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司匹林防癌?有谱,也有险 ————| 健康朝九晚五主题站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皖林专栏 2013-04-24
Mo 2010-10-12 11:07

如今,基本上跟日常生活沾边的东西没有不致癌的。也许事实的确如此。但如何防癌,可不是随便吃什么药都可以。有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对结肠癌可能有预防效果,但医学专家指出,这只是个研究,并不是你的健康指南。

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部位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和饮食结构有着很大联系。结肠癌在美国的发病率很高,但随着美国式饮食逐渐进入中国人的菜单,结肠癌也开始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统计数据难定因果关系

自2007年以来,《柳叶刀》等医学杂志多次报道有关阿司匹林可预防结肠癌的文章。就在近日,美国《肠胃病与肝病研究》(Gut)又发文称,每日服用75毫克左右的阿司匹林可以大幅减少结肠癌发病率。

从这些报道来看,似乎这种哪里都能买到的小药片就是防癌的“灵丹妙药”。那是不是干脆大家全都来吃阿司匹林好了?不,专家另有建议。

美国预防卫生服务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SPSTF)是一个由美国卫生部成立的专家队伍,他们专门对那些新的研究成果反复挑刺儿,最后给出一个权威的结论。

USPSTF为所有的疾病预防建议设立了5个等级,A-D分别代表强烈推荐以及不推荐,另外还设有I级来定义那些证据不足的研究。

对于阿司匹林预防结肠癌的问题,早在2007年,USPSTF就将这项建议定义为D级,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这项研究虽然具有科学性,但是并不推荐大众将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作为预防结肠癌的首要手段。而USPSTF也对近期的最新研究做了回应,继续将这个方法定性为D,也就是不推荐。

为了能搞清楚为什么这事儿不是很靠谱,咱们来看一下Gut上的这篇文章:作者分别对2000名左右的结肠癌患者和普通人做了调查与研究,发现在结肠癌患者中,有15.5%(354人)的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而普通人中则有18%(526人)。换句话说,结肠癌患者比普通人每天吃阿司匹林的人数要少。

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普通人是因为每天吃阿司匹林的人数较多,所以结肠癌的比例才低?这样的因果关系恐怕很难确立。

科学研究,不是健康指南

USPSTF在癌症预防的方向上给出了明确的建议,就拿结肠癌来说,USPSTF的A级建议是:“强烈推荐50-75岁的人定期做结肠镜及其他肠道检查”。啊对于癌症的预防,只有一句话是一定不会错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现今的医疗技术完全可以将肿瘤扼杀在摇篮中。而许多的癌症死亡病例也都是因为发现的不及时而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当然,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乐观的态度永远是远离疾病的最好方法,但切忌自我感觉良好,简单的体检也许可以救你于水火之中。

而对于那些源源不断的癌症研究,尤其是文中提到的这类统计学研究,在没有清晰的病理研究和足够的临床试验之前,应更多的将他们看作是一种对未来癌症研究方向的指引,而不是成熟的健康指南。科学更多是以一种探讨和不断改进的方式逐渐进步的,而在健康这个“人命关天”的事儿上,还应该选择那些经过千锤百炼的靠谱结论。

至于那些层出不穷的“标题党”,就当是有些人在刷存在感好了,毕竟一些研究是需要一些舆论的关注才可以继续进行下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