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饭不香 吃生姜【钱晓征/文】

 蔡灸哥 2013-04-12

提到生姜,自然会想到孔老夫子的那句著名的“不撤姜食,不多食”。因为这句话,我推断,在食物贫乏医疗条件简陋的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尊敬的孔老夫子因为懂得这样食用生姜,而使自己的身体免受许多疾病困扰,从而使这位伟大的智者同时也拥有了较高的生命质量。

大多数中国人有食姜的经验和习惯,生姜是居家饮食最常用的作料。家常做菜,不仅鱼虾这类荤腥食材,即便青菜毛豆也要放一些生姜。生姜是那么寻常的东西,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生姜除了佐餐调味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价值。古人早把生姜称为“蔬中拂士”、“菜中之祖”,古训《千字文》则把生姜当做蔬菜中的珍品。有人甚至认为,生姜不仅可以改变人的生命质量,还可以救命。

常言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这句话,一方面表达了先人对于生老病死的豁达态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五谷杂粮,养人也养病。自然万物,相生相克,能克“五谷杂粮”之“毒”的,正是这家常的生姜。甘草可解草药之毒,生姜可解食物之毒。《本草纲目》也说生姜可“解臭秽,解菌蕈诸物毒”。 传说汉高祖刘邦征战河南音山,身染瘟疫久治不愈,当地百姓就给刘邦喝“生姜萝卜汤”,连喝几日病情大减,再喝几日则痊愈了。这“生姜萝卜汤”就是借助了生姜的“解臭秽,解菌蕈诸物毒”,“宣泄”了刘邦体内的“瘟疫”。 所以,我们的先人懂得生姜的这一妙用,将生姜作为所有菜肴的调料,不仅是调味,更是解“毒”。这个“毒”,也含食物的属性。“不撤姜食”的妙处,就是在一日三餐中,将吃进口中的致病因素及时祛除,“解”了每餐食物中的毒性、寒性,五谷杂粮就只是养人了。

适量食用生姜,是调味养生,剂量加大,就可以治疗一些常见的小毛病。比如,将生姜做成生姜汁,用麻油加两勺生姜汁炒鸡蛋,不辣,很香,孩子也喜欢吃。这个配方,可以治疗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疾病。餐后出现饱胀、胃痛、作呕等肠胃不适,吃下几片生姜,三五分钟这些症状即可缓解;干咳、气短,口含姜片可立刻缓解咳嗽的程度;常年口臭者,可每天早晨空腹喝生姜水冲鸡蛋,坚持数日,口臭即可祛除。口臭是脾胃虚寒的外化,生姜“入肺开胃,去腹中寒气”(《本草纲目》),寒气没了,口气也就正常了。生姜性温,对一切寒湿症状都可“姜到病除”,尤其是治疗各类感冒,效果超过所有的感冒特效药,却没有感冒类药物的副作用。风寒感冒,症状一般是发烧流清鼻涕,喝下几碗生姜红枣桂圆汤,再以艾叶煮水泡脚,直至大汗,症状会立刻缓解,并可阻止感冒进一步发展。虚寒感冒,会出现鼻塞的症状,可喝下一碗红糖生姜水,或者用生姜汁加辣椒炖羊肉汤,一大碗辣辣的肉汤喝下去,立刻补气驱寒,宣肺开窍。

身体的很多疾病,跟“风湿、虚寒”有关,表现出来的症状各式各样,如果不能找到病根对症下药,就可能是久病不愈,小病积成大病。传说唐朝时,长安香积寺行端和尚,夜间上南五台山砍柴,回寺后就不能讲话了,后求救于名医刘韬,刘韬让行端连服三剂姜汤,胸中郁积渐解,咽喉轻松爽利,又连服三剂,行端便开口说话了。刘韬用的药理,就是生姜的“补阳气、驱虚寒、宣胸肺、开七窍”的功效。

生姜不仅可以治病,也可以延年益寿。古医书《奇效良方》中有一个长寿养颜的秘方,就跟生姜有关:“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白盐三两草,丁香、洄香各半两,四两茄香一起捣。”显然,这个看似复杂的秘方,主角就是生姜红枣,《奇效良方》说只要坚持“每日清晨饮一杯”,则可获得“一世容颜长不老”的奇效。古代文人中,苏东坡算得上是长寿的,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苏轼活了74岁,这得益于他不仅精通中医药学,也是一位美食养生家。他摸索出一系列既能满足美食又治病保健的养生方,后人将他的养生经验整理出十三卷的《东坡养生集》。在《东坡杂记》里有一段关于以生姜养生的故事:“监郡塘,游净慈寺,众中有僧号聪药王,年八十余,颜如渥丹,目光炯然”,问其养身之道,答曰:“服生姜四十年,故不老云”。而苏东坡在《东坡养生集》中论及的三个长寿方法之一,就是“服姜延年”法。

