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花是扬州市“市花”,自古以来有“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的美誉。琼花以“叶茂花繁、洁白无瑕”名扬天下,是我国特有的名花,文献记载唐朝就有栽培。它以淡雅的风姿和独特的风韵,以及种种富有传奇浪漫色彩的传说和逸闻逸事,博得了世人的厚爱和文人墨客的不绝赞赏,被称为“稀世的奇花异卉”和“中国独特的仙花”。1998 年扬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广大市民推选“琼花作为扬州市花”的决定,并举行过两届“中国扬州琼花艺术节”,反响较大。 下图假山石上刻有书法家启功的“瓊枝玉树”四字,形容“琼花烂漫,宛如雨雾凝结为冰层、冰柱,玉树凌空、玲珑剔透”,呈现出一片“玉琢冰雕”的美好景象! 陆传基 拍摄并整理 2013.4.19  | 根据记载,汉代扬州城东曾有一株琼花,当时有人特为之建"琼花观";宋朝欧阳修做扬州太守时,又在花旁建"无双亭",以示天下无双。相传琼花是扬州独有、他乡无双的名贵花木,连隋炀帝也不远千里,大征民工修凿运河,一心要到扬州来观赏琼花。但当运河开成,隋炀帝坐龙船抵达扬州之前,琼花却被一阵冰雹摧毁了。接着爆发了各地的农民起义;隋政权崩溃,隋炀帝死于扬州。因而有“花死隋官灭,看花真无谓”的说法。隋炀帝是否真到扬州看琼花,虽不见正史,但典出《隋唐演义》第四十七回:“看琼花乐尽隋终,殉死节香销烈见”。在这里,琼花已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种名花,而是已被人格化了的有情之物。据宋朝周密撰的《齐东野语》记载,宋仁宗庆历年间,曾从琼花观中将琼花移栽到开封,但后因逐渐枯萎而发回扬州。宋孝宗淳熙年间,又把它移栽到杭州的皇官禁苑之中,谁知逾年而枯。不久,载还扬州,却又枯木复苏,人们皆称琼花是有情之物。成了美好事物的象征。也许如此,琼花才博得历代文人骚客的赞叹。文人题咏越来越多,也越写越奇。宋朝的张问在《琼花赋》中描述它是:“俪靓容于茉莉,笑玫瑰于尘凡,惟水仙可并其幽闲,而江梅似同其清淑”。的确,琼花以它那淡雅的风姿和独特的风韵,更有关于琼花的种种富有传奇浪漫色彩的传说和迷人的趣闻逸事,博得了世人的厚爱和文人墨客的不绝赞赏,被称为稀世的奇花异卉和“中国独特的仙花”。 韩琦作诗赞:“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刘敞诗云:“东方万木竞纷华,天下无双独此花”。欧阳修也作诗赞曰:“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不但赞其美,还强调琼花是扬州独有。从此,琼花不但扬名于世,而且还和扬州古城的盛衰紧紧连在一起。 |  | 琼花的美,是一种独具风韵的美。它不以花色鲜艳迷人,不以浓香醉人,每到春夏之交,自然界一片姹紫嫣红,琼花却花开洁白如玉,风姿绰约,格外清秀淡雅;而每当秋风萧瑟,群芳落英缤纷,凋零衰败之际,琼花展示的却是绿叶红果的迷人秋色。其叶、其果,红绿相映,分外鲜艳,经久不凋,给萧瑟的秋色点染了艳丽的色彩和欢快的气氛。琼花枝条广展,树冠呈球形,树姿优美,树形潇洒别致。 |  | 琼花是我国特有的名花,以叶茂花繁、洁白无瑕名扬天下,它以淡雅的风姿和独特的风韵,以及种种富有传奇浪漫色彩的传说和逸闻逸事,博得了世人的厚爱和文人墨客的不绝赞赏。琼花正因这些传说和赞咏而扬名于世。琼花已成为扬州城内颇具特色的重要旅游资源,是维扬古城的象征之一。 |  | 琼花的美在于它那与众不同的花型:其花大如玉盆,由八朵五瓣大花围成一周,环绕着中间那颗白色的珍珠似的小花(尚未开放的两性小花),簇拥着一团蝴蝶似的花蕊,微风吹拂之下,轻轻摇曳,宛若蝴蝶戏珠;又似八仙起舞,仙姿绰约,引人入胜。“千点真珠擎素蕊,一环明月破香葩”。无风之时,又似八位仙子围着圆桌,品茗聚谈。这种独特的花型,是植物中稀有的,故而世人格外地喜爱它,并美其名曰:"聚八仙"。又因其树可高达数丈,洁白的朵朵玉花缀满枝丫,好似隆冬瑞雪覆盖,流光溢彩,璀璨晶莹,香味清馨,令人为之神往。 |  | 世人视琼花为稀世奇花异草,视为人间少有、天上仙花落人间的仙葩,并把能够到扬州一睹琼花芳姿引为人生快事。在扬州历史上出现的“三春爱赏时,车马喧如市”的赏花盛况,即是这一反映。 琼花的冰清玉洁,赢得扬州人和八方来客的热爱与赞美,成为这座青春常在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标志。亲爱的朋友,当您“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时候,别忘了在盛开的琼花树下留个影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