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秦时期民族的融合

 壶公评论 2013-04-01

先秦时期民族的融合

壶公评论2006-10写于麒麟山麓

一、以善为德、融合四方

 

帝舜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222),位于北纬34.9°、东经110.4°的山西永济蒲州,日月无光,山河震动。这次地震是中国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具有破坏性的地震,震级:51/2,烈 度:Ⅶ,1995年地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将其编号为第一的强震。

舜,建都蒲坂,即今山西永济蒲州;其统治所及古冀州含陕西黄河以东至河南黄河以北的区域。

从后来的一些记载看,地震的区域并不只是舜都。《墨子.非攻》记:“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庙,犬哭乎市;夏冰,地拆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太平御览》记:“三苗欲灭时,地震泉涌。”

以此看,在三苗生存的区域,地震更加严重。

这一时期的人即信祖宗神,更信上天,唐突不安中总觉得什么事情要发生了,最后总算知道三苗地区被难更重,而且人情汹涌,乱象丛生。  

三苗的先民就是九黎,是传说中的三大部落联盟集团之一,蚩尤是这一部落联盟集团的首领,距今约5000年前。九黎部落联盟与黄帝、炎帝为首的两部落集团发生冲突,在涿鹿大战。

孔安国的史记·五帝本纪·集解》曰:君号蚩尤。;《国语·楚语》注中说:九黎,蚩尤之徒也。;《书·吕刑释文》、《吕氏春秋·荡兵》、《战国策》都证明蚩尤是九黎之君。

被称之为蚩尤九黎九黎蚩尤好战,《管子·地数篇》:蚩尤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龙鱼河图》: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食,造五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万民钦命。;《山海经》:黄帝令应龙攻蚩尤,蚩尤请风伯雨师以从,大风雨。;《史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军士皆昏迷。” 

尽管都是近于神话传说式的历史,和西方的《荷马史诗》相似,都是属于必须进一步考证的历史,但也并非子虚乌有。从远古而来的中华民族是由九黎华夏东夷三大族群逐渐形成的,蚩尤与炎黄二帝是中华三祖

汤因比在其《历史研究》认为,无法以国家为单位对西方的历史作一个探讨。即使以宗教为单位来讨论,也发现显现在他面前的是支离破碎。聚合性和分裂性,是中、西文化重要的区别点之一。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的时候,我们能够强烈地感觉到,中、西文化根本区别点是以或以面对人生和社会,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很不一样的两种文化发展历程。 

史学家白寿彝说:蚩尤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黄帝神通更大,派天女下来,驱散了风雨。最后,蚩尤还是被黄帝打败了。蚩尤战败,对于三苗族群来说后果严重,从此退出了黄河中游,甚至退到长江以南,真是一泻千里。

有人认为三苗是真正的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后裔,而所谓华夏族群其实只是陕西蓝田人的后裔。所谓的东夷、苗蛮其实是一家子,其共祖为伏羲女娲、神农、蚩尤等。这种争辩当然只是一些学术上的讨论,东夷、苗蛮最后归化华夏族群并不只是战争的縁故,因为所谓东夷、苗蛮严格的概念上并不具有整体性,只是尚未进入华夏族群的部落的统称,而华夏族群,尤其是进入夏朝,已经进入封建制度的社会,整体性、结构严密的社会自然比散乱的部落社会更有力量。在华夏族群不断扩张的过程中,东夷、苗蛮的部落逐渐进入华夏社会是很正常的。关键的是,这样的一个社会能够区别于西方的模式,也就是说为什么能够逐渐的巩固下来。

这样我们注意到一种特殊的现象,一种与西方社会的侵略、掠夺和强迫式的社会扩张完全不同的现象。这个现象就是以为基本指向的,后来发展为,直至现代的和谐。

对于中国文化的这一特点,历史有充分的记载。《帝王世系》载:"有苗氏负固不服,舜乃修文教三年,执干戚而午之,有苗请服。" 而《吕氏春秋·上德》记:"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 在《荀子·赋篇》则表述为:"干戈不用三苗服。" 古史大言舜之德政, 当然也无须过于理想化,以免宋襄公的迂腐。其实之所以能够"执干戚而舞之",是示之以强大的武力,与穷兵黩武者比较,区别在慎于武力。

