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子的内心修养

 holines 2013-04-04

老子多次歌颂婴儿赤子。《老子》第10章中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这是说,专一精气,而至于柔,能做到像婴儿那样吗?在第20章又说: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这是说:得道之士淡泊淳朴,就像婴儿还不会笑的样子。在第28章又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永恒的德不离开,复归到婴儿的纯真状态。在第49章又说:圣人皆孩之。圣人使得老百姓都像婴孩那样单纯质朴。你看,老子对于婴儿琢磨透了,这位哲学家的心里老有婴儿、赤子的形象浮动着。这样一来,他的心态当然能不断地校正,他的人生当然长寿,当然超脱,当然潇洒!
  其实老子说的是一个内心修养的要求,是高境界生命状态的要求。老子是教诲人们,通过深厚的修养,使升华到高深的道德境界。这就是能精之至,即心地真挚,精神饱满,生机勃勃。这就是又能和之至,即是心灵纯洁凝聚,和谐寡欲。这样就能够自然、天真、活泼、恬淡、充实,离天道本性更近,离婴儿、赤子那种生命状态就近了。这种要求当然很高,很难完全做到,但是现代人却确实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与智慧,可以达到老子所说的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再说孔子也爱那婴儿、赤子啊!西汉刘向的《说苑》里说:一次孔子来到齐国的外城门外,遇到一个婴儿,其视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说:赶快赶车过去啊,美妙的韶乐将要起来啦!孔子看到那婴儿的眼睛是那样的美妙,其黑则黑如点漆,其白则白如琼玉,其精光闪烁出天真圣洁,是一种神圣的美。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孔子非常感动,叫他的御者快些走近到他那里去,韶乐将升起了。他把婴儿的心灵美比起他素来最爱敬的韶乐,以为这是韶乐所启示的内容(宗白华《中国古代的音乐寓言与音乐思想》)。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都审美地歌颂婴儿、赤子。

选自:《老子》与百姓生活  姚淦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