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十八章注译

 终结者010 2013-03-28
《道德经》第十八章注译

大道废(1),有仁义(2);慧智出(3),有大伪(4);六亲不和(5),有孝慈(6);国家混乱(7),有忠臣(8)。

   注(1)大道废:大:大者,主也。老子曰:万物归焉而不知主,可名于大。大道者:【上天真一主宰】之道也,谓真一,独一无偶也;乃无始之原有,非幻有。若以受有之文字,详夫真一之原有,必不能得,何也?真一本然,非从所生,亦无从生,无似像,无往来,无始无终,无处所,无时光,无仰扬无开合,无依赖,无气质,不囿有,不同物,所以,智慧之觉悟,声色之拟议,皆无能为矣。废:废者:隐藏也,发显也,抛弃也。大道(【上天真一之道】)隐藏而发显。在道学真境中指点,修道之人在寻求临近【上天真一之道】之时,尽其心力,而了不可得,不能究其隐藏,而见其发显。比之种子生根发芽之后,种子在哪里去了,在苗里面,到了结果之时,种子又出来里。此命显而性隐之理。《天经》喻云:“我是隐藏之宝,我喜人认我。”至圣喻云:认识自己本身的人,便认得造化之【上天真一主宰】”。在【上天真一主宰】为自隐,在人之私欲为抛弃。

   (2)有仁义:有:开始了,产生了,生出了;“有”者:天命也,发显【上天真一主宰】本然本具之一切理像之第一义也。仁:真心现也,真性真命和合是谓天地所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乃【太上至圣先天无极之灵光】显于先天。义:义者:真身成也,【人祖盘古大帝】太极全美端庄之仪也。仁义者:【太上至圣无极清净之灵光】入于【人祖盘古太极全美端庄之仪也。开始了至圣无极清净之灵光入于人祖大帝】太极全美端庄之仪体。在道学真境中指点,【上天真一主宰】隐藏后,显了【太上至圣无极清净之灵光】,【太上至圣无极清净之灵光】隐藏后,显了【人祖盘古大帝】太极全美端庄之仪体。此时离【上天真一之道】尚近,修道之人只要自本体中,觅得【太上至圣无极清净之灵光】便觅得了大道(【上天真一之道】)。《天经》喻云:“我(【上天真一之道】)始出造化了【太上至圣无极清净之灵光】,至完全而端正,复降于低中之至低(【人祖盘古大帝】之身体)”。所以,修道之人自此舍身取义以成仁也。

   (3)慧智出:慧智:【上天真一主宰】本具大智真知,万物之理像咸具于【上天真一本体】。老子曰:“是为无状之状,无像之像,是谓恍惚。。。。。。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出:发出,显露,彰显。【上天真一主宰】本具之万物之理像之大智真知彰显了。《天经》喻云:“当时,我(【上天真一主宰】)教授了盘古万物道名称。”在道学真境中指点,取义成仁道途径隐藏了之后,就彰显了万物理像道大智真知,而修道之人,就要以大智真知来认己克己,成物成己,格物致知,穷神知化而成仁。

   (4)有大伪:大伪:最大之假象之物,诱惑欺诈,喻首魔之性显露。就显露了最大的首魔之欺诈。在道学真境中指点,修道之人在以心力认识万物之理像,穷理格物之中,必定受到最大的首魔之欺诈诱惑,而偏离大智真知,所以,知理又不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天经》喻云:“首魔以欺假之言对人祖言道:'我把你俩引到长生之树前,到不朽到国土上去,且以【上天真一主宰】的大智真知,却又有来自首魔之大伪诈之欺骗。

   (5)六亲不和:六亲:父(母)子,兄弟,夫妇。和:和者,归中也,规中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不和:不归中,不达道也。父(母)子,兄弟夫妇之喜怒哀乐之情志意欲不归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上天真一主宰】于穆流行之谓也。在道学真境中指点,当大智真知发生之后,大伪之欺假便参入其中,在一家之中以父为中心,以【上天真一主宰】为归中归根之势被打破,喜怒哀乐之情志意欲朝向趋向临近于大伪欺诈,“和”被打破,不归中(不归信【上天真一主宰】)则不达道。《天经》喻云:“【上天真一主宰】之喜,寄之于人子父(母)所喜之间”,又云:“你们崇拜【上天真一主宰】着,你们孝顺父母着”。是谓人道包天地也。

   (6)有孝慈:孝:事亲也。事亲有三品:身事也,心事也,命事也,身孝者,全其养;心孝者,成其善;命孝者,赎其罪。至孝者,三品皆备,奉亲于无过之地,使不坠于迷逆之中脱离还报之苦,更享无量之福。慈生养也,代天行化也。正教之生养有五:一曰归信(【上天真一主宰】),二曰体圣(【太上至圣无极清净之灵光】),三曰亲贤(遵随【明师道长】),四曰生理(齐家而返于孝道也),五曰习学(教之以【上天真一主宰】之道),归信之后心正,体圣而后意诚,亲贤而后身修,生理而后家齐,学习而后国治。有代天地造化之功。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斯文二者是也”。在道学真境中指点,至孝而返仁也,至慈而复天命也  。

   (7)国家混乱:国家:国者,君也;家者,民也;国家者,君民也;天下也。民者,君之身也,四肢百骸之比喻也。混乱:混乱也,君昏,则民乱。君王昏聩而不亲民,则天下之民混乱也。《中庸》曰:“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思之人,不可以不知天”。又曰:“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君之亲民,尊贤,礼下,则人治矣;天下治则国泰民安,和谐而至返本还源而归真矣。至圣喻云:“凡诸君长,若无大过不及,惟一公平治世,去此而返于静天,登于光明宝座,俯视诸天,其乐无逾;枉法者,去此而堕于下级,拘于黑暗禁狱,陷于万苦之中,其难亦无逾焉。”

   (8)有忠臣:忠臣:忠者:中之于心也,耿耿也;忠臣者:僻袪异端,斩除万幻直返于天下之大本,忠臣者,是为人之大本也。正教之忠有五品:一曰忠于【上天真一主宰】;二曰忠臣于《天经》;三曰忠于:【太上至圣无极清净之灵光】;四曰忠于【明师道长】(即领袖);五曰忠于众生之民众。五品俱全,真忠全美,为人子人臣之事尽矣,人道立而天道备矣。

   直译:大道(【上天真一之道】)隐藏而发显,开始产生了【太上至圣无极清净之灵光】,又入于【人祖盘古大帝】太极全美端庄之仪体;(【上天真一主宰】本具之万物理像形成之)大智真知彰显了,就显露了最大的首魔之欺诈;(一家之父(母)子兄弟夫妇)六亲不归中而达道了,就有以孝道而返仁慈以复复天命之(人)法;君王昏聩而不亲民,则天下之民混乱了,就有僻袪异端斩除万幻来直返【上天真一主宰】之(人)法。

   释义:大哉!【上天真一主宰】,万物归焉而不知名。首显【太上至圣无极清净之灵光】,是为仁;再显【人祖盘古大帝】太极全美端庄之仪体,是为义:再显【明师道长】代理之高品,是为智慧;再显五常修身之法规,是为忠孝。在【上天真一主宰】造化之于穆流行中,处处指标设引,不使修道之人无以旨归,而误堕于迷途也。圣人之道其庶几乎?一来一往,一降一复,人道全立而天道备矣,“道包天地人包道”。 



                                                                                                                                                                                                                        ——终结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