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历史上武术与游侠

 远处的灯塔356 2013-04-19

本文着重简述中国武术的发展史并顺带分析游侠与武术的联系。我们所知道的游侠似乎与尚武总是不可分割,任侠者必尚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首先从武术含义看,武术一词在古书中偶有所见,但绝不是现代人所说的武术。古书中的武术意为武之术,包括术、技、理、意、道等含义,即为广义的功夫。武术”’被作专用词普遍使用。武术一词代替不了功夫。应该说武术是功夫的一部分。即功夫包括武术与武道两部分或两个层次。从修而言,武术修人,武道修道。武术能强身健体,增强人的意志,让人勇敢、坚强,充满活力;但也只限于此。武道能让武术升华到道的境界,即天地人生之大道,在少林功夫中即为包容宇宙人生智慧之禅道。从用而言,武术是治人的,而武道可治国、治军,即从二人交锋升华到两军作战。规模不同,道理如一。算你功夫再好,能一敌十;若遇百人如何?能一敌百,若遇千人、万人又如何,如能修悟武学、武道,则能运筹惟幄,以少胜多,治大国如烹小虾。现代人提到武术,就想起国家规定套路,也就是样板武术。在少林功夫中,除武道禅道之外,功夫有四部分,即基本功、套路、技击、功夫(指抗打力和杀伤力)。样板武术是在基本功和套路方面多加了几个腾空和旋转动作。仅此而已。至于技击、功夫、武学、武道就不言而喻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传统功夫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先秦时期武术(公元前222年以前)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便由远古的萌生发源,发展为武术形态的雏形。这一时期指从原始蒙昧时代经夏、商、周以至春秋、战国时代,即秦汉形成统一以前的时期。作为东方文化宝库中的中华武术,是无比宏伟瑰丽的华夏文化巨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其发生、发展紧随着整个华夏文明的历程,成为中华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易经》诞生最早的武术观念
先秦时代的四书五经,都是很好的古代散文,完全可以当作文学读本来欣赏。《易经》开篇就有一句鼎鼎有名的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翻成白话文,是"天体的运行刚健不辍,君子也应自强不息。"这句话,怎么看怎么像是一位武术家对一位习武之人说的话。如果一个对中国武术情有独钟的外国人,问什么是中华武术的精神,我们完全可以告诉他《易经》第一页第一段的这个结句。"",是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字。它本身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刚强",另一个是"康强",前者指性格和精神的坚强,后者指身体和体质的健康。加上个""---健儿,就成了军卒、壮士和剑客,剑客就是武术家。古乐府中有"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的诗句。
《易经》中,明确地谈到武术的,有"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之句,说的是"君子应整治兵器,以防不测"。这和现代人习武为健身、防身的观念非常一致。其中,"利武人之贞"中的"武人"---则是武术家在古籍中的直接"亮相""刚健中正"说的是做人,也是练武。所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以及对宇宙与人生规律的论述包括八卦概念的确立,都对后世的武术发展起到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
一阴一阳之谓道。知乎万物而道济天下。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固刚柔相摩,八卦相荡。"---你把《易经》中的这些理念,说给现在八卦太极拳和八卦掌拳师,都像是在说他们行内的话。 
《诗经》中有6首乐舞《大武》的歌词,最先提倡"能文能武"
现代年轻人喜爱劲歌劲舞,以为是前卫的、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其实,早在一千五六百年前的唐代,宫廷的教坊乐舞,就分为"健舞""软舞"两种。舞姿矫健刚劲的"健舞",如《阿辽》、《胡旋》、《剑器》等,就是现代劲舞的鼻祖了。再往前上溯一千年,即公元前四五百年的春秋战国时代,表现当年周武王战胜商纣王的乐舞,就该算作现代劲舞鼻祖的鼻祖了。为颂扬武王之武功,雄浑豪迈的乐曲《大舞》铿锵作响,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在《风》、《雅》、《颂》三部分的《颂》中,共有6首诗,是作为歌词配乐演唱的。这6首诗是---《昊天有成命》、《武》、《酌》、《桓》、《赉》、《般》。
不光是配乐的庙堂诗歌《颂》,民间诗歌《风》中,也有许多讴歌武士、武术家的诗句。比如《兔置》中,有"赳赳武夫";《伯兮》中,有"伯也执殳(古兵器),为王前驱"。更有描写女子对勇敢武士的爱慕之情与关爱之意,如《叔于田》中,"不如叔也,洵美且武(既漂亮又武艺高)";《羔裘》中,"羔裘豹饰,孔武有力";《猗磋》中,"巧趋跄兮,射则藏兮(脚步敏捷,百步穿杨)"
在多由士大夫作的诗歌《雅》中,也不乏对壮士的赞美。如《六月》,"文武吉甫,万邦为宪(能文能武尹甫,万国作为榜样)"。这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最早出现的对于"能文能武"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颂扬。这种"能文能武"的理想男人的模式,一直延续了几千年,成为后来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主人公的必备素质,对中华民族性格、气质的形成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从《论语》和《孔子集语》中,看孔子高徒中谁是武术家?
