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灵之声

 聽雨軒sjh 2013-04-15

神灵之声

  内容摘要:以自然为题材的原生态民歌,是人们以审美创造来表现人在自然中的感受、情思、联想、想象与领悟等美感的综合心理活动。原生态歌唱艺术特色鲜明,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光彩夺目的奇葩,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特别对原生态艺术的挖掘、传承和弘扬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原生态歌唱艺术 自然朴素 民族精神 传承弘扬 和谐文化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用智慧和心血所创造的美妙的歌唱艺术,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光彩夺目的奇葩。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传统的原生态民间音乐是用嗓音歌唱和耳朵聆听的历史教科书。2006年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和2006年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中,来自各民族的精彩的原生态歌唱艺术,犹如迎面扑来一股清风,给全国人民带来一份惊喜,受到了空前欢迎,反响强烈。人们在饱尝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的同时,更加体悟到 “原汁原味”、最自然、最淳朴、各具有民族本真特色的歌唱艺术,更具热情豁达、友善真挚的优秀品质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来自于神灵和自然的声音是那么动人、朴素与美丽。因而对原生态民间唱法的挖掘、传承和弘扬是一种民族文化回归,更是声乐界对歌唱艺术的一种本源思考。 
   
  一、自然之声,美之本源 
   
  声乐从来不是歌唱家的专利,在拥有56个民族的中华大地上,有多少种不同的民风习俗数不清,唯有歌唱是相同的。它们赞颂美丽的大自然,抒发人与自然之情,以简朴、明朗的韵律抒发了各民族人民对自己家乡、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例如在欢庆的日子里,特别是在迎婚送嫁的时候,人们用歌唱来庆祝他们幸福生活的开始。如湘西土家族的“木叶恋歌”、康巴的“情歌”、宁夏的“花儿”、彝族的“海菜腔”、羌族的“耕田歌”“积肥歌”和“打麦歌”等等。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陕西电视台的陕北民歌大奖赛中的美不胜收的原生态民歌令人们耳目一新,观众在欣赏到了没有任何雕琢和装饰、没有受到污染的纯天然的声音之余,被其韵律之美、音色之美、服饰之美、意境之美所惊叹和震撼。它犹如风吹山啸、鸟语虫鸣,那么自然、淳朴、真实。 
  蒙古长调、西藏民歌、羌族酒歌、侗族大歌、信天游等都是原生态民歌比赛中的亮点。值得一提的是,颇为独特的蒙古族古老传统的“喉音”演唱艺术“呼麦”,又名“浩林·潮尔”,是一种复音唱法潮尔(chor)的高超演唱形式。它运用了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据说“呼麦”产生于蒙古史诗说唱盛行的13世纪,是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音乐遗存。它的产生与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很有关系,是受到大自然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呼麦”演唱艺术的内涵体现了牧人和天地的浑然一体,并具有强烈的生命感。如《阿尔泰山颂》《额布河流水》《黑走熊》等表现和模拟野生动物的可爱形象,反映了高山、草原的空旷、辽阔和天高云淡的景象。使人感觉到风声鹤唳,万物混响的气氛,让人沉浸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遐想中,并使人们的心灵得到纯化、升华,进入一种神灵的境界。获得一等奖的侗族大歌《蝉之歌》, 以人声模拟鸟叫虫鸣,清丽婉转的自然之音把人们带进了青山绿水之间,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和谐之音宛若天成,体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除此以外,蒙古长调的“若谷拉(颤音)”唱法、西北的“花儿”和苗族的“爆破音”唱法、陕北信天游的“哭腔”和“呐喊”唱法、壮族的“双声腔”、羌族的“拉索(山歌)”等,语言诙谐幽默、生动朴实、情真意切,都充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原生态”一词是从自然科学界的生态环境借鉴演化而来的。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中国,不同地貌、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所形成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生态环境。“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命题,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概括,人在自然中,自然在人中,二者不仅相互渗透,而且互为根本,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歌唱艺术与文化紧密相关,自然山水是人化的自然,人文景观是文化的产物,人类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在以自然为题材的原生态音乐、舞蹈中,人们以审美创造来表现人在自然中的感受、情思、联想与领悟等美感和综合心理活动。这些来自于神灵的歌声,需要人们用一颗自然而虔诚的心灵来领悟和享受这至高而神秘的美妙音乐。 
   
