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山词序(【宋】黄庭坚)

 率我真 2013-04-11

小山词序(【宋】黄庭坚)

小山词序
【宋】黄庭坚
小山词序(【宋】黄庭坚)

    晏叔原,临淄公之暮子也。磊隗权奇,疏于顾忌,文章翰墨,自立规摹,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诸公虽称爱之,而又以小谨望之,遂陆沉于下位。平生潜心六艺,玩思百家,持论甚高,未尝以沽世。余尝怪而问焉。曰:“我盘跚勃窣,犹获罪于诸公,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乃独嬉弄于乐府之余,而寓以诗人之句法,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士大夫传之,以为有临淄之风耳,罕能味其言也。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目。曰:“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乃共以为然。虽若此,至其乐府,可谓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其合者高唐、落神之流,其下者岂减桃叶、团扇哉?余少时间作乐府,以使酒玩世。道人法秀独罪余以笔墨劝淫,于我法中当下犁舌之狱,特未见叔原之作也。虽然,彼富贵得意,室有倩盼惠女,而主人好文,必当市致千金,家求善本。曰:独不得与叔原同时耶!若乃妙年美士,近知酒色之虞;苦节臞儒,晚悟裙裾之乐,鼓之舞之,使宴安酖毒而不悔,是则叔原之罪也哉?山谷道人序。

浅谈黄庭坚的《小山词序》

樊南词客

历来学者讨论词学中的寄托论,多从清代常州词派说起。其实,北宋不仅出现了有寄托之词,而且产生了词的寄托观念,其标志就是黄庭坚的《小山词序》。

清代常州词派创始人张惠言以寄托论词,常有牵强附会之病,论者多已指出。如他认为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词表达的似《感士不遇赋》,解说”照花前后镜”四句即《离骚》”初服”之意等,显然没有从作者的生活环境、思想状况和作品艺术形象的实际含义进行考察,是想当然的臆测和比附。其实,词在初起之时是并无寄托之深意的。欧阳炯《花间集序》说:”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庶使西园英哲,用资羽盖之欢;南国婵娟,休唱莲舟之引。”可见,花间词原是产生于士大夫文人花前月下、酒筵歌席之间的作品,是为了给那些”南国婵娟”提供较之”莲舟之引”更为艳丽文雅的歌词,其目的不过是”使西园英哲,用资羽盖之欢”而已。陆游早就指出了花间词的无关于民生和社会,其《花间集跋》说:”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叹也哉!或者出于无聊故耶?”因为花间词就其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来说,真可用”流宕”、”无聊”二语以概之。可见,温庭筠词很难说是有所寄托了。

但是,自唐末五代以来,词逐渐流入士大夫文人手中。而士大夫文人的思想情感不免会流露于小词之中,也就必然会产生一些新的词学观念。如冯延巳词已经有意无意地注入了个人的思想感情,抒发了对社会、人生的某些感慨;于艳情绮思之中,流露出一种郁伊惝恍的深衷,使人感觉到一种幽咽难言的况味。宋陈世修《阳春集序》指出,冯延巳”为乐府新词”的目的是为了”俾歌者倚丝竹而歌之,所以娱宾而遣兴也”;而他又能”以清商自娱,为之歌诗以吟咏情性”,所以其词”思深辞丽”。入宋以后,词坛经过宋初一段时期的沉寂,至黄庭坚为晏几道所作的《小山词序》,就产生了比较明确的寄托观念。

黄庭坚在序文中说晏几道”嬉弄于乐府之余,而寓以诗人之句法,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晏几道生为贵介公子,因为他”磊隗权奇,疏于顾忌”,所以才高命蹇,落拓半生,抱”有余之才”却不见用于世,且被目为”德不足”(参见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因此,他便有了这种不能不吐之愤。但却不能直吐之,只有把这华屋山丘的感慨和怀才不遇的疏狂,寄寓于小词之中。其词借咏花卉、闺情寄寓其抑郁不平之思,感慨深沉,潜气内转,形成了清壮顿挫的风格。如其《蝶恋花》词云:”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既是写花又是写人,不平的孤愤隐然流露于言外。