人们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却不知《论语》首先是一本字字珠玑的文化散文,其文学价值一点儿不逊于许多人标榜的政治功能。孔子很少谈论武术,却和他的门徒一起练习""""。尤其是作为学生们必修课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射艺",孔子本人也是精通的。射术也该是武术吧。特别是孔子称许的"射礼",可以说是后来一代代武术家们习武重礼,讲求风度,彼此以礼相待的理论依据。"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而修身治学包括习武的次序是怎样的呢?"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说的是立志发端,要以修身为基础,把仁德作为目标,通过学艺来涵养德行。
那么,孔子的72门徒中,谁可算是武术爱好者或武术家呢?显然,闵子骞不是,他侍立孔子身旁;冉有、子贡也不是,他们"侃侃如也(安详从容)";惟有子路,"行行如也(刚强英武)"。子路曾问什么样的人是完美的?孔子答:"像臧武仲那样明智,孟公绰那样廉洁,卞庄子那样勇敢,冉求那样有才艺,用礼乐来加以文饰。"在孔子心目中,完美之人需要勇武与文采兼具、智慧与品德兼备。他是在鼓励好剑的子路,多多读书思考,以达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的君子境界。
又是子路在问:"君子尚勇乎?"孔子答:"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中国武术家也向来以正直为怀、正义为重,所谓"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这里面有孔孟思想感情的熏染。再说《孔子集语》中记载,孔子问子路:"汝何好?"子路答:"好长剑。"好剑术的子路,果然死于诸侯内乱之中。但他死得很有骨气,像一位真正的侠客那样,在他人有难的危急关头,与其患难与共,不顾自身性命。孔子门下,出了个赴死不惧的勇士,子路不算是武术家,至少也堪称武士。
司马迁以《史记》为武术家正名,立传与王侯将相同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中国武术与古典文学水乳交融的范例,是武术家与史学家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中国历史上一管文人笔与一柄武士剑的惺惺相惜。此前,一直不能登史书典籍大雅之堂的民间壮士、勇士、侠客、剑客等各种各样的武术家们,都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 
读《史记》中的刺客列传,深夜独坐,灯影幢幢,不觉后脊梁冷飕飕直冒凉气。天不寒剑器寒,太史公的文字,好像在冰河里浸泡过一样,凛冽刺骨。以过人勇力事鲁庄公的曹沫,执匕首劫得齐桓公,鲁国失地一朝归还;晋国义士豫让有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漆身吞炭,妻子莫识,只为一谢知遇之恩;孝子聂政为抱知己,孤独执剑,深入韩国,刀丛之中,万死不辞。令人感慨至深者,莫过荆轲。后人有诗叹曰:"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想必是读了司马迁的文章,愀然不能自已,于是赋诗。
当之无愧的武术家,在《史记》记载中,还有汉代将军李广。传记里,不仅记述了他膂力过人、武艺高强,更有他性格与人品的描写:"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李广的为人,比他高超的武艺给人的印象更深。难怪司马迁有此慨叹:"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司马迁记录的武术家,都是武术与人品交相辉映的人物,慷慨有奇气,仿佛都是从穷街陋巷中走来,异常亲切。"十年磨一剑,锋芒未曾试。今日把试君,谁为不平事?"传记体的《史记》对武术家、特别是民间武术家及其豪侠、仗义、扶弱、抗暴行为的认可,尤其是对他们的为人和内在品德的赞赏,直接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如小说、戏剧、戏曲、曲艺等的创作。
秦、汉、三国时期武术(公元前221--公元280年)
秦收天下之兵,在民间实行禁武的方针。秦王朝二世而亡,因而对武术的发展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辉煌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都一度繁荣鼎盛,武术在这一时期亦随之有了很大的发展。汉、匈战争导致汉王朝对军事的依赖,更直接促进了军旅和民间对武术的重视。
秦、汉、三国时期武术史上最值得注意的是:武术著作大量出现;武术形成为初期流派;刀渐而取代了剑在军事舞台上的地位,剑逐渐转移至非军事用途并继续发达;汉刀、汉代的刀剑之术以及相扑、角抵活动,这时东传日本。
两晋、南北朝时期武术(公元265-589年)
