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无极作品天价背后的融合之道

 yiyidaodao 2013-04-10

赵无极作品天价背后的融合之道

赵无极的《10.1.68 》以6898万港元成交

  法籍华裔著名画家赵无极9日下午因病医治无效在瑞士沃州逝世,享年93岁。刚刚结束的本月6日,香港苏富比“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拍卖专场,赵无极《10.03.83》的油彩画布,以1600万港元起拍,最终以3200万港元落槌,赵无极作品再次成为拍场焦点。

  法籍华裔著名画家赵无极9日下午因病医治无效在瑞士沃州逝世,享年92岁。

  赵无极是一个写在现代艺术史册上的名字,他的绘画作品运用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技法,抒发了飘逸玄妙的东方心性,其独特的极具个性的绘画风格使之成为闻名当代世界画坛的抽象派绘画大师。

  1948年,在父亲的支持下,赵无极决定与夫人谢景兰一起前往巴黎继续深造,开始了一条全新的艺术探索之路。在随后的几年内,他在欧美各国写生、游历,随着知名度的上升,在各国多次举办展览,与众多艺术家交友。

  在巴黎,他重新发现了中国,重新找到了艺术的本源,独创了“抒情抽象派”的绘画风格。其间隐含着大自然的神韵和中国文人画的意境,充满着东方的神秘与中国的诗情。

  赵无极说:“人们都服从于一种传统,我却服从于两种传统。”他是以西方的表现形式发掘中国的艺术传统和艺术精神,将西方的抽象融入了东方的意象之中。他的盛期作品是一个完全抽象的形式世界,让人生发出许多投射了审美联想的幻觉,从中叠印出一个充满生命律动的自然世界。

  在拍卖市场上,赵无极引领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1999年,一幅1962年创作的无题抽象画在佳士得(Christie”s)伦敦拍卖会上售价仅为15,254美元。但到了2003年,Doyle New York以388,300美元拍出了另一幅无题作品。两年后,佳士得在香港以240万美元价格拍出一幅三拼画作品。2008年,赵无极的作品“向杜甫致敬”(Hommage a Tu-Fu)在香港以590万美元拍出,而1992年这幅画作在巴黎的拍价仅为46,000美元。刚刚结束的本月6日,香港苏富比“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拍卖专场,赵无极《10.03.83》的油彩画布,以1600万港元起拍,最终以3200万港元落槌,赵无极作品再次成为拍场焦点。

  一位东方画家在法国绘画半个世纪,一直在引领风骚,除了卓越的天资和良好的机遇外,更有赖于其顽强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赵无极以更高的文化见识从远距离把握到中国唐宋以来的艺术传统,他的画具有中国从五代到北宋的大家的风范,让世界对于中国艺术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他将西方现代绘画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与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相结合,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赵无极”成抗跌明星

资料相关图片

  日前,在台北罗芙奥2012亚洲现代与当代艺术拍卖会上,赵无极作品《失去的大海》第一口喊价便高达1亿台币,引起现场一阵哄动,最后,这件作品被一位现场买家以433万美元高价拍下,这也创下了赵无极“克利时期”画作的世界拍卖纪录。15年前,在巴黎画廊里出售的赵无极绘画作品价格还不超过5万美元。而现在它们能够轻易拍出百万美元的高价,最贵的作品价格甚至高达800万美元。

  全球艺术市场信息网Artprice数据显示,去年赵无极是拍卖会上身价最高的仍健在的中国艺术家,他的作品拍出了9000万美元,超过了曾梵志和张晓刚等当代艺术家。由于近10年来中国收藏家对赵无极作品的兴趣不断升温,他目前拥有空前的盛名。

  升值迅速且抗跌

  1951年,赵无极的作品开始转向抽象艺术。然而,直到上世纪90年代,由于大多数人抽象艺术不感兴趣,画廊和美术馆对赵无极的兴趣有所减弱,甚至对赵无极的作品削价清仓。

  2003年,赵无极的作品开始有转暖的趋势,纽约Marlborough画廊展出了一批赵无极的新作,这是逾10年来赵无极作品首次在美国展出,之后,赵无极的作品又在巴黎和香港一些私人画廊进行了展览,并在巴黎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Jeu de Paume Gallery)举行了作品回顾展。