黄庭坚在序文中又指出:”至其乐府,可谓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其合者,《高唐》、《洛神》之流;其下者,岂减《桃叶》、《团扇》哉!”认为晏几道在这种被目为”狎邪”的小词之中,表现了严肃庄重、合于”大雅”的思想感情。而《高唐》、《洛神》、《桃叶》、《团扇》也说明有寄托的词多为楚辞以来传统的香草美人题材。宋玉《高唐赋》的讽谏意义不言自明,而曹植《洛神赋》则是托词宓妃以寄心文帝,与屈原借香草美人寄托爱国之志相同。曹植本来怀有自展才智以报效君国之愿,却反遭魏文帝曹丕的疏远疑忌,且有生命之虞,其中情之绝望可想而知。所以心怀悲愁,还济洛川,身蹈宓妃之故所,顿发思古之幽情。所谓”其合者,《高唐》、《洛神》之流”,就是托词于男女的相思相悦之情,寄寓对君国的忠爱缠绵之思,亦即包含着比较重要的社会政治内容。而所谓”其下者”之《桃叶》、《团扇》,则如王献之与其爱妾桃叶以咏”桃叶”和”团扇”而寄寓真挚的情爱。这是咏物而寄寓闺情,虽有托意,却是没有社会政治内容的纯情之作。因此,黄庭坚认为”合者”与”下者”两类词的区别,正在于所寄托者是否为有关君国的忠爱之情,而这正是判断一般意义的寓意与有特定含义的”寄托”的标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宋代词学的寄托论早在北宋时期即已产生。它是词人们在”比兴寄托”的诗学传统影响下,对宋词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而黄庭坚的《小山词序》则已经揭示了宋代词学寄托论的基本理论内涵:一、词之寄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须有难以直言的怨恨和不能直吐的愤懑,而又必须言之吐之,故只能运用寄言托意的表现方法。二、词之寄言托意的方式,一般采用诗骚以来具有比兴传统的香草美人题材。三、判断词有无寄托的标准,在于词之所寄托者是否为有关君国的忠爱之情,是否包含有深刻的社会政治内容。四、寄言托意之词,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两类,”其合者”所传达的即是忠君爱国之情,是有特定含义的”寄托”;”其下者”则是一般意义的托物言情,与寄托论所说的”寄托”无关。当然,黄庭坚这篇序文对宋代词学的寄托论还缺乏理论的自觉,而宋代词学寄托论的发展和完善,则有待于南宋的刘克庄等人。


小山词序(【宋】黄庭坚)

读黄庭坚《小山词序》札记

作者:陈中林 徐梦吟

摘要:黄庭坚《小山词序》标志着宋代词学寄托观念的产生。它揭示了宋代词学寄托论的基本内涵:一是作者须有难以直言的怨恨和不能直吐的愤懑,而又必须言之吐之,故只能用寄言托意的表现方法;二是词的寄言托意一般采用诗骚以来比兴传统的香草美人题材;三是寄言托意之词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两类,“其合者”是有特定含义的“寄托”,“其下者”则是一般意义的托物言情。

  关键词:黄庭坚 《小山词序》 宋代词学 寄托论

作为苏门四学士之首,在词学领域,黄庭坚与秦观、晁补之、张耒等人不同的是,他不仅取得了较高的创作成就,而且还做出了突出的理论建树。他的《小山词序》就是一个明显的实证。本来,宋代词学本色论、寄托论、清空论的相继产生和发展,从词的体制特性、创作要求和审美特征等方面,建构了关于宋代词学文体论、创作论和风格论的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然而,历来学者讨论词学中的寄托论,却多从清代常州词派说起。其实,北宋时不仅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寄托之词,而且已经产生了十分明确的寄托观念,其标志就是黄庭坚的《小山词序》;而至南宋,寄托论便已基本成型。我们认为,通过对该序所体现的寄托论的理论内涵和审美特征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宋代词学寄托论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从而改变人们固有的宋代词学“理论落后于创作”的传统观念。