三百余年的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剧烈动荡的时代,也是中华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两晋政权建立不过三十年,即爆发了所谓八王之乱。匈奴、鲜卑、羯、氏、羌等西、北方民族纷纷进入中原,相互混战,先后建立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汉族政权南迁之后,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五个朝代。而北方则由鲜卑等民族建立了北魏、北齐、北周等朝代。南北对峙近三百年,史称南北朝。此一时期,战乱频繁,战争的现实促进了军事武艺的发展,特别是民族间的战争,使得各民族的武艺得到了发展与交流。其另一特色是偏安南方长江流域的汉族政权多享乐苟安,崇尚声色玩乐。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娱乐性武术得到了较大的促进。这一时期,也是佛教、道教等迅速发展的时期,使武术与宗教活动开始有了较多的联系,武林第一门派少林派由此诞生,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武侠小说中都被视为中华武学的泰斗。少林寺僧众习武源远流长。早在北魏年间少林建寺初期,即有武装僧众保卫寺庙财产。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混战,割据洛阳的王世充与占据关中的李世民在嵩山一带厮杀。少林寺洞察时局,决定站在李世民一边。寺僧率众以拒伪师,帮了一代英主的大忙。李家天下坐稳后,少林寺屡被恩宠,还被特准建立武装僧兵。从此,少林寺形成育经拜佛与练武并重的传统。 
到了明代中叶,少林寺棍法已自成一派,寺僧参加了江浙沿海抗击倭寇的战斗,在各路应募兵马中最为骁勇,于是声名大震。明朝亡后,一些前朝遗老隐身少林寺,殚精奋力于技击之练习,为灭胡兴汉之谋。相传顾炎武抗清挫败,曾路过少林寺,作五言长诗追忆少林武僧隋末立功、明代抗倭的功绩,哀叹岂无材杰人,发愤起颓废。又传明朝宗室朱德畴入少林寺剃度为僧,后为少林寺主持,号痛禅上人。他曾主持制定少林寺十戒,第一戒即为肄习少林技击者,必须以恢复中国为志愿,朝朝勤修,无或稍懈。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少林武功在顺治、康熙数十年间,即有天下武功在少林一说。当时的武功高手吕四娘、白泰官、马和尚、甘凤池都自诩少林真传。一些反清团体也借重少林寺的声望。《洪门问答》写道:武从何处学习?在少林寺学习。何拳为先,洪拳为先。有何为证,有拳为证:猛勇洪拳四海闻,出在少林寺内僧,普为天下归洪姓,相扶明室定乾坤。由此可见,武侠小说中推崇少林寺,绝非妄谈。
少林寺深深陷入武林纠葛,还与它的松散的管理有关。早在明朝时,中州僧众不纳度牒,今日削发为僧,明日长发为民,任自为之。白莲教兴起后,少林寺众多俗家弟子踊跃加入,受挫时又回寺避难。社会上一些长枪大矢、其技最悍的强人亦每削发变形入比丘中。而少林僧人中一些武功高手也经常借募化之机云游四海,到处比武献技。少林寺与江湖武人的双向交流,既丰富了少林武功,又传布了少林的声望。其最重要的特色是民族的大融合,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使中国武术有了较大的变化与发展。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武术(公元581-960年)
隋朝年代虽短,但它结束了数百年分裂割据,统一了全中国,建立了较完备的国家机构,是一个承先启后的重要时期。随后,唐朝随承隋制而加以完备。在立国289年中,大部分时间国家统一,经济繁荣。隋、唐、五代,尤其是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唐朝以来开始实行武举制,对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如对有一技之长的士兵授予荣誉称号。裴民将军的剑术独冠一时,裴民的剑术、李白诗歌、张旭草书并称唐代三绝的美誉,可见武术作为一种文代形式已相当具有影响。宋元时期,以民间结社的武艺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有习枪弄棒的英略社,习射练习的弓箭社等。由于商业经济活跃,出现了浪迹江湖,习武买艺为生的路歧人。不仅有单练、而且有对练。这一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朝出现精通角抵拳法之武术大家,诸如:李青州、王愚子、谢建、姚佶耳、李长子、石拳能等。 
隋、唐、五代特别是唐代的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中辉煌灿烂的一部分。武术文化形态,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大发展。唐代的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相当普遍。外来文化,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唐代的武舞、弓射、摔跤活动,乃至于整个唐代的重武风习中,都有外来文化作用的痕迹。 
