当仁,不让于师”;面对上级当政者(即使是皇帝),不弄虚作假,不阿谀奉迎,敢于据理力争,坚持原则:“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在生命与仁义(或者真理)面前,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今世之社会,我们党提拔和使用干部提倡:“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我们在人与人交往中,讲究“诚信”,说的也是道德建设范畴。共产党员需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而加强党性修养也是道德建设的一方面。高尚的道德品德筹就尊贵的人格品格,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这应该是每一位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目标。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道德决定一个人的人格,一个人的人格决定一件事的成败。因此,做人做事做官德为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