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棋与围棋

 溪灵唱 2013-04-19
围棋,黑白二子相同,似是时空的演替、变化,具有自然性。

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条大河有儒道文化两条主支,象棋、围棋正好映射出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不同精神。

象棋有多达七种不同的棋子,“帅士象车马炮兵”都有各自的社会象征意义,是在模拟社会实际,具有社会性。如在儒家看来,国君为最高统治者,因而象棋以主帅的“存亡”为“国之存亡”;士、象的作用如“总统卫队”;车、马、炮、兵的走法一如实际情形,数量上兵最多,是宝塔型的“社会结构”。

围棋则仅黑白二子“以法阴阳”,人们认为,围棋开始是一种天文工具,棋盘如天,棋子是星,下棋伊始黑白相间,似时空的演替,如宇宙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流年。与象棋相比,围棋具有自然性,更多是在模拟自然景象。它们都源于我们古人“仰观俯察”的智慧,区别在围棋是“仰则观察于天”的结晶,象棋是“俯则察法于地”的成果。

象棋河界分明,敌我阵地划定,棋子位置、作用和行走路线不同而固定,表现某种确定性、规范性,符合儒家的社会秩序与等级伦理。

围棋没有固定的阵地划分,棋子没有固定的路线和作用,表现某种随意性、流动性,暗含道家不受羁束、放达超逸的精神。

象棋尚刚,棋子满盘活动,运动能力越强越有优势,车、马、炮冲锋陷阵积极拼杀,“过河卒子不回头”,有如壮士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如儒家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积极“入世”、“有为”。

围棋尚柔,落子后不再移动,静止的棋子却像细胞生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围棋讲究“品之道,简易而得之者为上,战争而得之者为中,孤危而得之者为下”,如道家理想:“无为而治”、“以柔克刚”、“以无事取天下”、“修身养性”、“自正”、“自富”。

象棋复杂的战斗象征着社会多元矛盾,下象棋如勇士驰骋沙场,能体验人生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儒家精神。

围棋的文化消长则体现出自然阴阳对立的“太极”,下围棋如“仙人”吐纳运动,可体会人生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的智慧。

【赏析】

象棋的七种棋子,都具有模拟性和社会性。

象棋的棋盘分楚河汉界,棋子走法固定,具有确定性和规范性。“过河卒子不回头”,既是走法规则,也体现了壮士慷慨赴死的精神。象棋复杂的对弈,象征了社会的多元矛盾。

围棋,黑白二子相同,似是时空的演替、变化,具有自然性。围棋的棋盘没有固定的阵地划分,棋子走法不定,具有随意性和流动性。“简易而得之者为上”,是说下围棋以“不战而胜”为最高境界。围棋具有自然性,更多是在模拟自然景象。

二者不同:象棋尚刚,围棋尚柔;象棋讲“动”,围棋讲“静”;下象棋重在调兵遣将,下围棋重在排兵布阵;象棋映射儒家文化,围棋映射道家文化。下象棋能体验人生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儒家精神;下围棋可体会人生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的智慧。二者相同:下围棋、下象棋都讲究运筹策划;下围棋、下象棋都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辨证思想;象棋、围棋都具有模拟性,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