一个有趣的历史现象是,武术昌盛,则文学兴盛,两者是一荣俱荣,一枯俱枯。唐代是崇文尚武的时代,习武与习文是当时青年人,特别是家境小康者的两种雅好。当时的小伙子要想当兵,考核甚严,必须能在半天时间内,穿铠甲、带弓箭,跑上百里路程,才能入选。因此,习武强身成一时风气。唐代,已经开始在科举考试中,设立武科,与文科相对应,实行武举制度,中国历史中开始有了武状元。考试内容有马箭、步箭、弓、刀、石等项目。正是在这样习武成风的背景下,诞生了不朽的唐诗。作为诗人的李白,尽人皆知,就连一些外国人都不例外,然而作为剑术高明的武术家李白,却几乎无人知晓。
公元701年出生的李白,祖籍陇西郡,是前面提到的陇西汉将军李广的后代(史学上无定论)。其先祖因事迁往西域。李白有诗云:"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非青云上,苦战竟不侯,富年多惆怅,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作为一代将军和武术家的李广的后裔---李白,在他的血管里就流淌着武术成分、身上携带着武术的基因。据《新唐书》及历代学者考证,李白生于蜀中,即今天的四川。他从公元706年到616年约10年间,在江岫市的匡山读书习武。匡山因"山石方隅,皆如筐形"而得名,今有古迹"李白读书台"。他的武术教师,是山上的空灵法师,学的是剑术。当然,他的诗文也获得文科教师的赞誉,称之为"天才英丽,广之以学,可与相如比肩。" 李白以"谪仙诗人"名世,以文化巨匠著称,其诗又妇孺皆知、爱之弥深,以至使人们不太注意他的武术技能。想想以李白的聪慧天资,从空灵法师学剑十年,其功夫一定好生了得。他是在听了浣洗衣服的老婆婆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之后,走上匡山学剑的,既练得童子功,又该是真功。人们都知道的,是他在25岁时,"仗剑去国,辞乡远游。"一般来说,投考文科的学子,不必出行配剑,而志在考取武状元像后来的岳飞等除外。李白出游,佩三尺剑的细节,被大家忽略了。潇洒、倜傥、风流如李白,总不至于剑术不佳,还把自己打扮成剑客的样子吧?他曾经说过"一生好入名山游。"我想,除了看景,他大概还是想多会会剑法高明的法师吧?有其诗为证:"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可见,他曾到处拜师学剑术。
杜甫说"白也诗无敌",我想说"白也剑无双。"
《全唐诗》收集的李白诗中,"三尺剑"在诗句里随处可见。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诗史白居易三位诗人中,杜甫没有舞剑的嗜好,只是偶尔下下围棋,白居易也说"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惟有李白有侠客的风骨。他曾在游并州时,救过郭子仪一命,尽显侠肝义胆。李白又是所有唐代诗人中,在诗中提到""最多的诗人。在他留下的996首诗中,就有126处关于剑的描写。如一首《古风》中,就有三处""的字眼。先是"飞剑如浮云",后是"宝剑双蛟龙",最后是"献君君按剑"。此外,《独漉篇》中,有"雄剑挂壁,时时龙鸣";《临江王节七歌》中,有"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门有车马客行》中,有"雄剑藏宝匣,阴符生素尘";《东海有勇女》中,有"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白马篇》中有,"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塞下曲》中,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八朝曲》中,有"天子凭玉几,剑履若云行";《出自蓟北门行》中,有"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猛虎行》中,有"宝书玉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例子不胜枚举。
在人们熟知的《行路难》中,李白写到"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拔剑四顾心茫然"一句,不是剑客吟不出,不是豪侠唱不来。他还在诗中自谦地说:"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李白在弱冠之年,就好行侠仗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安史之乱"中,年逾半百的李白,为济世平乱,加入永王琳的幕府中,侠义之举未得报偿,反倒遭受株连而获罪。60岁时,他还为征讨叛贼而白发请缨,持三尺剑平天下的抱负不改,好一个忠诚为国家的武术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