从地震发生的情况看,舜不仅仅没有对三苗动武,而且帮助抗灾了。史载舜帝将部分三苗部落迁移到北方,使其与北方族群相融合,这里面显然含有为灾民安排生活出路的问题。

《孟子》以为舜出生于现代山东一带,属于东夷族;而尧为黄帝后裔,属于华夏族。

何光岳在其《舜裔源流》中提出:舜帝正因入赘于黄帝、颛顼族的尧,为尧的女婿,所以舜的子孙便把尧、颛顼、黄帝当作祖宗来祭祀。所以说舜是由东夷族融入炎黄族的。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华夏族群仍然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有一种说法认为,尧之所以不用其子的丹朱,只是因为丹朱给了三苗人,上述的争端也只是因为争位而起。另作别论。
舜登临帝位,在任命的二十二位官员中,除皋陶、契、伯夷、夔、垂、益是舜帝同族的东夷族外,禹、后稷、龙等均为炎黄族。

中华民族能够以大一统的方式发展至今,以善为德、融合四方的思想观点的指向是极为关键的,其实这一观念也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中国的内外政策。 

壶公评论2006-10-02 21:30

 

二、先秦时期民族的融合

 

英明伟大的尧君也,功德巍巍!
博大广袤的苍天在上,只有尧德配之。
千千万万的民众感受着天与尧的恩德,
尧君那巍巍的功业,焕发出灿烂的光华!

----壶公评论《博大的“中庸”》

此诗译自孔子的《论语、泰伯第八》。孔子称尧、舜、禹治下的时期为“三代之英”,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时代。

古史残迹告诉我们,尧、禹是正统的华夏族人;而舜是东夷人,只是后来成了尧女娥皇、女英的上门女婿。总之都是华夏族的一家子。

不过,孔子确证是殷人之后,钱穆在“驳胡适之《说儒》”一文中很明确地说:“孔子殷人”。当然孔子出生于鲁,鲁正是殷遗民之国。在后一点上有争议,钱穆反对“胡()文引傅孟真(傅斯年)说,鲁为殷遗民之国”。但是傅斯年之说是有根据的:《左传》记,周以殷遗民作东封: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旗,夏后氏之磺,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旅:条氏,徐氏,萧氏,索民,长勺氏,尾勺民,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父之明德。

所以傅斯年写到:“可见鲁卫之国为殷遗民之国,晋为夏遗民之国,这里说得清清楚楚。”

傅斯年同时认为:“鲁之统治者是周人,而鲁之国民是殷人。”

其时这一个特点在夏代是相当普遍的,例如《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记: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

而《吴越春秋》云:“禹周行天下,还归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封有功,爵有德,崩而葬焉。至少康,恐禹迹宗庙祭祀之绝,乃封其庶子於越,号曰无馀。”

《贺循会稽》记:“少康,其少子号曰於越,越国之称始此。”

《越绝》记:“无馀都,会稽山南故越城是也。”

也就是说,夏的扩张常常只是在占领地留下几个侯王,而那里的老百姓,不问你是东夷,还是苗蛮,都是华夏族了。

相对于发源于陕西高原的华夏族群,殷商即是东夷了。殷人是成汤、盘庚的子孙,殷商王室的后代。《尚书·盘庚篇》中我们可以大略明白这一族群的来龙去脉。盘庚是商代的开君主成汤的十世孙,也是商王中最后一个迁都的国君。据《竹书纪年》说是自亳迁于北蒙,曰殷 亳(bó)今河南商丘,殷即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这个过程并不是一次完成的,从《尚书·盘庚篇》中殷商之都在三百年间搬迁了五次,主要的是为避免水灾,显然这一时期仍然是水患频发。

殷商是活跃在黄河中、下游的族群,与发源于黄河中、上游的华夏族群有一个地域上的区别。在夏代,两者尚未统一,所以有夷夏之别。这种表述也不精确,因为在尧舜禹时期,两个族群的统一大致已经解决了,只是在禹的继承人的问题上发生了问题。也就是华夏族的禹之子启篡夺了合法继承人,即来自东夷的益的权位,引发了战争。夷夏的矛盾在这一时期极其尖锐,这一点在先秦诸子的文章中有大量的反映。

不过,民族融合的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固然有残暴者的纷争,更主要的是彼此的相互关注,于是我们读到了殷人东夷人之后的孔子对华夏祖先衷心的赞颂。

壶公评论2006-10-03 11:4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