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阅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一书,使笔者受益匪浅。本书收录了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写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的信,探讨的主题涵盖管理、投资及评估等,其中核心的精神是由格雷厄姆和托德提出的,论述了公司治理、公司财务与投资、普通股、兼并与收购及会计与纳税等内容。总结巴菲特的投资精髓,坚持价值投资理念,是其长期获得巨额回报的秘密武器。
过去20多年,A股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严格的和长期的市场检验,投资大师巴菲特倡导的价值投资被证明是获取长期超额收益的最好方法。当前,经过连续两年的下跌,很多绩优蓝筹股已经跌到历史估值的底部,中长期的投资价值已经很突出。现在再谈价值投资,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众所周知,股价瞬息万变,短期波动很大,令人难以把握,很多因素都能引起股价的波动,但是拉长来看,股价几乎只和公司业绩增长有关。我们统计了自2001年以来涨幅最大的20家公司,发现其业绩增长和股价呈现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时间是价值投资者最好的朋友。
A股市场的创立是从脱离基本面的投机开始的。当时,市场各类投资者普遍不重视价值投资,做公司基本面研究的人屈指可数,市场投机氛围浓厚。直到1998年3月,第一只封闭式基金——南方开元正式发行成立,真正代表着机构投资者的基金走上历史舞台,价值投资才逐渐为人所知。各大券商普遍开始重视基本面研究,研究所大量扩员,一个券商研究部的研究员数量,从最初的几十个人扩大到几百个人,几乎覆盖了所有行业和大部分上市公司。
2006年,A股市场开启长达两年的大牛市行情,一些基本面良好的蓝筹股股价大幅上升,坚持价值投资的投资者获得了最大的收益,价值投资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到2007年,随着天量资金不断推高股指,市场开始处于结构性高估之中,投机之风大肆盛行。但高PE股、垃圾股的行情是不可能持续的。历史经验表明,在市场高位下跌之时,从来都是此类股票下跌幅度更深。而低PE股、绩优股由于估值相对合理,更能够抵御系统性风险。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证券市场步入了长达五年的熊市。除了2009年出现大幅反弹外,A股大多数股票包括绩优蓝筹股的股价均出现大幅下跌,价值投资理念受到部分投资者的质疑。特别是2009年创业板推出之后,一些没有基本面支持、仅靠讲故事生存的小股票,受到游资的追捧,股价大幅飙升,动态PE甚至上升到100倍以上,泡沫化非常严重。但是仅仅过了半年,这些估值高企的创业板公司披露年报,多数公司的业绩增长低于预期,甚至第一年就出现大幅亏损。创业板股票股价深度下跌,个别股票最大跌幅甚至达到80%以上,参与投机的投资者亏损累累,而坚持价值投资的投资者则避免了泡沫破灭所带来的损失。价值投资再次证明了这是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长期出奇制胜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