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画派领袖国画大师何海霞山水画作品 附作品收录画集

 清香居士_ 2013-04-23

何海霞(1908—1998),1908年9月生于北京,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书法家,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的前身)的专业画家;初名何福海,字瀛,又字登瀛;18岁加入北平中国画学研究会;1935年为张大千入室弟子,从习14年,颇得嚣重;1936年曾与齐白石、张大千合开画展,崭露头角;山水入古而化,融合水墨丹青,颇得大千秘奥;构图能迭出新意;和赵望云、石鲁合誉为“陕西三杰”,共同创立“长安画派”。他的作品骨体坚凝,意象雄奇,具有独特风貌;出版有《何海霞画集》《何海霞书画集》;1988年入英国《世界名人录》。主要作品有《春到田间》、《驯服黄河》、《爱我河山》、《禹门三叠浪》、《看山还看祖国山》等;曾任陕西国画院副院长及名誉院长、中国国画研究院研究员等职务。

何海霞的作品中,小青绿、大青绿、金碧、泼彩、泼墨和水墨浅绛,早已高度娴熟地融为一体,水乳交融,天衣无缝,而且相得益彰,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和谐的统一。这是何海霞用60余年的时间,对传统潜心研究,对自然和生活深入体察,通过千锤百炼的艺术实践,最后达到前无古人的突破和贡献。它提高了国画艺术语言的涵泳浓度,开拓了语言体系的视野,增强了国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20世纪90年代,何海霞作品进入其个人绘画生涯的高度成熟时期,尤其是金碧青绿山水画达到了当时无人企及的境界,至今尚无来者可追,可谓“‘金碧’辉煌”。

20世纪末到至今,学术界已逐渐掀起了一股“何海霞研究热”,如各种有关他的论文、专著和“何海霞艺术研讨会”等。据现有的资料来看,不管是艺术界还是学术界,都对其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肯定。下面,我们就来看,这一论断是否有确实可靠的依据。原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的龙瑞先生认为“何海霞先生是中国画界的‘全能冠军’。”当代名家黄永玉先生称其为“鬼手何海霞”、著名画家周韶华称何氏是“世纪艺术大匠何海霞”以及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认为“真正的中国山水画,何海霞可能是最后的一个大画家”等。由此,我们可见何氏高深的绘画技巧及其艺术成就已得到艺术界的高度评价与肯定。从这些评价中,也可反映出何氏在中国现代画坛的重要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