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汗用大剂麻黄取效之验谈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网 -麻杏薏甘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3-04-21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看来草医可能从这条里面看出来的,不过麻黄用那么大的量,不得不赔付他的胆识

  二、应用经验

  朱大年经验:治喘首选麻黄  哮喘急性发作时以邪实为主,病机主要在肺,治疗当以祛痰治标为主。麻黄辛微苦温,有良好的宣畅肺气、平喘止咳功效,属治疗哮喘发作的首选药物。麻黄在治疗寒喘、热喘、虚实兼夹或寒热错杂的小儿哮喘时,均可用作主药。如属寒痰内伏,应配伍干姜、细辛、白芥子温化痰饮;痰热内蕴,则可配合石膏、桑白皮、黄芩、黛蛤散清宣肺中痰热;风寒之邪实于表,痰热之邪郁于里而喘者,则可配伍桂枝、生姜以发表,石膏、黄芩以清里;对久发由肺及肾,肾不纳气时,则又可配伍附子、肉桂壮火益元,局方黑锡丹(包煎)摄纳肾气。
  在炮制方面也必须注意。除生麻黄外还有水炙麻黄和蜜炙麻黄,水炙麻黄用清水焯过,辛散作用较缓;蜜炙麻黄用蜂蜜拌炒,辛散之力更弱。这三种麻黄具体运用时,必须灵活掌握,才能提高疗效。一般无汗表实者可用生麻黄;表虚有汗者用水炙麻黄;但咳喘而无表证者用蜜炙麻黄。
  有些哮喘患儿用麻黄后可引起汗出及心率增快。凡素体气虚、表卫不固的患儿,除采用水炙或蜜炙麻黄外,还应避免与桂枝同用,并在方中佐用龙骨、牡蛎敛汗固涩。对服麻黄后,容易引起心率增快者,可加用磁石及加大甘草用量的方法,以减轻这种不良反应。
  历代医家认为麻黄用量过大易于化热助火,亡阳劫液。但据现代经验,用麻黄平喘与治疗咳嗽不同,用量可适当增大,方能奏效,每剂用量可掌握在9克左右,但生麻黄用量不超过9克,婴儿、幼童可适当减量。(《长江医话》)
  朱进忠经验:麻黄发汗新陈不同  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前所长,已故名老中医李翰卿老师说:诸家都云麻黄辛苦而温,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具有发汗解表之功,是发汗作用最强的药物。若与桂枝配伍则发汗的作用更强,虚人用之不慎,可使汗漏不止。然新陈不同。曾记得在北洋军阀混战初期,当时遇伤寒病,开据麻黄汤后没有一例发汗者,初开麻黄6克,后开9克,最后开至18克,服法亦遵仲景法,一例也未发汗。反复诊视均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或“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的典型证候。久久不得其解。及至到数个药铺一看,才稍有所悟。因我家地处雁北,麻黄满山遍野皆是,患者用药均用自采者,药铺所存者均为数年至十几年的陈货,陈久者辛温发散之功已减,甚至已消失殆尽,所以前开之麻黄汤均无发汗之功。乃嘱患者一律改为新鲜麻黄9克(干品),果然服后效如桴鼓,汗后病愈。自此以后,凡用麻黄汤、大青龙汤发汗解表者,一律应用麻黄采后1年之内者。(《黄河医话》)
  姜春华经验:哮喘汗出不忌麻黄  江南过去某些医生倡言“南方不比北方,夏月不可用麻黄”。于是夏天哮喘发作当用麻黄而不用;又有些人说“仲景明训”,“有汗用桂枝,无汗用麻黄”,认为凡汗出者均忌用麻黄。于是哮喘发作时汗出者又不用麻黄。临床上很多患者在哮喘大发时常大汗出,如果喘平下来则汗亦少出。当以平喘为主,不平喘则汗不得止,为了有汗避开麻黄,则喘不得止,汗亦不得止。前人有鉴及此者,如王旭高麻杏石甘汤注:“喘麻肺气内闭者,往往反自汗出”,“用麻黄是开达肺气,不是发汗之谓。”“且病喘者虽服麻黄而不作汗。麻黄乃治喘之要药,寒则佐桂枝以温之,热则加石膏以清之,正不必执有汗无汗也。”诚有识之见。可以推论,凡对某病证有良好作用的药物,不必因有某种不良反应而避开不用,也不必受非主要症状的牵制而不敢用。当然用量应斟酌,中病即止。(《百家名医临证经验》)
  张琪经验:风寒咳嗽必以辛温宣肺,如麻黄、杏仁、紫苏等,如三拗汤之类。如兼喘者,麻黄为必用之药,麻黄发表宣肺透邪之功非他药所能及。麻黄辛温虽与风热者不宜,但与石膏合用,石膏剂量加大,则辛温之性又可化为辛凉,对风热咳嗽则有卓效,如麻杏石甘汤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甚效,张琪教授常以此方加川贝母、鱼腥草、黄芩、金银花,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尤以小儿肺炎屡获良效,但石膏之剂量须大于麻黄10倍方佳,此方取名加味麻杏石甘汤,其方组成如下:麻黄10克,杏仁15克,生石膏50~100克,鱼腥草30克,牛蒡子15克,黄芩10克,川贝母10克,金银花30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如见舌红少津,为肺阴亏耗者,宜于方中加沙参、麦冬、玉竹、生地黄。石膏为质重之药,似与轻清宣透相悖。吴鞠通谓:“表不解者不可与也”,但张琪教授根据临床经验,认为石膏与麻黄合用,不仅不能遏制邪气外出,反而有解肌透表之功,尤其肺热甚者非此药不能收功,服药后汗出溱溱邪解,发热随之而退,屡屡收效。1994年曾治1例极危重肺结核并发感染,重用石膏200克,连续用之使病人转危为安,石膏剂量可随病人年龄体质不同而变更。(《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张琪》)
