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清心茶韵 2013-04-22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我”的心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段落。
2、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滋生渴望和平、热爱和平的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体会“我”对父亲的无比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从而唤起学生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封饱含深情的信,这是一封血泪交织的信。在信中,雷利向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发出了内心深情的呼唤。他的呼唤是: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二、品读重点文段、词句
1、精读课文1—4段
这就是一个中国孩子──雷利的呼声。在信中,失去父亲的雷利先回忆了那一段痛苦的经历,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课文1—4段,看看你体会到了雷利什么样的心情,并划出感动了自己的语言。
生自由读1—4段,划出语句。
重点指导:
(1)(爸爸临行前的场景)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注视着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从“深情的目光”你感受到什么?
从“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你体会到什么?
目标:体会我们对爸爸完成维和任务凯旋归来的美好期盼,进一步感受残酷的现实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痛苦。
(2)(送爸爸的那一刻忘不了,接爸爸的那一刻更忘不了。)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染红”和“浸满”让你感受到什么?看到染红的征衣。浸满血的手表,雷利内心怎样?指导读出伤痛,读出悲哀。
练习:“我和妈妈如约捧着美丽的鲜花来到机场,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我(                  )。妈妈(                       )。
你们觉得爸爸的这一声声和平是在向谁呼唤? 
学生试读“和平!和平!和平!”。(根据学生情况,引导他们理解“和平”由低到高,表达出爸爸和我们对和平越来越强烈的渴望。)
目标:感受家人的悲痛,感受爸爸热爱和平的情感。
(3)、朗读4段,读出自豪与缅怀。
师:作为一位维和战士,爸爸呼唤和平,更用生命捍卫了和平。所以今天,儿子向爸爸线上了一束最美的鲜花。(指名读。)
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也为爸爸献上了一束最美的鲜花。(指名读。“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这是联合国秘书长对一个普通的维和战士最崇高的赞赏。
指导学生带着感情齐读。(敬佩、惋惜……)
2、精读课文5、6段,走进雷利的思想,指导读句子,读出忧虑。
(1)、师: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但我们的世界并不太平。请你们默读5、6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句意。
重点句子: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和平之花指什么,为什么说和平之花是娇嫩的?为什么说是罪恶的子弹?)
(3)师:战争这个恶魔夺走的仅仅是雷利的爸爸的生命,破坏的仅仅是雷利一个人的家庭吗?不,你们看──播放战争给人们苦难生活的场景,及战争数据统计,配乐《Tell Me Why》,教师引导学生说观后感。
师:正是还有那么多罪恶的子弹威胁着无辜的人们,所以说,我们的和平之花还是娇嫩的,尽管美丽,却很容易被摧残。

(想联系地震,表达这样一个意思:雅安地震,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在所有的人都在全力抢救的情况下损失都如此惨重,那战争带来的伤害将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不知道这样比较合不合适。)

3、精读课文7段,走进雷利的思想,读呼吁,读希望。
雷利,一个热爱和平的孩子,看到人民的苦痛,看到世界的危机,他说——出示文段,引读,轮读,齐读,读出呼吁,读出希望: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为了让人们远离战争,为了让人们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为了让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让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让孩子不再失去父亲,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呼吁──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三、回归课题,质疑课题,配乐共读: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这仅仅是一个孩子的呼声吗?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这仅仅是我们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四、写话,释放真情。
师:读了这一段段令人辛酸的文字,想到这一幕幕凄惨的人间悲剧,感受着雷利悲痛的心情,你们肯定有很多话想说。请学生现场写话。
    读了这一段段令人辛酸的文字,看到这一幕幕悲惨的人间悲剧,我真想对那些发动战争的侵略者说:“            。”我真想对那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说:“                    。”
五、拓展阅读,情感升华。
和平日寄语(国际和平日  9月21日)
当我走过你的身边, 我愿带走你的笑脸,心中没有一点阴云, 阳光变得更加鲜艳,
  希望会有那么一天, 再也没有眼泪仇怨,再也没有流血离散,共有一个美丽家园。
  太阳在不停地旋转, 自古就从没有改变,宇宙那无边的情怀, 拥抱着我们的心愿,
  但愿会有那么一天, 大海将把沙漠染蓝,让和平的福音传遍,以微笑来面对祖先. 