  随后收藏家将目光投向了赵无极。1999年,一幅1962年创作的无题抽象画在佳士得(Christie's)伦敦拍卖会上售价仅为15254美元。但到了2003年,Doyle New York以388,300美元拍出了另一幅无题作品。两年后,佳士得在香港以240万美元价格拍出一幅三拼画作品。2008年,赵无极的作品“向杜甫致敬”(Hommage a Tu-Fu)在香港以590万美元拍出,而1992年这幅画作在巴黎的拍价仅为4.6万美元。

  2011年,赵无极作品的价格触及新高,当时苏富比(Sotheby's)拍卖的赵无极画作《10.6.68》售价高达880万美元。

  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艺术品市场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不少艺术家的作品出现了缩水情况。但是,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赵无极,他的作品却并不受太大影响。有关资料显示,大师创作高峰时期的作品在金融危机前的身价一般都在千万元左右。如《16.4.59》就以740万港元成交;而1956年创作的《京戏》也已有了706万港元的身价。在2009年秋拍中,《17.4.64》作品成交额高达3817万港元;作品《19-11-59》以3034万港元高价成交。今年香港佳士得推出的《02-01-65》、《14-3-59》,也均拍出了2082万港元的高价,由此赵无极作品的抗跌性可见一斑。

  谁在收藏“赵无极”

  2011年2月15日,在伦敦苏富比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上,赵无极1991年创作的《10.01.91》估价60万至80万英镑,160万英镑成交,远远高出估价。而该作的购买者则是大连万达月宝斋负责人、收藏家郭庆祥。最近两年,郭庆祥频频发力,在拍卖场上争夺赵无极作品。到目前为止,他收藏的赵无极作品已有10件左右。

  在2011年香港苏富比“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拍卖会上,赵无极作品《10.1.68》陷入买家争夺战,最终,来自山东济南的任春霞战胜郭庆祥,以6898万港元拍下此作品。

  其实,除了在拍卖场上显露锋芒的这两位之外,大陆藏家也有不少介入赵无极作品收藏。近20年来,赵无极作品经由欧美辗转至台湾,再从台湾交易延伸至香港、东南亚等地,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一直到最近两年蔓延至内陆,经过时间的考验,赵无极作品已经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国际盘”。 在台湾画廊、经纪人和拍卖公司的推广、宣传推动下,赵无极等海外艺术家的作品成为台湾藏家的主要收藏品。据统计,目前流入市场60%的赵无极作品都在台湾收藏家及画廊手上,而且他们很少出手。香港苏富比20世纪中国艺术部主管陈秀玉介绍,“赵无极作品再次出现在市场上的机会很少,他作品的收藏家都具有相当的实力和背景。”

  据业内人士介绍,赵无极作品的藏家分布很广,主要有中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印尼几个大区块,还有海外华人。而中国买家的加入,使赵无极作品的价格节节攀高。

  上涨趋势明朗

  收藏专业人士指出,赵无极的个人艺术大致可分为四个艺术阶段:他于1948年留法,1948至1957年间,由具象走向抽象,并受瑞士艺术家克利的影响,使用象形文字般的符号来构成画面;1958至1964年,画家则以强烈的色彩在画幅中间堆砌"山脊式"构图,在张力中吟唱抒情诗意;之后,这种极具时空张力的表现在上世纪70年代逐渐转变为磅礴的空灵颂歌,笔触狂放潇洒,色彩成了一种情绪语汇,忽高忽低,若隐若现;延续这份优雅;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赵无极的作品画面更形精简,不疾不徐,言简意赅,是为艺术家晚年的心情写照。其中,1958至1964年的作品最受藏家喜爱,大多被台湾藏家收藏,流入市场作品最少,价格也最高。

  据陈秀玉分析:“赵无极是首位享有国际声誉的20世纪中国艺术家。我们预计他的作品价格会上涨。他的作品数量非常有限。”

  赵无极作品受到追捧,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中国收藏趋势的演变,也彰显其不可限量的后市行情。陈秀玉则表示,“赵无极作品收藏家的换手实际上也反映了中国艺术品收藏的话语权逐渐转移到中国买家的手上,这种转化是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

