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史哲方面,我完全不否认有自学成才的可能性。实际上,我说真的,人文科班本质上来说就是自学成才的!学霸就是成天泡在书堆里读啊读啊,一般大学生就去享受大学生活了,大家懂的,学霸就是一种忧伤的存在!而且文科根本没有团队合作或者团队交流什么的!因为每个人可以接受的阅读面都不一样,初学者都必须自己先在书海里毫无目的地漫游一阵子!但是思路一定要正确,不少科班出身也不一定学得到做学问的思路,和老师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别以为认识传说中的高人就能放心了!那些德高望重的教授们会经常告诉你“我也不能回答你的问题,你再多读读相关著作可能有所收获”!或者说“这个我只能谈谈自己的观点,其他学者可能也有别的观点”,内牛满面啊!所以说就算科班也是自学的根本没错!我必须说,许多文史哲学生在本科阶段很寂寞,比民科还寂寞的感觉啊……这也可能是国内文科环境弱的原因,学霸真是单靠异常的天赋和一股顽固的劲儿。我觉得普通人很难达到这种象牙塔的境界,而社会文化界又这么浮夸,思路走错是非常容易的。因为果壳里没有文艺民科秀场所以不好举例子,豆瓣上有各种文艺民科,大家可随意围观。一定要注意,所谓百家讲坛的风格都是普及性的知识,绝不是专业研究。我个人认为落入民科很大的误区在于总是有所图谋(例如想秀一下自己的博学啦,想贬低一下某位大家啦,想装一下自己有多深刻啦),心态不够谦虚平和。再三劝各位有志于涉足人文科学的童鞋,千万不能有所功利目的啊…… 2、学习人文科学的两大难点:语言和阅读量。语言底子一定要好,现在国际环境下,语言会的越多越好。就语言关这一点,不仅是民科就望而生畏了,连科班也会因此被淘汰很多。欧美大学的古典学专业,都是少则学习三四门语言,多则七八门。阅读量则比语言还要重要!读得多不算什么,关键是要读到位,读准精髓,读书读了跟没读似的人太多了。文科从入门到选准研究点估计就要五年阅读量,然后就这个研究点,至少要十年的阅读量才能有所小成,要把前人写到的都读个差不多才行。这就是为什么自然科学可以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出成果,而人文科学就休想了。 3、下面谈一些科班的技能训练。第一,学习中国古代历史、古代文学、古代哲学的,繁体字和文言文要读写运用得通达晓畅就不用说了,训诂音韵、古文体例、文献分类,这种基础能力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训练出来。一般民科不是富的没事做,很难沉下心来阅读跟他八竿子打不着的这些拗口晦涩的东西(没错,完全可以想是泡一壶茶,拿一卷竖排繁体书,不闻花语不问征伐的那种状态才行)。古代中国文史哲不分家,该读的古典文献一个也不能少哦。第二,学西方文学和西方历史的,英文不说,最好会一点点法语(法国历史学家和文学家都比较多)和拉丁语,现在好的西方古典学科专业都有开拉丁语课程,帮助理解一些古典文献(大半的翻译就TM是个渣渣啊!看中文翻译的人都是初学者也就是渣渣啊!)第三,学习西方哲学的,英文必须好得没话说才行,中文翻译的哲学原著看着玩玩还行,要做学术就会被人耻笑的,起码要读英文版。想学好点就尽量去攻破德语和拉丁语吧,以便阅读原著。古典逻辑、现代逻辑是必须要掌握的。没事去学点数学也是好的,毕竟笛卡尔是现代解析几何之父,要是不懂他的数学怎么能懂哲学,还有维特根斯坦、庞加莱,读他们的哲学都需要一些数学基础。哲学民科的最大毛病就是逻辑不好。 4、再谈一点人文科学的入门书。这方面的思想著作实在太多了我就不提。我推一些研究思路比较明显以便模仿和追循的著作。文学主要读海量原著,我不多说。中国文学《红楼梦》和《文心雕龙》先读个五遍通达再说。外国文学,荷马史诗和莎士比亚,先读个五遍通达再说。中国历史学入门级基本思路强推《万历十五年》和《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这两本书要读不懂就还是先去读高中课本吧,接着二十四史慢慢来看。西方历史学推荐克罗齐的《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国哲学,请把四书和老庄读通到尽量背诵不解释,再就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可以参考。西方哲学,推荐罗伯特·所罗门的《大问题》(The Big Questions)读通这本,基本保证你学西哲不会走歪。 5、很有可能让人自不量力一开始就去读然后就读歪了的书:王国维、南怀瑾、唐长孺、牟宗三、罗素、汤因比、斯宾格勒、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尼采、梭罗。(PS:马克思恩格斯可以随意读,国人的基础很不错的说) 6、网上资源,外国哲学和外国历史,耶鲁的公开课是很不错的。但是信息量巨大,每节课要求阅读50页以上的原著,因此如果要想跟上课程以及学好,中国学生的软肋依旧是语言和阅读量。近期中国大学也录制了一些中国历史人文方面的公开课,我个人意见是,各位当百家讲坛看吧,不要抱太大希望。 7、最后谈一下人文科学的最终杀手锏:阅历。人生阅历是做好人文科学的必要条件,这是毋庸置疑的。怎样与和谐社会打交道与学术水平有一定联系。做现代研究的尽量政治中立,或者自觉立场。中国现在没有大师,我不举例了。建议想要自学的朋友不要回避自己的心理障碍就可以了。 8、我的废话有些多,乱入真是惭愧,请大家继续讨论。 【再转一个哲学专业同学对我这篇指南的看法】看完了,学人文语言绝对比你写的还重要,语言作为媒介对人文知识的影响非常大,所以若深入学习的话,读书必须是要读原著才真正有发言资格。。认识一哥们在哈佛神学院,学印度教。。先学了两年梵语,再学专业课还是天天发疯。。用他的话说,读人文的PHD,就是先用三五年学一门语言,再学专业。。然后再学另一门语言再三五年。。还有,按现在的哲学主流,即分析哲学,经受完善系统的哲学训练非常必要,国内院校都是搞哲学史不是搞哲学,以致大量哲学爱好者以自学哲学们沾沾自喜,实际上哲学问题是个万年坑,跳进去几辈子都可能爬不上来,但在今天,没有系统的训练跳都跳不进去(虽然过两个月拿到的是哲学学士学位,但我知道自己没有跳的能力,很惭愧),这已经不是苏格拉底的时代,即使真的是苏格拉底,他所想所为,也远远不够了 |
|
来自: feeling5739 > 《待分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