  二、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方言众多的国度。在数千年古老悠久而丰富多彩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的民歌浩如烟海,犹如珍品宝库,从小调、山歌、号子到风俗曲、叙事歌、宗教歌、儿歌等等,逐渐形成了各种风格、独具特色的体裁。各少数民族,可按语系、语族,划分相应的乐系。因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各具本民族的风格特色,成为该民族音乐特征的重要标志和风格。如内蒙古民歌气息的悠长,藏族民歌音调的质朴清脆,陕北信天游的高亢和乡土味、哈萨克民歌的热情奔放,彝族民歌的活泼跳荡,江南水乡吴侬软语的细腻委婉等等。同时,原生态民间歌曲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伴生物,是直接依附于生产生活的音乐文化。作为负荷生活与情感双重内涵的原生态民间歌曲,既是当地群众生活的真实反映,又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情抒发,表达了人民群众质朴的审美观点。历史上口耳相传的原生态民间歌曲浩如烟海,通过一代又一代民间歌手在时间纵向上和空间横向上的延续和口头传承。这种原生态民间歌曲,是各种民间音乐的雏形,也可以说是各种民间音乐文化的基石和源头。她讴歌了我国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与江河、平原与高川;记载了他们繁衍生息的欢乐、苦难与希望;她似一条闪耀着万颗明珠的长河,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和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原生态民间歌曲的题材几乎包罗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和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理想、情感、追求、性格。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进化史,一直是在原生态的歌声中演进的,人们尽情地用自然的嗓音来表达欢乐、爱情、忧伤和痛苦。著名学者余秋雨在点评中指出:看似没有文化的原生态民歌恰恰是体现了中华民族大文化……在他的《艺术创造工程》中指出:“对民族风格的把握,还需要我们做的是:深入地竣通它的历史河道,清晰地了解它的祖祖辈辈所曾经历的豪壮和悲凉,并摸清这部历史在今天的积淀和选择的成果;踏遍它聚散生息的高山巨川,品味自然环境和它的民族性格的微妙关联;目睹并参与它的全部风俗活动,追述它的原始形象和宗教观念;探察它的血缘系列和两性观念。领会它的人格意识和艺术喜好……最后,终于对它的文化心理结构有所醒悟。深刻地表现这个民族的艺术作品,只能跃升到这个层次上了。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对客观实在性的把握,对深刻意义上的真实的把握。”无疑,民族艺术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劳作和生活练烈中的精神表达,她与自然及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大凡民歌火爆之地,大都是地域偏僻,封建礼教束缚甚少,民风淳朴、刚健之地。以陕北为例,陕北高原沟壑纵横,梁峁坡地遍布,过去交通闭塞,文化生活单调,加之地处“三边”,是回、汉、羯、羌等民族杂居之地。因而这些原生态民歌是人与大自然在长期相处中所产生的精神产物,并在与各种文化的融合中,形成既有草原游牧民族旷达、重义、率直、习武的性格特点,也有中原人、南方人的厚重和灵动等个性特征。他们敢爱敢恨、敢作敢为,自由奔放、野性十足,这就是原生态民歌为何“粗犷、激越、热情、泼辣”的内在原因了。以陕北民歌中的一段歌词为例:“满天星星一颗明,天底下我就挑下了哥哥你一个,哥哥呀哥哥,妹妹我挑下你一人。人间仙女我不爱,单爱我小妹妹你好人才,妹妹呀妹妹,哥哥就爱你一人,山在水在人情在,咱二人啥时候能把天地拜。”无疑,是那方环境和氛围孕育和滋养了他们的歌声,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张扬。一旦离开了这种环境和氛围,原生态民歌和原生态歌唱就失去了具有鲜明个性的魅力了。 
   
  三、传承弘扬,和谐文化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民族赖以存在、发展的情感纽带与精神支柱。中国各少数民族人民都能歌善舞,每个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都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文化。作为音乐语言表现,我们可以从各民族丰富的音乐语汇中找到相通的东西——人们心灵深处的质朴的情感。早在1955年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民歌比赛中,作曲家王莘曾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演唱者都穿着自己民族最漂亮的服饰、多种多样唱法的音色和多种多样的乐器伴奏,使我见识到许多从未见识过的东西。各民族的演唱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唱法,有的嘹亮奔放,有的带有非常多的装饰音和滑音,有的带有高亢的尖音……尽管各不相同,但每个演唱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用民歌真实、淳朴地表现自己民族人民的生活感情,虽然我们听不懂他们的歌词,但他们的演唱仍然使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易于理解。”由此可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的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在走向世界、对外文化交流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让世界了解中国,对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族人民友谊的纽带与桥梁。 
  我们当今追根溯源的目的在于清晰地把握民族文化的发展脉络,挖掘千百年来我们祖先的智慧和艺术珍宝,从而进一步认识民族唱法之“根”的内涵与外延。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各民族人民的生活与环境事过境迁。现代文明以及流行音乐与外来音乐对本土音乐的冲击与影响,不可避免地造成原生态民间音乐濒临失传和后继无人的危机和局面,使它日渐成为一种记忆与怀念,以致民族声乐失去个性、文脉模糊、风格混乱。有关专家指出:“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的速度很快,可以说每分每秒都在消失,原生态艺术也在其中。”因而,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特别是对原生态歌唱艺术的挖掘、传承和弘扬已迫在眉睫。所幸的是,受到自然界保持相对稳定而平衡生态的启示,音乐界有识之士对民族传统音乐的追寻与回归,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与抉择,形成以传统音乐的保存、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为主题的讨论高潮,纷纷提出保护和继续传承原生态民间歌曲的创意,不仅得到了音乐界的支持,也得到了广大民间歌手的普遍响应。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优秀的民族歌舞不但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并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0类518项。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所采取的强有力的保护措施。 
  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本质特征,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建设和谐社会,我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不乏迷惘和困惑。笔者认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而原生态歌唱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富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强烈艺术感染力的精神产品和文化产品。在当今多元化的世界里,如何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它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怎样使原生态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重新得到弘扬和焕发,使音乐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冯光钰 原声态唱法三议,音乐周报,2006年8月18日 
  [2]杨维汉 原生态艺术:动人的朴素与美丽,半月谈,2006年第18期 
  [3]雷飙 火辣辣的民歌撩人心, 人民日报,2006年9月6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