  在收藏家郑好看来,选择老一辈艺术家作品的标准应该是看是否具有东方的美学精神。而具有东方美学精神的艺术家必须有两个相辅相成的条件:一是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包括有在国外学习、参观经验,对西方现当代艺术有一定了解;二是这些艺术家完成的作品必须具备强烈的东方精神,具有明显的东方符号和特征。因此,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这几位艺术家不仅有清晰的国际线路,在国际上取得很好的声誉,他们而且不丧失东方精神,“具备东方美学的骨髓和国际的扩张性。”将来,仍将具有强大的升值空间和潜力。

嘉德春拍7件作品全景呈现赵无极艺术之路[组图]

2012-03-29 17:30:00 来源: 东方网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0)
赵无极《1.5.70》
赵无极《1.5.70》
赵无极《13.2.92》
赵无极《13.2.92》

  赵无极是第一位享誉国际画坛的中国现代画家,也是第一位在世界现代美术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的华人艺术家。他以吸收民族传统之神韵、博彩欧美绘画之精华,融汇东西之所长的独特画风,被世界艺坛推崇备至。

  日前,记者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获悉,在即将于5月中旬举行的2012春拍中,将集结七件赵无极重点作品,作品创于时间从1940年代跨越至2000年,将“全景”呈现赵无极的艺术探索之路。

  据中国嘉德油画部高级业务经理李艳锋先生介绍:“嘉德2012年春季拍卖集结了赵无极7件各个时期、不同艺术种类的精彩之作,包括:1948年的油画《山间小路》,1961年的水彩《无题》,1969年的石版画《抽象》,1970年的油画《1.5.70》,1990年代的油画《13.2.92》和《24.09.99》及2000年的石版画《春夏秋冬》,涵括油画、水彩、版画,完整地呈现出赵无极从赴法至风格成熟收获艺术之果的探索之路。赵无极的作品在各个时期均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却有几个共同的特征一直贯穿整个艺术发展过程之中:书法式的笔触、开放式的构图、图画元素的均匀分布以及轻松地随意感。这些特征共同产生了一种抒情气氛,这种特殊的抒情感阐释了西方普遍意义上对‘东方’遐想的心理期待;又将西方‘抽象’绘画的理解东方化,使之在精神上得以融通,而成为东西方人眼中的成功的视觉经验,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相信此批作品将为藏家珍视。”

  其中,最为重要的作品创作于1970年的油画《1.5.70》,更是画家抽象山水的巅峰之作,目前此幅作品估价待询。创作于90年代的两幅代表作品,《13.2.92》目前估价为1000万至1500万人民币,《24.09.99》估价为600万至1000万人民币。

  1948年《山间小路》:开启抽象艺术的征程。

  1948年开始,身在法国的赵无极开始了从表现主义至抽象绘画的嬗变之路。这位东方巨子,随后创造出笔贯中西的绝世佳作,横扫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国际艺坛。这件《山间小路》便是一个起点。整幅作品流露出强烈的个人风格,随性的意向、轻快的用笔,却隐约带着一种萧瑟的孤寂,画面中超现实的意味和氛围使人联想到宇宙内在高深莫测的生命意义。此外,在这件作品中,赵无极开始强调了画面的平面特质。赵无极之前的作品明显抗拒写实空间,在试图摆脱色彩对比产生的混淆的空间关系之后,他又转到这种非空间关系的处理上。这一点显示出赵无极迈向抽象艺术的开端。

  1960年代《无题》、《抽象》:借用水彩与版画形式回归中国传统

  如果说刚到巴黎的赵无极学会了“抛弃”,那么20世纪60年代,在抽象艺术探索上初获成功赵无极却开始了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某种“回归”。1961年创作的水彩作品《无题》、1969年创作的石版画《抽象》便反映了他从对西方抽象艺术的热衷追求继而回归中国传统的主线。

  水彩作品《无题》即创作于此种背景之下。画面的构图设计刻意提高观者的视平线,树木逸笔草草而略显奔放,显然延续了他少时接受的传统国画山水所启迪的方法;抒情意味浓厚,酣畅淋漓的笔墨深具东方意韵,同时又流露出西方抽象的浪漫主义色彩。此外,这个时期他进一步放弃色彩的微妙变化,并经常将色彩限制在三色。这种惜色如金的态度,直接目的便是产生简化、但比较强烈的意象。这种简化的、强烈的意象正是版画所追求的艺术效果。这也是赵无极后来多做版画的原因之一。

