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苏迷 2013-04-05
同里:波光映“三桥”

  清晨,水面还浮着层薄雾,已有人蹲在河沿洗衣服了。同里的早晨,在波光与水声中睁开了眼睛。

  沿河的店家一块块搬开门板,吃早点的桌椅一张张摆在河沿,三三两两的人们开始走出家门。微风过处,店家门前杏黄的幌子随风招摇。

  水乡的风景,是水,是船。天气尚早,游船的生意还没开张,静静地泊在河道里。旁边岸上,一树梅花开得正艳。渐渐地,游客多起来,船娘们越来越忙碌。我们刚登上其中一只,船娘就轻快地摇橹前行。同里的小河,水不很清澈,水汽倒还清爽,导游小褚说:“气温变暖得快,水里红藻多起来,这几天正在开始换水呢。”

  同里古镇,方圆1平方公里,有15条蜿蜒的小河流过,古镇也就被水分成了7个小岛。“河街并行,桥路相连”,将小镇连接在一起的,是49座各色形态的古桥。
春季旅游贴士

  门票:票价100元。

  交通:上海、南京、杭州、无锡、宁波等地均有旅游专线车,自驾车可从苏嘉杭高速公路吴江(同里)出口下。

  推荐景点:

  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园占地仅九亩八分,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

  “三桥”太平桥,桥为梁式,小巧玲珑,桥上有联一副,曰:“永济南北太平路,落成嘉庆廿三年”。吉利桥处太平桥、长庆桥中间,桥型为拱形桥,桥之南北两侧都有桥联,南侧一联曰:“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北侧一联曰:“吉利桥横形半月,太平桥峙映双虹”。长庆桥,俗名谢家桥,桥上有桥联一副,曰:“公解囊金成利济,好留柱石待标题”。同里人每逢婚嫁喜庆,要喜气洋洋绕行三桥,口中长长念一声“太平吉利长庆”。凡逢老人66岁生日,午餐后必定也去“走三桥”,以图吉利。
  同里的“三桥”闻名遐迩,分别叫长庆桥、吉利桥和太平桥。小镇居民婚嫁时“走三桥”的传统习俗,至今已延续数百年。

  吉利桥边,不少人正驻足向河中观望。走近看时,原来是几只鱼鹰正在捕鱼,不过这已不是渔翁的谋生手段,而是古镇旅游的一个表演项目了。

  退思园,同里的一处私家园林,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惟一散落在乡间的一处。

  退思园中一池春水,倒映着园内的粉墙黛瓦、亭台楼阁,一群红鲤穿梭其间。池塘周围,春天的色彩次第呈现:朴树刚发新芽,黄杨已满树翠绿,玉兰花洁白似雪,一树粉红的桃花掩映于绿树之间……

  同里的水巷,两岸多是枝叶繁茂的香樟。虽有夏日绿树浓荫的清凉,但在这杨柳如烟的季节,似乎缺了些柳枝摇曳的婀娜。正遗憾间,不觉走进了一处叫珍珠塔的景点,相传著名戏曲《珍珠塔》的故事就发生在此地。转过景点前厅,刚跨入后院,迎面竟是一片新绿,一条杨柳水岸就在眼前了。

  镇里的负责同志介绍,为保护和展示水乡风貌,同里每年都会投入100多万元用于水环境治理,近年更是投入2000多万元,修建了7座景观水闸,将年平均水位从2.8米提高到3.3米,此举不仅使水景更美,而且极大提升了水质。

  夜色降临,柔和的灯光在小镇的水面上荡漾。石板路上的行人渐渐稀少,临水的茶社和咖啡吧里则多了些游客和年轻人。

  在古镇口一处叫“正福草堂”的民居客栈,泡一壶清茶,听店主人娓娓讲起古镇近年的变迁。店主人姓陆,同里人,2001年在此从事第一批民居客栈的经营,为游客们提供“中国式精致生活”。

  不知不觉间,已近晚上10点。跨进窄窄的街巷,路上行人已寥寥,店铺的铺板正一块块合起,缝隙中透出淡淡的灯光,空气中蔓延着河面上飘来的阵阵水汽……一片静谧中,水乡同里正悄然入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