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个小时的鉴定,得出了这样的结论:1号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一致认为属于元代实物,是元青花中的珍品。其他11件器物被目鉴者全部否定、认为是新防,而采用目鉴与科鉴相结合,即“宏观断年代、微观辨真假”的方法,使用80倍显微镜和200倍、500倍电子显微镜进行痕迹鉴定者,则对11件器物给予了不同的肯定,其中3号“元青花荷莲纹大罐”、4号“元青花龙纹四系扁瓶”、5号“元青花釉里红堆塑捏花盖罐”、7号“元青花龙纹象耳瓶”、8号“大明宣德年制祭红暗刻龙纹梅瓶”、10号“明洪武釉里红飞龙纹象耳瓶”和12号“元代釉里红松竹梅纹玉壶春”8件器物得到多数的鉴定师的肯定,只有2号、6号、9号器物鉴定争议较大。
肯定和否定的根据(证据)何在?由鉴定人分别进行了陈述。痕迹鉴定是主观鉴定与客观鉴定的结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古陶瓷鉴定,肯定与否定不是靠“老经验”、“一眼活”,而是拿出证据,用事实和证据说话,有人给痕迹鉴定做了通俗解释,痕迹鉴定就是“取证鉴定”,证据就是“自然老化痕迹”和“人为做旧痕迹”。
![[转载]元代明早期瓷器痕迹鉴定图片分析 [转载]元代明早期瓷器痕迹鉴定图片分析](http://image59.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4/0315/31388154_1.JPG) 元青花梅瓶钴料特征1
![[转载]元代明早期瓷器痕迹鉴定图片分析 [转载]元代明早期瓷器痕迹鉴定图片分析](http://image59.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4/0315/31388154_2.JPG) 元青花梅瓶钴料特征2
自然老化痕迹是无法仿造的,什么是自然老化痕迹?自然老化痕迹是怎样形成的?自然老化痕迹的形态特征及人为做旧痕迹的特征等是这次实物鉴定研讨的重点。
刘育麟主任强调,痕迹鉴定研究、应用、宣传、推广任重道远,鉴评委将团结国内外痕迹鉴定的专家、学者、鉴定师汇聚在一起,共同推动痕迹鉴定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并使其在大众收藏中发挥作用。他透露,“鉴评委”年内将编辑出版《中国古陶瓷痕迹鉴定论文集》,更高规格和更大范围的痕迹鉴定研讨会正在积极筹备中。(王芳)
![[转载]元代明早期瓷器痕迹鉴定图片分析 [转载]元代明早期瓷器痕迹鉴定图片分析](http://image59.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4/0315/31388154_3.jpg) 元青花梅瓶自然老化痕迹特征1
![[转载]元代明早期瓷器痕迹鉴定图片分析 [转载]元代明早期瓷器痕迹鉴定图片分析](http://image59.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4/0315/31388154_4.jpg) 元青花梅瓶自然老化痕迹特征2
![[转载]元代明早期瓷器痕迹鉴定图片分析 [转载]元代明早期瓷器痕迹鉴定图片分析](http://image59.360doc.com/DownloadImg/2013/04/0315/31388154_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