  1969年的《抽象》为其版画之精品,为套色石版,黑色的笔触粗大有力,分割并协调画面中心大面积的橘红色,色彩对比强烈,呈磅礴之气;另外,他对中国水墨的运用经验已经在版画创作上有所体现,色彩的设置上刻意模仿墨在宣纸上产生的渲染效果。画面意味雅致,似曾熟识的画面中能让人体会到新的美感与意趣。

赵无极《24.09.99》
赵无极《24.09.99》

  1970年《1.5.70》:赵氏抽象山水的巅峰之作

  《1.5.70》是台湾早期最具权威性的美术类刊物《雄狮美术》在1972年创刊周年特刊“赵无极特刊”的封面作品。赵无极选《1.5.70》作为台湾专业媒体第一次系统介绍其艺术创作专刊的封面,足见此作在其艺术创作生涯中的重要性,亦说明赵无极本人对这件作品极为满意与看重。《1.5.70》还收录在由Jean Leymarie 与Francoise Marquet共同编著的《ZAO WOU-KI》。

  70年代,赵无极风格愈加雄伟蓬勃。在“师古人不如师造化,师造化不如师心源”的感召下,他以书法式的大笔触挥洒,带速度的敏锐线条,以铺陈壮丽的色彩表现其个人的精神状态,以及一种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其在抽象绘画上追求的元素得以全部实现:独特的色彩运用、多变的笔式探索此时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从东方哲思中提炼出的虚静作为,使他的作品曾现出“万物静观皆自得”的极致画面,同时也使得其令人激赏的抒情抽象绘画的发展进入了艺术水准的巅峰期。《1.5.70》典型的表现了他这个鼎盛时期的绘画特征。

  1990年代:《13.2.92》、《24.09.99》:纯净之色达空灵之境

  90年代,赵无极开始蓄意重新探讨中国绘画的根本。这个阶段,对“水墨”效果的偏爱及模仿,促使他对色彩的使用愈加稀薄和透明,而色彩的纯度和亮度却愈加提升,所以,此时期的作品呈现一种令人眩目的明亮形象。其作品亦开始出现大片的白,或仅稍著淡彩,而且这类空间经常占据画面的中央。创作于1992年的《13.2.92》与创作于1999年的《24.09.99》均为此时期的典型作品。

  《13.2.92》及《24.09.99》分别为赵无极90年代初、90年代末的代表作品。《13.2.92》尺幅巨大,为200×162cm,作品开始用愈加稀薄愈加透明的方式来提升作品的鲜亮感和单纯感。《24.09.99》中则将这种鲜亮及单纯发挥到了极致。大面积的金黄色肆意的铺在白色的画底之上,视觉冲击力令人震撼。

  《13.2.92》画面以单纯的蓝色、白色为主,在两种色彩的交界处以随意的色彩流动、滴溅形成强烈、富有律动的随兴感。画面中央的留白像一个虚无之漩涡的形象。效果空灵,将观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所设置的小宇宙的中央。

  《24.09.99》色彩绚烂,以大面积的金黄色为主基调,干细的笔触与湿粗的渲染穿插互见,黄色柔软的铺开在白色画底之上,硬朗的红色引导着整个画面的方向感,给人以一种向上升腾的力量之感。这两件作品无不让人联想到宇宙的虚空、宏大,超自然的奥妙以及对生命意义反思。


  2000年:《四季春夏秋拍》:艺境归一,已入化境

  版画《四季—春夏秋冬》(一组四件)展示了其驾驭色彩的强大能力,以及运用色彩表现特定氛围的艺术天赋。画家愈加直率地表现着精神和情感,在行云流水的优美节奏中,蕴含着对意象世界的理解。其表现自然情致与精神境界的高超技法已表现的炉火纯青,已入化境。

  据悉,中国嘉德2012春季拍卖会将于5月8日至11日预展,12日至15日拍卖,地点均为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东方网 宋振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