  李佺经验:对“夏不用麻黄”,“有汗不得用麻黄”之说,医界人尽皆知之。千百年来,多有人以麻黄为发汗解表第一药,属发汗重剂,畏而不用,以求稳妥。个人的看法却有悖于先贤。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证明,常规剂量的麻黄并不致汗,或仅致小汗。曾用于肺虚患者,动辄汗出、喘咳,也未见大汗亡阴、亡阳之例。麻黄单用(不配其他发汗药物,不啜热粥),发汗力量缓和,有汗之人或夏月易汗之季用之,亦无过汗之虞。
  中药的应用,以复方配伍形式居多,单味药与复方的作用不完全相同,甚或完全不同。麻黄与桂枝并用,如麻黄汤,在桂枝温经通阳畅行营卫气血的基础上,其辛散宣透功效得以最大限度发挥,发汗力量陡增,成为发汗解表峻剂;若无桂枝相辅,也无其他发汗药配合,如麻杏薏甘汤,则麻黄发汗力弱;若与石膏为伍,石膏之大寒可抑制麻黄温散之性,虽仍有宣肺透邪之效,却无发汗之力,故越婢汤用麻黄治风水汗出,麻杏石甘汤用麻黄治热壅汗出而喘。总之,麻黄用于无汗和有汗病证,其机要在于配伍。临床用药,贵在灵活。前人经验,概源于临床,可取之处恒多。然由于各人实践条件不同,看问题难免会有偏颇之处,所以不必尽拘于古人之论,而束缚自己的思想。(《黄河医话》)
  谢海洲经验:麻黄蜜炙后,发汗作用降低,平喘作用增强,麻黄用于喘证,不论虚实皆可用,因肺主宣发肃降,麻黄直接调节肺气宣降活动之能力,有助于恢复肺气的正常生理功能。尤其用于虚喘,单用补肺纳肾之品乏效时,酌情适量配伍,常可收到较明显的疗效。可与葶苈子、杏仁配伍,调畅肺气,止咳平喘;也常与石膏、杏仁配伍,主治外邪郁而化热,肺气不宣所致的发热、胸痛、痰黄等症,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应为1∶3,可减少麻黄的发汗作用而达宣肺之目的。麻黄宣肺气之作用还可应用于暴感风寒之失音,效确。(《谢海洲临床经验辑要》)
  麻黄配黄芪、桑螵蛸、益智仁可治疗遗尿(5~14岁),麻黄用量为2.5~10克,取其通阳化气,气化恢复,配合益气温肾,固脬缩中之品,使开合有度,遗尿自止。(《谢海洲临床经验辑要》)
  王新午经验:麻黄,旧说为发汗重剂,新说主以定喘利尿,云发汗之力可疑。按麻黄汤原方,服后须覆取微似汗,其症主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其方麻黄之量最多,如不温覆则不峻,其汗与不汗,全在温覆与否耳。《外台》卷三,天行病,《肘后方》的麻黄解肌汤,葛根解肌汤,皆覆取汗。《伤寒论》桂麻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金匮还魂汤等,皆不温覆取汗。其甘草麻黄汤证曰里水。越婢汤证曰恶水,一身悉肿。越婢加术汤证曰一身面目黄肿。越婢加半夏汤证曰其人喘,目如脱状。大青龙汤证曰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小青龙汤证曰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按以上证治,则麻黄所主为喘咳水气,恶寒疼痛也(参药征)。《外台》卷十六删繁脉热极方,多汗无滋润,用止汗麻黄汤。《古今录验》疗汗出不止,术桂散方,麻黄量多于他药。又删繁疗肉热极,有麻黄止汗通肉解风痹汤。千金疗肉热极,则身体津液脱,腠理开,汗大泄,有越婢汤方。西州续命汤,有麻黄,亦主汗大泄。又删繁疗气极伤热,肺虚多汗,有麻黄汤。按以上各方皆以麻黄为君药,有去根节者,有不去根节者,其效则为通腠理,以调行水道而止汗也。综上所载,则麻黄之功用,可得而知矣。王氏治水肿,用麻黄自一钱(3克)渐增至一两八钱(54克),并无汗,而尿则大利,历用皆然。盖此药伍以汗药则汗甚,伍以利尿药则尿甚,然若误用于衰弱人,则愤事矣!(《黄河医话》)
  邵长荣经验:麻黄宣肺平喘,剂量在6~12克,为治喘良药,但是有时也会出现性躁、出汗、心悸等表现以及升高血压的情况。邵长荣用药则力求避免这些不良反应,而采用:①麻黄根配麻黄:麻黄根有固表止汗的作用,可收麻黄散越之性。《本草纲目》曰:“麻黄发汗之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现代药理也提示,麻黄根能使离体心脏收缩力减弱,血压下降。②麻黄改用黄荆子:黄荆子是马鞭科牡荆属黄荆的果实,性温,味辛苦,有祛痰平喘作用,而无麻黄升高血压和心悸的不良反应,因此对于哮喘发作较重者,常在不增加麻黄的基础上同用黄荆子;或对伴有高血压病、心脏病的老年哮喘患者和哮喘轻度发作者,则改用黄荆子。③加重芍药、五味子用量:赤芍、白芍同用,剂量在15~18克。赤芍理血,白芍理气,调和营卫,气血同治;五味子敛肺降气,宽胸安神,剂量在6~9克。三药不但可以防止麻黄的不良反应,还可提高平喘效果。
  自汉代张仲景创制麻黄汤以来,历代医家都认为它是一味辛温解表、宣肺平喘药。因其性味辛温,故多用于实喘中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