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未获诺奖的拉美文学大师

 吉乐372 2013-04-20
     要说诺贝尔文学奖没有政治倾向,那是不公允的,是人就有倾向,哪怕那倾向藏得相当深,更何况文学本身就与政治息息相关。客观说,斯堪的纳维亚的那帮评委,还是比较同情左翼作家的,以拉美文学为例,左翼作家如危地马拉小说家阿斯图里亚斯,哥伦比亚小说家马尔克斯,智利诗人聂鲁达和墨西哥诗人帕斯,在20世纪都先后得了奖,而相对右翼的秘鲁小说家略萨,直到2011年才获奖,至于未获奖的拉美大师,则首推阿根廷人博尔赫斯。
 
    博氏为什么一直没获奖呢?当然不是因为作品不够好,相反他的小说随笔从40年代起,就被公认为拉美首屈一指,数十年来几乎囊括所有西班牙语奖项,被誉为一代拉美作家的精神教父。要说对他有争议,这争议显然不是文学而是政治立场。20世纪的拉美国家处于各种社会变革的漩涡中,腥风血雨的年代此起彼伏,博氏祖国阿根廷继承了西班牙人的斗牛血性,不同观点的撞击异常激烈,他本来只是一介书生,在图书馆谋份差事,终日埋首于故纸堆中,可是他不想惹政治,政治却惹上了他。
 
    麻烦来自1946年的总统大选,那年的总统之争在劳工党候选人贝隆和民主联盟候选人塔姆博里尼之间展开,贝隆挟前年赈灾的威望,又有娇妻艾娃全力辅佐,势头如火如荼,可身为作家的博氏不识时务,他非常不喜欢贝隆的政治主张,觉得所谓为穷人谋福利是政治噱头,根本不可能兑现,尤其不能接受贝隆与希特勒和佛朗哥关系暧昧,于是在一份反对贝隆的知识界声明上签了名。这下不得了,他被艾娃也即贝隆夫人盯上了。
 
    艾娃不久开始收拾博氏,先免除他在图书馆的职位,接着宣布“提拔”他为首都菜市场鸡鸭主管,这分明是在嘲讽他,管鸡鸭也比管书强。博氏问为什么?回答你不做这个还能做什么?博氏将此举视为对他的巨大侮辱,发表声明断然拒绝,从此与贝隆夫妇结下梁子,连艾娃死后也不放过,说谁在乎一个婊子的死活?阿国作家也声援他,次年选他做全国作协主席。本想一心沉迷于小说技巧的博尔赫斯,无意中成为反贝隆主义的标志性人物。
 
    从此博氏与贝隆夫妇誓不两立,凡贝隆政策他都带头抵制,这个角色与他的内心并不相符,可时也命也运也,已经由不得他了。这种恨屋及乌的心态,我们读读李敖就可以体会,李先生在蒋氏统治下坐过大牢,对两蒋终生痛恨,每每言及便不吝吐出最刻薄的言辞。在以后的岁月中,对待贝隆主义的态度,成为博氏划分敌友的分水岭,只要反贝隆,他都引为知己,后来甚至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智利接受皮诺切特授予十字勋章。
 
    这个举动大大得罪了瑞典人,被认为对诺奖大不敬,要知道皮诺切特血腥推翻阿连德,在全世界臭名昭著,当时很孤立,没谁愿意挨近他。时任诺奖评委伦德克维斯特公开表示,博氏将因此举失去提名机会,然而正是这个伦评委,数年前为聂鲁达获奖拼命游说,甚至说聂赞美斯大林是历史的误会。博氏倒也淡然,他自嘲说不给我授奖是瑞典人的惯例,这规矩在我出生前就定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