清代常州词派的创始人张惠言以寄托论词,常有牵强附会之病,论者多已指出。如他在《词选》中认为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词表达的内容似《感士不遇赋》,解说“照花前后镜”四句即《离骚》“初服”之意等等,显然没有从作者的生活环境、思想状况和作品艺术形象的实际含义进行考察,更没有顾及词的历史发展实际而不想当然的臆测和比附。其实,词在初起之时是并无寄托之深意的。五代欧阳炯《花间集序》说:“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因集近人诗客曲子词五百首,分为十卷。……乃命之为《花间集》……庶使西园英哲,用资羽盖之欢;南国婵娟,休唱莲舟之引。”{1}由此可知,《花间》词原来是产生在士大夫文人花前月下、酒筵歌席之间的作品,是为了给那些“南国婵娟”提供一些较之“莲舟之引”更为艳丽文雅的歌词,其目的不过是“使西园英哲,用资羽盖之欢”而已。陆游早就指出了《花间》词无关于民生和社会,在《花间集跋》中说:“《花间集》皆唐末五代时人作。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叹也哉!或者出于无聊故耶?”{2}此论是十分中肯而尖锐的,因为《花间》词就其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来说,真可用“流宕”、“无聊”二语以概之。明乎此,也就可知温庭筠词很难说是有所寄托了。

但是,自唐末五代以来,词逐渐流入士大夫文人手中。而士大夫文人在作词之时,不免会把他们的思想情感流露于小词之中,也就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些新的词学观念。如冯延巳的词,已经有意无意地注入了个人的真实思想感情,流露出对社会人生的某些感慨;于所写的艳情绮思之中,不期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郁伊惝恍的深衷,使人感觉其中总有一种幽咽难言的况味。宋陈世修《阳春集序》明确指出,冯延巳“以金陵盛时,内外无事,朋僚亲旧,或当燕集,多运藻思,为乐府新词”,其目的是为了“俾歌者倚丝竹而歌之,所以娱宾而遣兴也”;而“及乎国已宁,家已成,又能不矜不伐,以清商自娱,为之歌诗以吟咏情性”,所以其词“思深辞丽”。{3}值得注意的是,陈世修对词的认识比起欧阳炯来说已有很大的进步,认为词不再仅是“无谓以应歌”,而是可以成为词人“吟咏情性”之具;词也不再仅是“清绝之辞”,而是可以表现作者的主体情感,所以不但有赏心悦目的“丽辞”,更有供人吟味的“深思”。

入宋以后,词坛经过宋初一段时期的沉寂,至黄庭坚为晏几道所作的《小山词序》,就产生了比较明确的寄托观念。其主要内涵如下:

(一)寄托的产生原因。黄庭坚在序文中引晏几道的话说:“我盘跚勃跚,犹获罪于诸公。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乃独嬉弄于乐府之余,而寓以诗人之句法,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4}晏几道生为贵介公子,“磊隗权奇,疏于顾忌,文章翰墨,自立规摹”,{5}山谷称之为“人英”,而才高命蹇,落拓半生。据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九记载:“晏叔原,临淄公晚子,监颍昌府许田镇,手写自作长短句上府帅韩少师(维)。少师报书:‘得新词盈卷,盖才有余而德不足者。愿郎君捐有余之才,补不足之德,不胜门下老吏之望’云。”{6}晏几道抱有余之才却不见用于世,而且被目为“德不足”,这对当时的士大夫文人来说,其耻莫大焉,宜叔原“愤而唾其面也”。但是,他这种不能不吐之愤却不能直吐之,只有把这华屋山丘的感慨和怀才不遇的疏狂,寄寓于小词之中。

在序文中,黄庭坚指出了词之寄托的第一要素,即词所寄托的必须是难以言说的苦衷,必须是不能直吐的怨愤和怀抱。小晏词借咏花卉、闺情寄寓其抑郁不平之思,感慨深沉,潜气内转,形成了清壮顿挫的风格。如其《蝶恋花》词的“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华主”、“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7}既是写花又是写人,不平的孤愤隐然流露于言外。又如其《菩萨蛮》词云: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8}

筝声凄清而哀怨,古人称为哀筝。《晋书·桓伊传》说:“抚筝而歌怨诗。”{9}可知悲怨之诗正适宜以哀筝伴奏。此词从画面写声音,抒写弹筝者的情态和听筝者的共鸣。湘江是美丽而充满悲剧气氛之地,韩愈《送惠师》:“斑竹啼舜妇,清湘沉楚臣。”{10}一为殉情,一为殉国,都表现了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而这种追求又只能是哀艳动人的悲剧结局。唐雍裕之《听弹沉湘》诗云:“秋风一奏沉湘曲,流水千年作恨声。”{11}小晏的“哀筝一弄”,正是借历史的哀曲,于弦外寄寓自己悲愤的“恨声”。

