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贺州客家戏

 民族地志 2013-04-03

贺州客家戏又称山歌剧,主要流行于贺县及昭平县、富川县境内客家人聚居地区。

清中叶,上述流行地区就盛行客家民歌[竹板歌][鲤鱼歌][鸡歌]和客家道情,逢年过节,各地的客家歌手聚集起来以盘歌为乐。清光绪十年(1884),贺县莲塘艺人邱满,穿乡过寨,为各地的祭祀祈神演唱[竹板歌] ,使[竹板歌]传唱更为普遍。民国以后.客家歌手开始以[竹板歌]唱一些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并不时穿插一两句俏皮的道白,以逗人发笑。起初,演唱是由一人即兴发挥的,渐渐发展为二人以上对唱、合唱及伴唱。伴奏乐器也不断增多,在表演上又受到本地师公歌舞的影响,并吸收借鉴了其他戏曲艺术的表演手法,具备了表演故事的功能。1950年,贺县公会乡的农民组建了第一个业余剧团,并以客家[竹板歌]为主唱腔,演出了一个现代戏。从此,客家戏正式命名。1954年后,贺县的沙田、莲塘、桂岭等乡镇也相继组建了客家戏剧团,1981年贺县文艺队改组为专业的客家山歌剧团。客家戏吸收借鉴其他戏曲的艺术表现手段,不断改进音乐和表演。

客家戏音乐主要来源于客家民歌,除[竹板歌],还有[咚咚扯][呜呜畏歌][对唱歌][训调] [夜深沉][和尚调]等,伴奏曲牌主要有[长行调][八音调][小开门][拜堂调] [迎客调]等,伴奏乐器最初只有竹板、渔鼓,后来增加了二胡、月琴,并吸收了其他戏曲的打击乐器,如板鼓、小堂鼓、小钹、大锣、大钹等。其中最主要,也是最有特点的乐器为竹板。最初的乐队建制只有四人,乐器不断增多,乐队亦不断扩大,现在舞台演出时,则有十几人组成的乐队伴奏。

 1950年以前,客家山歌艺人只演唱一些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1950年尝试编演了现代戏《铁树开花》。1955年贺县举办首届民间业余文艺会演,演出了《歌声嘹亮对门山》、《打猪草》、《歌唱狮洞水库》、《破除迷信》、《送郎参军》等一批现代剧目,各业余剧团曾移植搬演过其他剧种的剧目。《铁树开花》是客家戏第一个现代题材剧目。1950年由谢平编剧,贺县公会乡业余剧团演出,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翻身做主人的故事。《挂牌》  1981年由李仁编剧、苏斌导演。由贺县客家山歌剧团演出。剧本写大妈成立了一个山村婚姻介绍所,要挂牌正式工作,但与大伯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反映了新旧两种思想观念的冲突。同年在梧州地区文艺会演中获一等奖,同年参加自治区农村业余文艺会演获三等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