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横秦岭家何在

 笑熬浆糊糊 2013-04-23



    秦岭,千年前因属秦国之岭,故而得名,成为南北两地的自然分界线,山岭横陈,峦峰险峻,阻隔南北,气度非凡,司马迁《史记》里也称,“秦岭,天下之大阻也!”正因为此,才有了山南山北景观气候的骤然不同与差异,才有了巍巍秦岭独特无二的魅力!





    秦岭,蜿蜒逶迤,温柔地横亘在祖国的中部,隔断南北,是中国南北地域的分界线,亦是亚热带向温带气候过渡地区,中国自然地理南北气候分界点,同时也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在这伟岸险峻的崇山峻岭中演绎了多少不朽的历史故事。





    秦岭的山北面是陕西八百里秦川大地的关中平原,秦岭的山南面就是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盆地。过去除了长江这一个缺口外,要想进入四川盆地,就必须翻越层层叠叠的崇山峻岭,涉渡无数的险江恶水,饱尝行路的艰辛困苦。





    秦岭一年四季,山里各有不同,韩愈曾诗道:“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很多人喜爱秦岭,出自心内,不仅因它是自然景观,还沉醉欣赏于他集众山之有、又兼得众山所无,连绵的秦岭,让关中与陕南相望。岭之南,气候湿润宜人,安康、汉中及四川等地的富饶丰沛,有小江南的美称。而岭以北的关中地区,气候偏冷,雨水较少,但岭北麓流淌下来的数条小河水,滋润着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





    自古有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极言路之崎岖陡峭寸步难行。不见蜀道不知山路风骨,不知造路者的智慧,可谓其不懂路;没有见过秦岭那绵延几百公里高不见顶远不着边的山峦,就又错过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没有见过秦岭可谓不懂山。





    秦岭之脉绵延纵横几百公里,形似一张巨形的蜘蛛网,沟壑无数,河流蜿蜒,甚是大好河山。有的人不惜几天的旅程艰辛就为了看看秦岭的风姿。秦岭像一道天然屏风把四川包围起来,天府之国就成了怀中之宝,免去了战火的涂炭,也免去了南方的潮湿。秦岭地区的山河之貌煞是惹人,叫你魂牵梦绕,难以忘却。近乎九十度的山峰不知除了华山之外还有几许,但是在秦岭就有不少。







    其实,秦岭绝不是一处简单的山水风景,他不仅是大自然的作品,也是人文之脉。自古便是诸家学派学者栖身之地,尤其是崇尚山水的佛教道教对秦岭文化影响巨大。佛家道家祖庭都云集之地,众多支流依秦岭而建,成为秦岭的一道文化风景,比如很有名的地方有:楼观台、南五台、静业寺、香积寺、玉泉院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