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族民族文化蒙古文字

 胡宝勒德 2013-04-16
蒙古文字
  蒙元时期先后行用两种蒙古文字。一是蒙古畏兀字,一是八思巴蒙古字。
    蒙古畏兀字:成吉思汗建国时,以畏兀字母书写蒙古语,称为蒙古畏兀字。畏兀字即古回鹘字,是一种拼音文字,创始于八世纪,共有字母20个左右。蒙古畏兀字自左向右竖写,蒙元统治者用以书写诏令文书,并用来译写汉文典籍。元世祖命八思巴制作蒙古字颁行后,蒙古畏兀字不再作为官方文字,但仍在民间行用。
    元武宗时,畏兀儿人搠思吉斡节儿对蒙古畏兀字作了不少规范化的工作,第一次制定了蒙古字正字法和书面语法,使蒙古畏兀字成为便于普遍推广的文字,一直被蒙古族使用到今天。搠思吉斡节儿著有语法书《蒙文启蒙》(一译《心箍》),这部书现已失传。
    八思巴蒙古字:忽必烈在1260年即位后,封授八思巴为国师,命他制作蒙古字。1269年(至元六年)正式颁行,称为蒙古新字,次年又改称蒙古国字。八思巴新制的蒙古字由此成为官方法定的文字。这种蒙古字系依据藏文字母改制而成,共有字母40多个,用以拼写蒙语,也拼写汉语。字母基本通用,但有些字母在拼写蒙语和汉语时,代表的音值不同。《事林广记?蒙古字百家姓》和传写本《蒙古字韵》将汉字与拼写汉语的八思巴蒙古字对照,是当时的识字课本。元朝亡后,北元也还用以铸造官印。此后,八思巴蒙古字渐不通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