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南戏

 民族地志 2013-04-03

毛南戏

 

毛南戏是毛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戏剧艺术。它来源于民间,形成于道教跳神节目。清代道教(梅山派)传入毛南山乡后,为传播其教义,为立足当地,教徒(俗称“师公”)们多方面吸收群众喜爱的歌谣曲调、舞姿造型和优美的民间传说,融入“仙话”,编成各种娱神节目。20世纪50年代末,经文化工作者和群众搜集整理,衍变成毛南戏。

毛南戏的内容以民间故事传说为主,如反映阶级斗争和爱情悲剧的《三娘与土地》,内容丰富,剧情悲壮,深刻反映了毛南族社会历史,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点,又不失浪漫色彩。演出后,深受群众欢迎。

毛南戏集歌舞、话剧、民歌民谣曲调及“师公”的“条套”舞姿于一身,综合性突出。表演时,对白和歌舞并用。其中的音乐唱腔除采用本民族传统的比、欢、耍和排见及其派生曲调外,也吸收壮族“唱师”和“汉族”的一些腔调,如路腔、哀腔、花腔、哭板、骂板、快板、慢板等,其舞姿不仅造型优美,而且构图画面、线条色彩和意境都相当美观大方、细腻、富有诗意。伴奏乐器有二胡、笛、唢呐、三弦、木叶等;打击乐有长鼓、铜鼓、小鼓、大鼓、铙、钹等。毛南戏的历史虽然不很长,但深得本民族及附近兄弟民族的喜爱。

毛南戏在毛南族民间唱师(师公)调套法事仪式和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兴戏曲剧种。流行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1959年,商霭如、韦志华、韦志彪、戴崇和将毛南族民间传说《三娘与土地》改编为同名剧本。1962年,江骏等根据毛南唱师和民歌音乐设计音乐唱腔,由下南业余文艺队演出,成为毛南戏的奠基之作。此后,又创作演出《迎春》、《心红菜牛肥》、《窑堂火红》等一批现代题材剧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