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皋鱼之泣:错失了三次尽孝的机会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4-21
皋鱼之泣:错失了三次尽孝的机会

      

  毕宝魁

  祭之丰不如养之薄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扫祖先陵墓的日子。由此我想到了欧阳修在《泷冈阡表》中借父亲之口所说的一句话:“祭之丰,不如养之薄也。”意谓祭祀无论多么丰盛,也不如老人活着的时候好好孝敬,哪怕生活条件拮据,也还是老人活着更好。

  是的,如今也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有的人在富裕之后,想孝敬父母,可是父母已经不在了,于是便很后悔和愧疚。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只要尽了孝心就没有什么遗憾。如果要想在这方面没有遗憾,便一定要在平时恪守儿女的孝道,尽到应尽的责任。孝道求心不求迹,只求对于老人的孝敬之心而不以给老人提供什么样的物质生活条件为标准。如果依照物质条件进行衡量,天下穷人无孝子。而实际的情况是孝子多在民间和穷人家。

  但是,尽孝要在当下,在现实的生活中,不要寄希望于未来,因为父母随时都有可能离开,一旦离开了,想要尽孝也就不可能了。天伦之乐不只是和后代之间的亲情,也包括你和老人,尤其是老人更需要你给他们提供天伦之乐。因为属于他们生命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可能正是基于这种观念,“皋鱼泣”的故事便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仿佛有非常深的印痕,动不动就自动跳出来。

  传诵千古的皋鱼之泣

  那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一天,孔子率领自己的一大群弟子在道路上行走,看见有人在路边哭泣,气堵喉噎,非常伤心。孔子受到感染,也有些奇怪,便下车前去询问,弟子当然都跟着。孔子认识此人,名叫皋鱼,便问他为何如此。皋鱼说道:“我错失了三次尽孝的机会,少年时求学在外,游历诸侯追求富贵而把孝敬父母双亲的事放在后面,这是第一失;我只顾追求高尚的理想而尽心尽力为国君效力,而没有功夫去侍奉我的双亲,这是第二失;和朋友交往密切而疏忽了陪伴我的双亲,这是第三失。如今父母双亲都离我而去,我想尽一点孝心也不可能了。树想要静止下来可风却不停地吹,子女想要赡养尽孝而亲人却不能等待。逝去便无法追回的是岁月时光,失去便不可再见面的是父母双亲。我实在后悔伤心而不想活了,请求从现在开始就离开人世。”说完,立即就死了。

  孔子见状,对弟子们教诲道:“你们应该引以为戒,牢牢记住这其中的道理。”于是,孔子的弟子告辞老师回家奉养亲人的便有十三个人。

  孔子可能是最受感动的人,孔子想要尽孝,可是没有机会。他老人家三岁便死了父亲,十七岁便死了母亲。但孔子当时就是著名的孝子,因为他一直努力分担母亲的劳作而不让母亲操一点心。但孔子一定希望他的父母能够多活几年,这便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皋鱼之泣的启示

  这则故事出自《韩诗外传》,作者是西汉前期的韩婴,是很可靠的。皋鱼的话对我们有很强的启示意义。人都是父母生养的,只有小说中的孙悟空才是石头砬里蹦出来的,人所最要报答恩情的便是父母。而父母的寿命又是很难知晓的。这样,孝敬父母就应该尽早及时,且不要等待日后再尽孝心。

  追求事业,追求理想也是人生所必须,这样就会产生一定的矛盾。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定注意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要用各种借口不孝敬老人,要用心去关爱父母,生活上尽心赡养,心理上真心关怀,不要等老人去世后再追悔,又是号啕大哭,又是大操大办,实际上都不如生前的孝道。只要没有遗憾,没有后悔,“尽心焉耳矣”,便足矣。

  “活着不孝,死了乱叫”是农村批评那些假装孝道人的俚语,但很精妙。皋鱼之哭,俚语之讽,其实都是一个道理:父母在世的时候,尽一个儿女应该尽的孝道,否则是没有补救措施的。

  孔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大意说:“父母的年龄,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一是高兴欢喜,一是忧虑恐惧。”

  这是具体培养子女的孝道感情。要求子女时刻记住父母的年龄,因父母不断高寿健在而欢喜,同时也因为逐渐衰老而忧虑。孝道是心情,但要在具体事情上表现出来。这种感情是有影响和熏陶作用的。如果正当年的儿女不孝敬老人,那么直接影响熏陶自己的后代,也很难被后人孝敬。俗语说:“老猫炕头睡,一辈留一辈。”话粗理不粗,孝道有家风,是有道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