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教师评校长

 山花烂漫 2013-03-31

听教师评校长
以前,没有担任校长之前,听同事评论过校长;在区教育辅导组(见备注)工作期间,经常到区内各个学校去,常常听到教师评论他们的校长;现在,担任了校长,仍然有机会听到教师评论校长,听过现在的同事评论过以前的校长,也听过其他学校的教师评论过他们的校长。

听教师评校长,对于已经做了校长的我来说,倒是一件有教益的事。在听教师评校长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师最希望校长能尊重人、公正、廉洁、有能力。教师最反感的是得不到校长的尊重。教师是文化人,特别希望得到校长人格上的尊重。同样是布置工作,有的校长采用商量的口气,教师听着舒服,干起来也起劲;有的校长颐指气使,教师出于服从校长的权力,当然不便拒绝,但心里早就感冒了,次数多了,便心生埋怨。教师还十分反感校长有失公正。评先进、评职称、提拔干部,这些事情属于学校的敏感话题。处理得公正公平,以成绩取人,凭能力用人,教师就服贴,工作就有积极性。如果校长存有私心,凭个人感情的厚薄取人,以私人关系的亲疏用人,就会打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反正干得好与不好一个样,甚至干得好的还不如干得不好的,谁还乐意出力干?教师都希望在一个廉洁的校长手下工作,这样的校长管理的学校人际关系简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教师是讲道理的人,不会反对校长凭着正当的途径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份物质利益,也不会反对正常的人际之间的交往,但教师都强烈反对校长贪婪钱财,以与教师之间物质交往的多少来看待教师。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能在能干的校长手下工作,能从校长身上学到尽可能多的东西,能在校长手下获得成长,希望校长能把学校从成功带向成功。学校办得好,教师在外面说话,也觉得腰板硬,脸上有光。校长自身能力不行,还容易带来另外一个缺点——嫉贤妒能,不敢用能人,唯恐能人作出的贡献多了,会动摇自己的位置。在这样的校长手下,能干的老师有一种压抑感,挺不舒服。

我发现,教师大都比较朴实,对校长没有太高的要求。校长在平时,也不必对自己要求太苛刻。校长也是人,不是神,不必要求自己十全十美。实际生活中,十全十美的人也是不存在的。校长有一些无伤大体的缺点,教师是完全能够理解的。

我发现教师对校长德性的要求高于能力的要求。教师首先希望与一个品性正派、为人厚道的校长同事。他们希望有能力能得以施展,有成绩能得到承认,希望校长看得见他们的能力与成绩。教师普遍希望校长有一个比较好的个人形象。在许多时候,校长的形象好像关乎他们的荣誉,说到自己的校长如何如何的好,他们往往喜形于色;说到自己的校长如何如何的不好,他们仿佛觉得自己也不光彩似的。教师最敬佩的还是德才兼备的校长。身为校长应该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带领教师干出一番事业来。

我还发现教师评论校长的缺点多于称赞校长的优点。这一点似乎容易挫伤某些校长的自我感觉。一个人做了校长真的不能自我感觉太好,自以为是,还是低调一些为宜。校长对于人事、人生真要有成熟的理解。教师虽然是知识分子,但仍然具有普通人的心理特征。校长做了一百件好事,教师或许忘记了;但校长只要做一件坏事,教师大都会记住。不少教师不仅会记住校长的不是,而且会将他记住的校长的不是告诉别人。这是人性的弱点使然,教师也不能例外。这一点倒是提醒校长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知道学校里有几十双眼睛在看着自己呢。既然做了校长,在学校就成了公众人物,是学校各种矛盾的汇聚点,校长还是应该谨言慎行。有时自己不在意说了一句什么话,无意中伤了某个教师的自尊,校长自己早就忘记了,教师却念念不忘,耿耿于怀。正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样的事是时有发生的。

作为一个已经做了校长的人,经常听听教师评论校长,反思反思自己的言行,似乎有助于自己把校长这个职务做得更好。

备注:20028月前,海门市天补、三厂、悦来、四甲、包场五个区每个区都设有一个教育辅导组,直接向教育局负责,服务于教育局局长室及各职能科室,上传下达,起到联系教育局和基层学校的桥梁纽带作用,还负责区内几个乡镇中小学、幼儿园、成教中心工作的统筹协调。19977月至20028月本人在四甲教育辅导组任小教辅导员。

                           20073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