生姜有这些神奇的功效,很多人不知道,即便知道了,也不愿意去吃生姜。因为,生姜不好吃。生姜让人难以承受的味道,不仅仅是辣,更是那种辣味的渲染。一口生姜吃下去,灵敏的味觉像一张宣纸,生姜的辣味犹如极具渗透力的水墨,在感觉这张宣纸上肆意渲染铺陈。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关闭所有的感觉,让味觉失灵,让味觉这张宣纸,暂时“石化”。

我跟女儿都是虚寒体质,尤其体现在脾胃虚寒,这几年每日坚持吃姜,治好了许多疾病,也习惯了生姜的滋味。我跟女儿吃姜的状态,无异于吃水蜜桃、梨子、或苹果。女儿外出,更是常常要带上一块生姜,饭后拿出来,咬一口,嚼一嚼,咽了。同学不解,问:你这是干什么?她答:解毒,帮助消化,总之不拉肚子不生病。同学摇头叹息惊叹她为神棍。

年终跟朋友聚餐,饭后女儿问服务员要生姜片,席间一朋友不解,我笑着解释女儿生来脾胃虚寒经常拉肚子,自从每餐学会吃生姜之后,就再没生过病。朋友闻言兴致大增,他说自己多年肠胃不好,很是影响胃口。我鼓励他吃几片生姜试一试。他半信半疑,说话间,见女儿用筷子夹了几片生姜放入口中,喝一口汤,抿嘴细嚼吞咽。然后对着伯伯示意,朋友照着样子拿起一片姜,放入口中,即刻,面容扭曲,鼻涕眼泪一起涌出,大呼:这么辣,你怎么吃得下?我们被他的表情逗得大笑。便教他:你把生姜放进口中,喝一点水,然后关闭感觉,不要品尝,只是机械地咀嚼,然后吞咽。他照着做,果然,他做到了神态自若地把生姜吃下去了。几分钟后,朋友说体会到胃部有一股暖流,很舒服。半年后再见这位朋友,他说生姜确是好东西,吃了肠胃就觉得舒服,如今已经离不开生姜了。他还把生姜红枣桂圆汤称作入魔汤,不可一日不喝。我想,当年孔老夫子之所以“不撤姜食”,恐怕也是体验到了这种离不开的感觉呢。

每餐吃姜,饭香了,胃里也有了底气。不过,孔夫子同时提醒每餐吃姜,却“不多食”,常言也有“晚吃姜赛砒霜”的说法,所以日常食用生姜,要讲究“适量、适时”。《本草纲目》说:“食姜久,积热患目。多服散气,岂特发汗哉。”多吃生姜,因发大汗而散气、伤阴;生姜辛辣,多吃生燥火、伤肝;生姜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兴奋神经系统,晚上吃姜,影响睡眠;因生姜活血帮助肠胃消化,影响了肝脏等其它脏器的供血,从而损伤肝脏等脏器。在身体出现明显的寒湿等虚寒症状时,可以把生姜当做药物,对症食用。如果体内没有寒凉,过多地吃姜,则会起燥火,燥火伤肝,肝喜凉,所谓“补”肾气、“暖”脾胃、“清”肝火。 所以,身体比较正常时,把生姜作为调料,适量食用,正如孔夫子所说:“不撤姜食,不多食”。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夏天更需要“不撤姜食”。盛夏是吃姜的好时节,尤其是今年的梅雨季节超长,湿气很重,高温多雨的环境里,东西要长霉,人也会长霉。在这样潮湿的盛夏,每日晨起,空腹喝下大碗的生姜汁水冲鸡蛋,或者生姜红枣桂圆汤,享受着大汗淋漓的痛快,同时,更能体会到干净的腹腔内有一股暖暖的阳气,正缓缓上升。

【以此文感谢马悦凌老师,感谢她让我关注身体,并懂得身体。 如今,食品越来越不安全,看病更是越来越贵,在这样的时代,能懂得一点养生知识,懂得一点食物知识,可让自己和家人免受一些疾病的困扰,对居家过日子并不算是小事情。】【本文收入钱晓征《自在与喜悦》一书,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感谢转载,敬请注明原作者和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