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老子之二:众?妙?之?门

 黄昏孤狼 2013-04-13

我读老子之二

众 妙 之 门

 

 

 提起老子,可能谁都会脱口而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这不只是因为它是老子《道德经》的开篇首句,流传广的更主要原因还是这句话的内涵,它是老子道学的立论之言。开篇就直奔主题:道是什么?

 从词面看,古汉语跟英语的句式有某些相似,宾语常常前置,通俗说法叫倒装句。这句话的第一个“道”,是名词,是宾语,指宇宙的本源;第二个“道”是名动词,名词活用作动词,是说、描述、解释之意;“常”是恒久。第二句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真相,第二个“名”是名动词,命名、给它称谓之意。这句话文字所表达的含义是:假如道可以用语言解释出来的话,解释出来的那个“道”,就不是客观存在的那个恒久的宇宙本源的“道”。同样的道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许可以用一个名称来给它命名,但要给宇宙产生万物的本源之规律的真相起一个名称,是做不到的,即使给了它名,也不可能与那个恒久的宇宙本源的真相形态相称。

 这句话揭示了两个问题。

 一是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就汉语文字而言,尽管语言文字表达的丰富性可达到无所不及的程度,可以把一件事、一个事物说得活灵活现,但我们常用的文字也就5000个左右,一般人能掌握并应用自如的文字也就3000多个。描述一个事物的外在形态(形状、色彩、外质、特征)、或一件事的外在过程(起因、经过、结果)或许容易。但要说明一个事物的内在运动规律、千变万化的现象内涵、一种状态的真实形态就不那么容易。自然界的许多现象真相,往往只能靠心灵去感受,去意会,而无法直接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尤其是想描述、解释没有物体、没有形状的天地开始之初,宇宙创生万物的本源之真相形态,语言文字的确难以如愿。

 二是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事物是不依人类的意志为转移或改变的客观存在,自然界对于人有限的生命和有限的认知能力,事物永远具有不可知性。宇宙从星系形成开始已有140亿年,地球也有了46亿年生命,而人类从类人猿开始计算,至今也不过100万年历史,在人类产生之前宇宙就在无限时间、无限空间中客观存在,人类如何能完全认识它呢?

 就拿人类的生命之源----水来说,人们应该是最熟悉不过了,可对一个先天失明从没有看过自然世界一眼的人来说,如果靠别人用语言来告诉他水是什么,肯定要闹出大笑话。你跟他说水是液体,手触碰它有湿的感觉。可液体和有湿的感觉不只水,他可能因此把汽油、柴油、煤油、食油、酒精、奶等等有湿的感觉的液体都当作水。更何况水的形态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水在摄氏零度之下,液体就变成固体,结成冰块;到摄氏100度,水就由液体变成气体蒸发。这又如果让他理解?假如再解释说,水是柔软的、平静的、光滑的,他可能把绸缎也当作水,因为绸缎也是柔软的、平静的、光滑的。何况水并不只是柔软、平静、光滑。水又是坚硬的,滴水能穿石;水能腐蚀木材,以至钢铁;水也能发怒,洪水可以冲垮巨大的堤坝,可以卷走村庄,推倒参天大树。说水无味透明,他可能把硫酸也当作水,因为硫酸也无味透明。说水往低处流,可在压力之下,水也能往高处流,往高处喷。水的形态、性质变化太复杂了,用语言是无法传达全面准确的。

 水尚且如此,何况道呢!

 那么道究竟是什么?

 老子在这一章里作了精辟的阐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ǎ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

 老子是说,“无”,可以形容天地原始之初的形态真相;“有”,是万物的原始状态的概括。所以常常以天地的本源“无”,观察探究“道”的精致奥妙;常常以万物的原始形态真相“有”,观察探究“道”的作用的无边无际。“无”是“道”的本体,“有”是“道”的作用,这两者同出于道,是“道”的两个方面,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无论“无”还是“有”,都没有具体的形态,但却创生出了天地万物,真是奥妙到极点,是自然界奥妙的总出处。