(二)寄托的方式方法。黄庭坚在序文中又指出:“至其乐府,可谓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其合者,《高唐》《洛神》之流;其下者,岂减《桃叶》《团扇》哉!”{12}所谓“狎邪”者,因为词自唐末五代以来,即被看做艳科小道。《小山词序》说他作词是“嬉弄于乐府之余”,又说“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莲、鸿、蘋、云等歌妓)。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而已”,{13}正是所谓“狎邪”。但是在这种被目为“狎邪”的小词之中,却可以表现严肃庄重、合于“大雅”的思想感情。而《高唐》《洛神》《桃叶》《团扇》也说明有寄托的词多为楚辞以来的传统的香草美人题材。黄庭坚在这里更为重要的是揭示出词之寄托的另外两个要素,即:词之寄托的表现方法和词有无寄托的判断标准,以及“其合者”与“其下者”两种不同的寄托寓意之作的问题。



附:《小山词》选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浣溪沙
临江仙·淡水三年欢意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绿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东溪春尽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临江仙·旖旎仙花解语
旖旎仙花解语,轻盈春柳能眠。玉楼深处绮窗前,梦回芳草夜,歌罢落梅天。
沉水浓熏绣被,流霞浅酌金船。绿娇红小正堪怜,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 
临江仙·长爱碧阑干影
长爱碧阑干影,芙蓉秋水开时。脸红凝露学娇啼,霞觞熏冷艳,云髻袅纤枝。
烟雨依前时候,霜丛如旧芳菲。与谁同醉采香归,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
临江仙·浅浅余寒春半
浅浅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烟迷柳岸旧池塘,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觉来何处放思量?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临江仙·东野亡来无丽句
东野亡来无丽句,于君去后少交亲。追思往事好沾巾,白头王建在,犹见咏诗人。
学道深山空自老,留名千载不干身。酒筵歌席莫辞频,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香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晏几道词作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层波横一寸,斜阳只与 黄昏近。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销魂无说处,觉来惆怅销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笑艳秋莲生绿浦,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华主?
可恨良辰天不与,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   
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
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如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蝶恋花·碧草池塘春又晚
碧草池塘春又晚,小叶风娇,尚学娥妆浅。双燕来时还念远,珠帘绣户杨花满。
绿柱频移弦易断,细看秦筝,正似人情短。一曲啼乌心绪乱,红颜暗与流年换。   
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乞巧双蛾加意画,玉钩斜傍西南挂。
分钿擘钗凉叶下,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路隔银河犹可借,人间离恨何年罢?
蝶恋花·碧玉高楼临水住
碧玉高楼临水住,红杏开时,花底曾相遇。一曲阳春春已暮,晓莺声断朝云去。
远水来从楼下路,过尽流波,未得鱼中素。月细风尖垂柳渡,梦魂长在分襟处。
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劲,争向朱颜不耐秋。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影)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行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鹧鸪天·陌上蒙蒙残絮飞
陌上蒙蒙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莺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鹧鸪天·手拈香笺忆小莲
手拈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
花易落,月难圆,只应花月似欢缘。秦筝算有心情在,试写离声入旧弦。


