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教授变成争大基金的“机器”……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3-29

当教授变成争大基金的“机器”……


  本报首席记者 姜澎
  科研经费如何分配,这问题不仅学界关注,社会也极为关注。
  近年来,《文汇教育》聚焦这个问题,相继刊发了“院士增选大幕后的江湖气”、“‘科研寡头病’助推院士评选闹剧”、“科技界急需引入‘印象管理’”等文章。毕竟,我们都关心国家的科研发展、技术创新,我们渴盼国家的研发投入能真正用在刀刃上,而那些真正身怀梦想的科研人员,也不必为了钱而耗费精力甚至错失课题。
  事实上,如何更加合理地分配科研资源,科研人员不仅有故事、有经历,也有话要说。从本周起,《文汇教育》推出“基金的烦恼”栏目,倾听学者们讲述申请各种基金项目时遭遇的麻烦、困惑,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
  
  过完年也就个把月时间,可在沪上一所985高校任教的王珧,已是第三次被学院领导请到办公室去“谈话”了。三次谈的都是一个问题:为什么没去申请2014年的国家973计划。
  王珧手头已有三个自然基金项目,用他的话说,不申请是因为分身乏术。“这三个都做好,就很不错了。”在学校,有三个基金在手,考核也算满项了。但学院里,对于像王珧这样明明有潜力却“不思进取”的教授,院领导仍不免要时常敲打敲打。
  在大学里,教师考评的指挥棒已经悄悄转变。“现在,论文数量不是考核的重点,科研成果不是考核的重点,申请了多少基金才是考核的重点。”目睹院长在大会小会上催着教师们申请各种课题、尤其是国家基金,王珧觉得这不仅有悖科研初衷,科研人员的异化也更严重,“简直成了学院争取经费的机器!”
  
一年里有8个月,在为基金奔忙
  申请基金要谨慎,因为实在太耗时。王珧教授掰着手指头算:只要申请基金,从前期准备“本子”(基金项目申请书)到后期参加各类评审,少则5个月多则8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更不要提其中还包括文字修改和“交际”,桩桩件件都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按照计划,科研人员申请基金项目的“本子”递交截止日通常是每年3月中旬。今年的申请截止日是3月15日。倒计时算算王珧准备的时间,他说,这次恐怕准备了一年多。“这还不算题目或想法产生的过程。自从我评上副教授开始,参加基金评审几乎成了每年必做的事。”准备“本子”后,通常要不断修改,一稿、二稿、三稿,先递到学校,通过学校内评审后,到3月份初递交……
  这就是申请基金的日子,平时的教学、科研都不能停,王珧常常白天上课,晚上到实验室里去一边做实验,一边写报告,每天都要到凌晨两、三点回家。
  
等待基金降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日子
  这个月,王珧总算把“本子”递交上去了,他说,此后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日子——等待,还是等待。
  预测“本子”的走向,每个科研人员心里都有一张清晰的路径图:如果本子在这一关就卡住了,那就爽快地整装等待下一年;一旦过了头两关,也会一直焦虑着。
  “大家都想方设法打听各种消息,实验室的‘大牛’往往是消息的重要来源,还有一个信源,就是学校的科研处。”王珧说,打听的重点是:自己的申请书落到谁的手上。如果是熟人,那么就互相关照,有时候很熟的同行还会电话通知。“反正一个圈子里的,有的是互相照顾的机会。”
  到了7月初进入会评阶段,那更让人纠结。“大多数时候,我们实验室的‘大牛’会参加各种会评,基本上一结束就可以知道结果了。”不过,如果是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或者小实验室,那就得听天由命。通过了会评,谁中谁不中,结果基本尘埃落定。
  “申请的过程,对心理是一种太大的考验”。王珧说,因为“本子”在被评审时“一枪毙命”的原因难以捉摸,有时候是项目本身有硬伤;有时候,申请的题目正好是评委要做的;有时候可能是“本子”上没有列同行评委的相关文献;也可能是“本子”上写的内容不够谦逊;或者是导师或者合作者是同行评委的“对头”,对方“恨屋及乌”;也可能是自己参加交际不够,没有进入到评议同行的视线……除了“本子”上的功夫,王珧说,还有大量的本子外的功夫。“去年争取一个国家级的项目,在1个月之中就去了北京3次。”
  
以量取胜,还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三个基金都未结题,王珧忙得够呛。但从去年开始,院领导却频频暗示他尽早争取更大的科研平台。“973项目可以先申请起来,当不上973的首席科学家,也应该出去跑跑关系,至少要加入嘛。”
  到底是以数量取胜,还是应该把自己想做的科研项目做好?道理谁都懂,但现实如何却是另一回事。
  基金数量决定教师在学院的“地位”。王珧说,项目多、经费多的教授,在学院里总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甚至办公室也可以挑好的;开会的时候坐最好的位置,当然,如果不想来开会,请假也更方便,毕竟人家有大项目和大资金在手。”和王珧同一年评上教授的同事,去年参加了一个国家973项目,并且还是一个重要子课题的负责人,今年在学院里连招研究生都可以优先选学生。
  可对王珧来说,到手的每一个课题都是他费尽心血争取来的,也是自己真正想做的题目。如果此时再匀出精力到其他同行那里去拉关系,组织大团队,实在是疲于应付。“难道让我看着课题在自己手里‘烂’掉?!”
  各类基金项目以几篇文章的形式草草收场,这样的事情王珧看了不少。他说,973项目是应用类的大项目,而自己的研究领域是偏理科的——这是他不去申请大项目的另一个原因。如果把它包装成一个973项目,“那得逼着我去包装,满篇的假话了。”
  没有拉进大笔科研经费,意味着王珧在学院里可能要靠边站。可他走过几年基金申请的路后,算是想通了。“少申请也有好处,可以把那些用于交际应酬的时间省下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对一个研究偏理论的学者来说,本来就不需要动辄数千万元的大资金。
  比起争取大基金这项荣誉,做好眼前的事情,享受到眼前的快乐更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