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咳嗽
咳嗽作为临床常见的症状,可引起人体诸多不适,如失眠、疲劳、肌肉疼痛、声音嘶哑、多汗、尿失禁等。咳嗽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之一,也是患者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但咳嗽不是疾病,它是机体的一种重要防御机制,其作用是将呼吸道异物排出体外。 出现咳嗽时我们应注意咳嗽的性质(是否伴有咳痰)、节律(有无规律可寻)、时间、声音、与体位的关系以及咳嗽时伴随的症状。一般情况下,咳嗽常伴以下症状:咳痰、咳血、呼吸困难和胸疼。 根据咳嗽时间的长短,我们将其分为:急性咳嗽(病程3周),亚急性咳嗽(病程3-8周),慢性咳嗽(病程8周或8周以上)。 哪些疾病可以引起咳嗽 导致成人急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有:普通感冒、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百日咳、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等。 亚急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有:感冒后咳嗽、细菌性鼻窦炎、哮喘。 慢性咳嗽常见的病因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胃食道反流、肺癌、后鼻道分泌物下滴综合症、病毒感染、肺结核等。 了解咳嗽的常见病因后,我们就能知道出现咳嗽时应做哪些检查: (1)胸片检查:它有助于对不同病因的鉴别诊断,最为常用。 (2)肺功能检查:最常用于鉴别是否有哮喘。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为非常规检查,多用于胸片异常提示肺炎或恶性疾病时。 咳嗽治疗的原则 首先是明确病因,对因治疗;其次是对症治疗,控制咳嗽症状。是患者得到很好的休息。 目前对于咳嗽的治疗存在两个误区:一方面是过度关心咳嗽症状,希望能完全止咳。咳嗽原本是机体的防御体系之一。有痰时,适度的咳嗽对排出痰液是有利的,所以在有痰液时,只要咳嗽不影响患者的休息和正常生活,无需止咳。无痰的咳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止咳;另一方面,是对咳嗽不重视,认为有点儿咳嗽无关紧要。要知道许多严重疾病也可以导致咳嗽,如肺癌、肺结核、哮喘等,这些疾病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咳嗽都需要镇咳治疗,查明病因是治疗咳嗽的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