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奖得主略萨:“愿手握羽毛笔,写到生命最后一刻”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置身于宁静 2022-07-04 发布于浙江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来了。昨天下午,这位75岁的拉美文学巨匠出现在沪上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图书馆,他身着西装,精神矍铄,丝毫看不出已年逾古稀。难怪,当记者问他70多岁还笔耕不辍的动力来自哪里时,他立即纠正道:“我还是一个很年轻的作家,我的写作刚刚开始。”略萨透露,自己计划活100岁,还能写上20多年。在他的中国之旅即将开启之际,晨报记者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从未期待自己得诺奖

  记者:在拉美“文学爆炸”四主将中,你属于年少成名。早在上世纪70年代,你就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诺奖对你来说,是否来得太晚了?

  略萨:诺奖提名从来不会对外公布,所以每年所谓的提名名单,都来自媒体的猜测。我并没有期待自己会获奖,所以感觉非常意外。

  记者:获知得奖的那一刻,你在哪里,在做什么,第一反应是什么?

  略萨:诺奖消息传来时,正是早上5:30,当时我在纽约,当天准备去普林斯顿大学上课。那个电话是我夫人接的,表情十分惊讶,但她什么话也没说,就把电话给了我。我当时心里的直觉是,这会不会一个坏消息,我接过电话,里面一片噪声,我只听清瑞典皇家学院几个字就挂了。过了一会儿,电话又打来,对方用英语告诉我,我获得了诺奖。我惊呆了,我立刻问对方,你这是代表官方的么?对方马上说,14分钟后你可以看电视,看这消息是不是官方的。后来我打开电视,看到了新闻。随后就是不停的记者采访,一直到现在,这种骚扰还没有停止。

  记者:瑞典文学院给你的颁奖词是,“他对权力结构的解析和对个体反抗、反叛和失败的犀利描写”,你觉得这个奖,是颁给你的文学,还是颁给你的政治观点?

  略萨:绝对不是因为政治观点,完全是因为我的文学成就。

  记者:得诺奖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略萨:获奖当然是件愉快的事。它给你带来的好处是,让你被世界知道,而且所有的宣传对于推广作品,都有好处,我的作品被翻译成更多语言,这对一个作家来说,非常重要。获奖带来不好的地方是,它剥夺了作家的隐私,过多的社交占用了很多时间。要知道,保有隐私,这对一个作家来说很重要。

写作是活下去的动力

  记者:当年你曾参加秘鲁总统竞选,但落选了。你觉得这对你的人生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经历对你的写作有影响么?

  略萨:当时我为竞选做了很多准备,许多人并肩作战,所以最初落选时觉得特别沮丧,3年的努力全部白费了。但很快,我就感到一种解脱,因为在这个竞选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同时我很高兴可以回到写作中。它对写作的影响是,让我更了解我的国家,以及我自己内在的东西,所以这3年的认识,注定会反映在作品中。

  记者:七十多岁的你至今笔耕不辍,每隔几年仍有重磅作品问世。你的写作动力来自哪里?

  略萨:这个问题问得不好。我还是一个年轻的作家,刚刚开始写作,我有很多关于小说、戏剧和散文的写作计划。我计划活到100岁,还能写20多年,我的心愿是手握羽毛笔,写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写作是我的生活方式,我只要有新的计划,我的生活就是精彩的,我的每一天会值得期待。这也是我活下去的一种动力。

  记者:年少轻狂的19岁大学生,爱上了比自己大10岁的胡利亚姨妈,她是一个离过婚的女人,也是作者舅妈的妹妹。这部根据你自身经历写作的小说《胡利亚姨妈与作家》,就是你的一部自传么?

  略萨:我不认为这是我的自传。我本来只是想记录下生命中的一个阶段。我试图写得客观,但事实上失败了,小说不是说真相的方式,小说是谎言。当时为了让小说看上去令人信服,我做了很多改动,书中编造的东西,比事实要多。

  记者:你一生的感情生活十分丰富,这是不是你写作的重要来源?当你回头看时,你觉得是生活精彩,还是小说精彩?

  略萨:生活经验是写作的原材料,这是我写作的出发点,写作时,我的脑海中总是会浮现很多记忆中的形象。不能说小说和生活谁比谁更精彩,只能说两者相互联系,彼此交融。如果你读作品,能够感到身在其中,就是去经历了作家的生活。

期待和中国作家交流

  记者:你的作品中,有很多对政治的关注。你认为,文学是否该介入政治?

  略萨:写作中谈论政治,是因为它也是每个人经历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尤其作为拉美人,可以说政治问题无处不在。而日常生活是写作的来源。我的体会是,要寻找更长久的意义,而不是短暂的政治现象,否则作品过了20年就没有意义。所有大师们的优秀作品都对政治有提及,完全不关心政治,就是虚假的作品。

  记者:新书在中国出版前,你曾给中国读者写信,表示“从来没想到我写的故事能到达如此遥远的地方”。你了解中的中国什么样?对于与中国作家的交流,是否很期待?

  略萨:这是我第二次来中国,第一次是在15年前,到过上海、北京、西安等地。我对中国文学的了解很有限,所以,我没有办法提到那些中国作家的名字,但我非常期待能与他们交流,看看彼此之间有多少共鸣。可以说,和中国作家的交流,是我这次来中国的主要动机之一。

  记者:你与我们大家熟知的另一位拉美文学巨匠、《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之间,有着许多故事和恩怨,能不能谈一下?

  略萨:对不起,我不想回答关于马尔克斯的任何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