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论语 -学而第一》

 壶公评论 2013-04-05
读《论语 -学而第一》
作者:壶公评论 2009-09-04 21:56
 
宋初治国者赵普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初识,不得其意。认真揣摩《论语》,又为赵宋惋惜,如果当年赵普能够以“一部论语治天下。”,或者就没有后来的亡国之祸。笔者再从《论语 ? 学而第一》读起,思而记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了什么?直观的理解是:学习修养自己和福国利民的学问,适时地实行,岂不快乐?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岂不快乐?自己的学问有所成就,即使不为人知,也心平气和,这不正是一个君子的风范吗?
徐醒民教授记述的雪公的《论语 ?学而第一》讲要更精彩,摘而录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故人生来即须求学。「学」、觉也。学喻开蒙,学然后知不足。故二十篇以「学而」为首。
研究任何学问,首须明其作用。前清人学《论语》,用于科举考试,吾人今日用于复兴文化。天地人号为三才,天地皆有好生之德,人为天地之心,应具天地之德,始可称之为人,此为中国文化。「学」即是学作人之道,初学为士人,以至学为圣人,皆不离学。「时」乃时常,「习」乃练习,「说」即悦。时常练习,所学有成,故喜悦。
「朋」,志同道合者。学儒必须寻师访友,学有所得,又有志同道合者自远方寻来请教,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故云「乐」。
学在自己,用由天命,学成而人不知,不得其用,天命也,君子何愠之有,故曰不「愠」。

如果只是重复前人的注译,不免数黄弄黑了。每有所学必有所长,这本来就是学习的乐趣。笔者以为“学而时习之”的“习”应该重在实践和进步,而不是重复。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是一个提高自己境界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不亦说乎”。学“礼”者如果每天对着镜子作揖打躬,何乐之有?
孔子的三“乐”并不是孤立的,是连贯而递升的三种层次。以此理解,“有朋自远方来”是一个学习者走向社会的过程。在单身汉的日子里,每临傍晚,笔者常常寻访朋友作彻夜清谈。争论固然激烈,但是言必有据。所以工作之余总得查阅经典以备再辨。书虽不多,但是认真,到了现在居然能记下许多。场所是一个楼梯下的隔间,灯是昏黄的,参加者或踞或坐,争辨者侃侃而谈。现在回忆,还能感觉到当年的愉快。这是我们走向社会的开始,后来这个草窝里飞出了金凤凰,因为那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为阑珊处。”如果有此成就,自然乐在其中了。也不尽然,当年朋友们的“天命”并不相同。譬如笔者,蓦然回首,灯火依然昏黄。不过近年得闲,常常登山。松吟风拂之际,盘踞大石,与古人对话;远眺山下雾锁烟迷,超然物外,怡然自得。或可谓“人不知而不愠”乎,近“君子”之道乎?笔者以为,这一句说的是立志,淡泊而明志,志向更是纯正。
人世沧桑,世事沉浮,颇为困扰。不过,风者,困而讽也;骚者,扰而忧也。困扰之中或可磨砺认知的真纯,亦得学无止境之趣,莫不更得一乐?

这个文章是应朋友之约,讨论儒学与现代外交的关系。说了一大段,都与外交无关。难道儒学真的与经济、民主、外交无关吗?如果这样评论,只能说理解儒学于肤浅。正如赵普的能耐只有“半部论语”而已。儒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是中华文明之源。国际间的竞争不只是硬实力的对抗,更是软实力的抗衡。而软实力,就是文明作为一种力量的体现。它不仅仅体现在外交的谋略上,更体现在一个民族的文明对外的感召力。
软实力体现在外交的谋略上,智者基辛格就曾经以西方的象棋和中国的围棋比较了美国和中国的不同的外交风格。而中国的围棋的特点典型地体现了儒家中庸、和谐的特点。
文明对外的感召力实际上存在于国际政治的始终。西方不断地对中国的民主和人权施加压力,好象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这些理念,好象作为具有强烈的政治特点的民主和人权可以通过外部的力量强加而不必考虑一个民族发展的实际条件。中国人民争民主和人权,但是和外力的强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外力的强加实质上是利用软实力的征伐。
而中国始终不为西方所折服,反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对于个人是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力量,对于国家是为了强化自己的软实力;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于个人是进入社会的进程,对于国家则是处理好种种关系,有理、有利、有节地融入和影响国际社会;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于个人是修养和志向,对于国家则是体现为强大的感召力和远大的目标。

笔者欣赏外交人员的汉官威仪和外交事务上的揖让争衡。其间,净透了儒家文化,外交是人的交往。能说儒学无外交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