 “无”和“有”是老子宇宙学说的基本观点,之后他所阐发的所有理论和辩证思维,都是从这一基本观点引伸出来。

 在这里,“无”和“有”不是相对概念的“无”和“有”,这里的“无”和“有”都是真相状态。那么这种无状态的真相状态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老子在第十四章里作了回应,他说:“视而不见名曰夷,听而不闻名曰希,摶(túan)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白话皦(jiǎo),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说,拿眼看看不见,这叫夷;用耳听听不到,这叫希;抬手摸摸不得,这叫微。道无色、无声、无形,所以无法企及穷究,但它是混沌一体的。它的上面既不明,下面也不昏暗,它绵绵不绝地存在无法命名。归结到最后它为无物无形无色无声。它是无形状之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是一种恍恍惚惚的状态。想迎它,看不见它的头;想尾随,又看不见它的尾。能够把握这亘古就存在的道,就可以把握现在的一切事物。能够知道道原始的情形,也就知道了道的内在规律了。

 老子在第三十五章中又说:“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他说悦耳的音乐和可口的美食,会引得过路的人止步;但是道若是用语言说出来,却是淡而无味。它没有形体,看也看不到;它没有声音,听也听不见;可是它却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老子在第二十一里进一步解释道的内涵。他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老子说,道这个东西,说它是无又似乎有,说它是实又似乎虚,它是恍恍惚惚的。可在恍惚之中,它又具备了宇宙的形象;恍惚之中,它又包涵了万物;它是那么深远而昏暗,可深远昏暗之中却具有一切物质的原理和原质;这原理和原质是真实的,其中有非常可信的真实的东西。从古到今,道一直存在,一直在创生万物。我怎么会知道万物开始的本源情形呢?就是靠这个道。

 “无”,并非什么都没有,它是一种状态,一种真相。那是140亿年前天地的星系还未形成之前时的状态,是天地原始的真相,可以称之为“混沌”。“有”,也并非是一种具体的物体,它同样是一种状态、一种真相,是38亿年前地球形成之后,6亿年前细菌还未出现,道创生万物初始的一种状态,一种真相,可以称之为“存在”。“无”和“有”是老子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立论的最形象的注释。他给道起过两个名,一个叫一,一个叫大。

 老子在这里一方面用道揭示宇宙本源真相,同时它也以道展示宇宙的内在精神品格。老子在第三十二章中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老子说,道永远是无名的,也永远是质朴自然的。它虽然隐微、渺小,天下没有人能驱使支配它。侯王若能守住它,天下将都归服他。天地间阴阳二气相合,就降下甘露般的雨水,人们并没有要求它责令它均匀,它却自然地均匀。从初创万物到人们对万物有所认识,有了命名,有了名份,有了制度,也就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道在天下,对万物来说,就如同江海对于山川溪谷。

 老子在第三十四章中还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他说,大道流行泛滥,它可以无所不至。万物都靠它得以生存,它对万物却从不干预;它成就了万物,却不把名誉拥有;养育了万物,却不当它们的主宰。从不图回报,可算是很微小;万物都以它为归附,而它却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算是伟大。由于它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成其为伟大。

 可能有人会疑惑,研究这玄而又玄、奥妙莫测的道,即使识道、守道、得道又有怎么样呢?对这种疑惑,老子在第三十九章中有回应。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一”是“道”的代名词。他说,自古以来,凡是得一(即得道者)者,其情形是这样的:天得到“一”,天就清明;地得到“一”,地就安宁;神得到“一”,神就神灵;溪谷得到“一”,溪谷就充盈;万物得到“一”,万物就衍生;侯王得到“一”,侯王就可以成为天下的首领。他们都从“一”(即“道”)那里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东西。反之,假如失去离开了“一”(即“道”),天不能保持清明,天恐怕就要崩裂;地不能保持安静,地恐怕就要震荡毁灭;神不能保持神灵,神恐怕就要灭迹;溪谷不能保持充盈,溪谷恐怕就要枯竭;万物不能保持衍生,万物恐怕就要灭绝;侯王要是失去高贵,国家恐怕就要灭亡。

 综上所述,老子创立道学,是从探究玄妙的宇宙起源开始,确立了道是众妙之门这个纲,其起点确实很高。更为可贵的是,他的道体说“无”,“道”用说“有”,具有辩证思维的特点,与今天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定律”,哲学原理上是相符的。他在第四十一章中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句话包括了进化论的全部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