湖南4苏亚(372608446)  15:35:43
后天要上公开课了,想请老师们看看我的教案,提下意见。谢谢啦!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我”的心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段落。
2、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滋生渴望和平、热爱和平的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体会“我”对父亲的无比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从而唤起学生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封饱含深情的信,这是一封血泪交织的信。在信中,雷利向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发出了内心深情的呼唤。他的呼唤是: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二、品读重点文段、词句
1、精读课文1—4段
这就是一个中国孩子──雷利的呼声。在信中,失去父亲的雷利先回忆了那一段痛苦的经历,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课文1—4段,看看你体会到了雷利什么样的心情,并划出感动了自己的语言。
生自由读1—4段,划出语句。
重点指导:
(1)(爸爸临行前的场景)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注视着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从“深情的目光”你感受到什么?
从“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你体会到什么?
目标:体会我们对爸爸完成维和任务凯旋归来的美好期盼,进一步感受残酷的现实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痛苦。
(2)(送爸爸的那一刻忘不了,接爸爸的那一刻更忘不了。)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染红”和“浸满”让你感受到什么?看到染红的征衣。浸满血的手表,雷利内心怎样?指导读出伤痛,读出悲哀。
练习:“我和妈妈如约捧着美丽的鲜花来到机场,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我(                  )。妈妈(                       )。
你们觉得爸爸的这一声声和平是在向谁呼唤? 
学生试读“和平!和平!和平!”。(根据学生情况,引导他们理解“和平”由低到高,表达出爸爸和我们对和平越来越强烈的渴望。)
目标:感受家人的悲痛,感受爸爸热爱和平的情感。
(3)、朗读4段,读出自豪与缅怀。
师:作为一位维和战士,爸爸呼唤和平,更用生命捍卫了和平。所以今天,儿子向爸爸线上了一束最美的鲜花。(指名读。)
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也为爸爸献上了一束最美的鲜花。(指名读。“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这是联合国秘书长对一个普通的维和战士最崇高的赞赏。
指导学生带着感情齐读。(敬佩、惋惜……)
2、精读课文5、6段,走进雷利的思想,指导读句子,读出忧虑。
(1)、师: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但我们的世界并不太平。请你们默读5、6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句意。
重点句子: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和平之花指什么,为什么说和平之花是娇嫩的?为什么说是罪恶的子弹?)
(3)师:战争这个恶魔夺走的仅仅是雷利的爸爸的生命,破坏的仅仅是雷利一个人的家庭吗?不,你们看──播放战争给人们苦难生活的场景,及战争数据统计,配乐《Tell Me Why》,教师引导学生说观后感。
师:正是还有那么多罪恶的子弹威胁着无辜的人们,所以说,我们的和平之花还是娇嫩的,尽管美丽,却很容易被摧残。

(想联系地震,表达这样一个意思:雅安地震,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在所有的人都在全力抢救的情况下损失都如此惨重,那战争带来的伤害将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不知道这样比较合不合适。)

3、精读课文7段,走进雷利的思想,读呼吁,读希望。
雷利,一个热爱和平的孩子,看到人民的苦痛,看到世界的危机,他说——出示文段,引读,轮读,齐读,读出呼吁,读出希望: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为了让人们远离战争,为了让人们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为了让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让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让孩子不再失去父亲,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呼吁──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三、回归课题,质疑课题,配乐共读: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这仅仅是一个孩子的呼声吗?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这仅仅是我们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四、写话,释放真情。
师:读了这一段段令人辛酸的文字,想到这一幕幕凄惨的人间悲剧,感受着雷利悲痛的心情,你们肯定有很多话想说。请学生现场写话。
    读了这一段段令人辛酸的文字,看到这一幕幕悲惨的人间悲剧,我真想对那些发动战争的侵略者说:“            。”我真想对那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说:“                    。”
五、拓展阅读,情感升华。
和平日寄语(国际和平日  9月21日)
当我走过你的身边, 我愿带走你的笑脸,心中没有一点阴云, 阳光变得更加鲜艳,
  希望会有那么一天, 再也没有眼泪仇怨,再也没有流血离散,共有一个美丽家园。
  太阳在不停地旋转, 自古就从没有改变,宇宙那无边的情怀, 拥抱着我们的心愿,
  但愿会有那么一天, 大海将把沙漠染蓝,让和平的福音传遍,以微笑来面对祖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