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顏思齊設寨屯墾

 LM0318 2013-04-17

顏思齊設寨屯墾

據諸羅縣誌記載,明天啟元年(西元一六二一年),顏思齊率眾在北港溪登陸,並設十寨屯墾,這十寨有五寨在水林鄉境內。如下表:

設寨寨名

設寨地名

現在地名

設寨寨名

設寨地名

現在地名

主寨
 
(大本營)

顏厝寮

水林鄉水北村

哨船寨
(航隊營)

船頭埔庄

北港鎮樹腳里

左寨
(護衛營)

王厝寮

水林鄉土厝村

海防寨

後寮埔庄

水林鄉後寮村

右寨
(護衛營)

陳厝寮

水林鄉土厝村

撫番寮

府番仔庄

北港鎮府番里

前寨
(先鋒營)

興化店庄

溪流沖毀

糧草寨

土厝庄

水林鄉土厝村

後寨
(訓練營)

考試譚庄

居民他遷

北寨

大北門庄

北港鎮大北里

(資料來源:笨港的歷史變遷)

十寨分布圖

在這之前雖也有大陸人到台灣,但都是零星且流動性大,因此顏思齊所代表的意義是無比深遠的;而其登陸地點「笨港」在台灣開發史上,也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台灣府志云:台灣有中國民,自思齊始。所以在北港已有顏思齊紀念碑的設立,而水林也即將設立。

顏思齊出身福建海澄,是位精通武藝的豪俠之士。年輕時喜歡打抱不平,就在一次看不慣權貴的僕人欺凌百姓而錯手誤殺後,只好畏罪逃到日本,並在平戶地方經營裁縫,進而發財致富。1624年,更被楊天生、鄭芝龍等二十八人推為首領,開始以海盜營生。其海盜事業介乎日本與中國的海岸線間,無論荷、葡、西的商船,甚至日本、中國,都不遺漏,並且多次與日本倭寇衝突、戰鬥,氣勢之盛可以想見。不久,這海盜集團就前往台灣了,《台灣縣志》有此一段:「顏思齊之所部屬多中土之人,中土之人入台灣自思齊始。」

顏思齊登台時期,台灣尚屬草莽未開之地,不為任政權所屬,日本的倭寇以及荷蘭挾兵艦之威的商旅船隊常在附近活動,三者就這樣形成相互制衡的微妙態勢,彼此合作與競爭。顏思齊於1625年罹患瘧疾病死,葬於諸羅東南三界埔山(今水上鄉),繼承顏思齊成為首領者就是鄭芝龍,他亦是十寨的寨主之一。

顏、鄭來台後開始招撫泉、漳無業百姓來台開墾,之後雖然鄭芝龍向明朝投降(西元一六二八年),部分漢人仍留在雲林地區活動。

顏思齊當時設置「十寨」,水林的顏厝寮為主寨所在,許多漳州人前來依附,聚落全為顏姓,因此稱為「顏厝寮」。其部落呈現出馬蹄形部落的特殊攻防設計,深具巧思。

    距顏厝寮路邊約30公尺處,有一小山丘據洪村長及周先生告知,原來顏姓子弟訂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九日為清明掃墓節,聚集在此祭拜,山丘下尚存顏姓先民骨骸,現在顏姓子孫,大部分外移,目前僅有17戶人家。

    在顏厝寮的北面小山丘,尚有都統兵大將爺廟,有詩「都統威靈成古今,繞地顯靈為正氣」為証,每年農曆四月十七日為祭典日子,可見証顏思齊確曾來此地屯墾開發。

    乾隆年間,麥寮蔡姓人家移居顏厝寮漸多,曾有意改名為「麥仔寮」,經顏姓子弟強力反對而作罷,因此至今仍延續保有「顏厝寮」舊名不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