生查子·金鞍美少年
金鞍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   
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生查子·坠雨已辞云
坠雨已辞云,流水难归浦。遗恨几时休,心抵秋莲苦。
忍泪不能歌,试托哀弦语。弦语愿相逢,知有相逢否。 
生查子·长恨涉江遥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
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生查子·官身几日闲
官身几日闲,世事何时足。君貌不长红,我鬓无重绿。
榴花满盏香,金缕多情曲。且尽眼中欢,莫叹时光促。   
生查子·春从何处归
春从何处归,试向溪边问。岸柳弄娇黄,陇麦回青润。
多情美少年,屈指芳菲近。谁寄岭头梅,来报江南信。
南乡子·渌水带青潮
渌水带青潮,水上朱阑小渡桥。桥上女儿双笑靥,妖娆,倚着阑干弄柳条。
  晏几道词作
月夜与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若比银河路更遥。   
南乡子·新月又如眉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谩道行人雁后归。
意欲梦佳期,梦里关山路不知。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还是凉生玉枕时。
南乡子·画鸭懒熏香
画鸭懒熏香,绣茵犹展旧鸳鸯。不似同衾愁易晓,空床,细剔银灯怨漏长。
几夜月波凉,梦魂随月到兰房。残睡觉来人又远,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
减字木兰花·长杨辇路
长杨辇路,绿满当年携手处。试逐春风,重到宫花花树中。
芳菲绕遍,今日不如前日健。酒罢凄凉,新恨犹添旧恨长。
清平乐·留人不住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小山书法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清平乐·蕙心堪怨
蕙心堪怨,也逐春风转。丹杏墙东当日见,幽会绿窗题遍。
眼中前事分明,可怜如梦难凭。都把旧时薄幸,只消今日无情。
清平乐·幺弦写意
幺弦写意,意密弦声碎。书得凤笺无限事,犹恨春心难寄。
卧听疏雨梧桐,雨余淡月朦胧。一夜梦魂何处,那回杨叶楼中。   
清平乐·波纹碧皱
波纹碧皱,曲水清明后。折得疏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
归来紫陌东头,金钗换酒消愁。柳影深深细路,花梢小小层楼。
清平乐·沈思暗记
沈思暗记,几许无凭事。菊靥开残秋少味,闲却画阑风意。
梦云归处难寻,微凉暗入香襟。犹恨那回庭院,依前月浅灯深。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长相思·长相思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木兰花·初心已恨花期晚
初心已恨花期晚,别后相思长在眼。兰衾犹有旧时香,每到梦回珠泪满。
多应不信人肠断,几夜夜寒谁共暖。欲将恩爱结来生,只恐来生缘又短。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菩萨蛮·相逢欲话相思苦
相逢欲话相思苦,浅情肯信相思否。还恐漫相思,浅情人不知。
忆曾携手处,月满窗前路。长到月来时,不眠犹待伊。
菩萨蛮·来时杨柳东桥路
来时杨柳东桥路,曲中暗有相期处。明月好因缘,欲圆还未圆。
却寻芳草去,画扇遮微雨。飞絮莫无情,闲花应笑人。
碧牡丹·翠袖疏纨扇
翠袖疏纨扇,凉叶催归燕。一夜西风,几度伤高怀远。细菊枝头,开嫩香还遍。月痕依旧庭院。
事何限,怅望秋意晚。离人鬓花将换。静忆天涯,路比此情犹短,试约鸾笺,传素期良愿。南云应有新雁。
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玉楼春·当年信道无情价
当年信道无情价,桃叶尊前论别夜。脸红心绪学梅妆,眉翠工夫如月画。
来时醉倒旗亭下,知是阿谁扶上马。忆曾挑尽五更灯,不记临分多少话。
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阮郎归·粉痕闲印玉尖纤
粉痕闲印玉尖纤,啼红傍晚奁。旧寒新暖尚相兼,梅疏待雪添。
春冉冉,恨恹恹,章台对卷帘。个人鞭影弄凉蟾,楼前侧帽檐。
阮郎归·来时红日弄窗纱
来时红日弄窗纱,春红入睡霞。去时庭树欲栖鸦,香屏掩月斜。

  小山词
收翠羽,整妆华,青骊信又差。玉笙犹恋碧桃花,今宵未忆家。
浣溪沙·家近旗亭酒易酤
家近旗亭酒易酤,花时长得醉工夫,伴人歌笑懒妆梳。
户外绿杨春系马,床前红烛夜呼卢,相逢还解有情无。
浣溪沙·午醉西桥夕未醒
午醉西桥夕未醒,雨花凄断不堪听,归时应减鬓边青。
衣化客尘今古道,柳含春意短长亭,凤楼争见路旁情。
六幺令·绿阴春尽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
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昨夜诗有回纹,韵险还慵押。都待笙歌散了,记取留时霎。不消红蜡。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阑角。  
六幺令·雪残风信
雪残风信,悠扬春消息。天涯倚楼新恨,杨柳几丝碧。还是南云雁少,锦字无端的。宝钗瑶席。彩弦声里,拚作尊前未归客。
遥想疏梅此际,月底香英白。别后谁绕前溪,手拣繁枝摘。莫道伤高恨远,付与临风笛。尽堪愁寂。花时往事,更有多情个人忆。
愁倚栏令·凭江阁
凭江阁,看烟鸿,恨春浓。还有当年闻笛泪,酒东风。
时候草绿花红,斜阳外,远水溶溶。浑似阿莲双枕畔,画屏中。
小山词序(【宋】黄庭坚)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栏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浪淘沙·小绿间长红
小绿间长红,露蕊烟丛,花开花落昔年同。惟恨花前携手处,往事成空。
山远水重重,一笑难逢,已拚长在别离中.霜鬓知他从此去,几度春风.
诉衷情·长因蕙草忆罗裙
长因蕙草忆罗裙,绿腰沉水熏。阑干曲处人静,曾共倚黄昏。
风有韵,月无痕,暗消魂。拟将幽恨,试写残花,寄与朝云。
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谁寄小莲?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
点绛唇·花信来时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点绛唇·妆席相逢
妆席相逢,旋匀红泪歌金缕。意中曾许,欲共吹花去。
长爱荷香,柳色殷桥路。留人住,淡烟微雨,好个双栖处。
梁州令·莫唱阳关曲
莫唱阳关曲,泪湿当年金缕。离歌自古最消魂,闻歌更在魂消处。
南楼杨柳多情绪,不系行人住。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
虞美人·闲敲玉镫隋堤路
闲敲玉镫隋堤路,一笑开朱户。素云凝澹月婵娟,门外鸭头春水、木兰船。
吹花拾蕊嬉游惯,天与相逢晚。一声长笛倚楼时,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  
虞美人·飞花自有牵情处
飞花自有牵情处,不向枝边坠。随风飘荡已堪愁,更伴东流流水、遇秦楼。
楼中翠黛含春怨,闲倚阑干遍。自弹双泪惜春红,暗恨玉颜光景、与花同。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虞美人·玉箫吹遍烟花路
玉箫吹遍烟花路,小谢经年去。更教谁画远山眉,又是陌头风细、恼人时。
时光不解年年好,叶上秋声早。可怜蝴蝶易分飞,只有杏梁双燕、每来归。
采桑子·秋千散后朦胧月
秋千散后朦胧月,满院人闲。几处雕阑,一夜风吹杏粉残。
昭阳殿里春衣就,金缕初干。莫信朝寒,明日花前试舞看。   
采桑子·高吟烂醉淮西月
高吟烂醉淮西月,诗酒相留。明日归舟,碧藕花中醉过秋。
文姬赠别双团扇,自写银钩。散尽离愁,携得清风出画楼。
采桑子·日高庭院杨花转
日高庭院杨花转,闲淡春风。昨夜匆匆,颦入遥山翠黛中。
金盆水冷菱花净,满面残红。欲洗犹慵,弦上啼乌此夜同。 
采桑子·秋来更觉销魂苦
秋来更觉销魂苦,小字还稀。坐想行思,怎得相看似旧时。
南楼把手凭肩处,风月应知。别后除非,梦里时时得见伊。
采桑子·谁将一点凄凉意
谁将一点凄凉意,送入低眉。画箔闲垂,多是今宵得睡迟。
夜痕记尽窗间月,曾误心期。准拟相思,还是窗前记月时。
采桑子·非花非雾前时见
非花非雾前时见,满眼娇春。浅笑微颦,恨隔垂帘看未真。
殷勤借问家何处,不在红尘。若是朝云,宜作今宵梦里人。
采桑子·别来长忆西楼事
别来长忆西楼事,结遍兰襟。遗恨重寻,弦断相如绿绮琴。
何时一枕逍遥夜,细话初心。若问如今,也似当时著意深。
留春令·画屏天畔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手拈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
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燕归梁·莲叶雨
莲叶雨,蓼花风,秋恨几枝红。远烟收尽水溶溶,飞雁碧云中。
衷肠事,鱼笺字,情绪年年相似。凭高双袖晚寒浓,人在月桥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